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抗凝和溶栓治疗前后,联合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D-D)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AMI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各50例,均取自2021年1月-2023年1月。分别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的血浆hs-CRP、Fib、D-D及肌红蛋白(Myo)、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等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入院时AMI患者血清D-D、Fib、hs-CRP、cT-nI、Myo水平明显升高(P<0.05);较入院时,治疗6h后,AMI患者血清D-D、hs-CRP、cT-nI、Myo水平明显提高,Fib明显降低(P<0.05);治疗24h后,D-D、Fib、Myo水平明显下降,hs-CRP、cT-nI达峰值(P<0.05);治疗48h后,患者D-D、Fib、hs-CRP、Myo、cT-nI水平均呈快速下降(P<0.05)。结论:AMI患者发病后的凝血功能异常,同时可出现不同程度心肌损伤。临床联合检测hs-CRP、Fib、D-D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可为早期诊治AMI患者提供科学指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心肌损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效果及检出率评价。方法:试验时间段为2019年4月~2021年4月,选取来我院消化内科94例胰腺炎患者,分别采用血清淀粉酶方法和脂肪酶联合血清淀粉酶方法,统计所有患者检出率。结果:联合检测方法检出率高于单一检测方法,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脂肪酶联合血清淀粉酶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检出率,为今后的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在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脂肪酶 血清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重度电击伤患者的院急救方法与护理对策,并应用于实际急救中,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作用。方法 选取75例重度电击伤患者进行伤势辨别、急救处理、入院信息记录、心理护理等急救和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对重度电击伤患者的院急救与护理的实施,其中显效23例(30.67%),总有效率(90.67%)。结论 经过对重度电击上患者的院急救与护理,稳定了患者的病情,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急救措施的及时实施,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了家属和患者的肯定,为抢救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实践证明,急救和护理措施有效可行,可以在临床急救中应用。

  • 标签: 重度电击伤 院前急救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手术(laparoscopic gallbladder surgery,LC)中使用超声引导下锯肌阻滞(serratus anterior block under ultrasound guidance,SPB)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5月-2022年5月的LC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随机双盲法均分为A组(全麻)和B组(全麻+SPB),对比两组效果。结果:B组术中使用麻醉药物数量[瑞芬太尼(1042.67±218.56)μg、丙泊酚(498.67±72.35)mg]、术后镇痛指标[补救镇痛率(20.00)%、按压镇痛泵次数(3.12±0.56)次、镇痛满意度评分(8.56±0.87)分]优于A组(P<0.05);切皮5min两组HR、MAP对比(p>0.05),切皮后5minB组HR(76.23±10.84)次/min、MAP(86.94±9.62)mmHg低于A组(P<0.05);静息时、活动时B组术后2h、12h、24h、48h疼痛评分低于A组(p<0.05);B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8.57%低于A组的31.43%(x2=5.714,p=0.016)。结论:LC中使用SPB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且安全性高。

  • 标签: 超声引导下 前锯肌阻滞 腹腔镜胆囊手术 术后疼痛评分 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开展急救护理时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94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经抽签将94例患者分为个性组与对照组,47例/组,对照组施以普通护理,而个性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个性化护理,比较急救时间、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个性组急救时间与出诊反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个性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个性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院急救时施以个性化护理,能更好的缩减急救时间与出诊反应时间,提升急救成功率,进而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实际需求,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诊 个性化护理 急诊成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细菌和病毒患儿诊断中联合使用血常规和CRP的价值。方法:从2020年5月-2022年5月的细菌感染患儿中随机抽取40例纳入A组,随机抽取同期40例病毒感染患儿纳入B组,对比两组白细胞计数、CRP浓度,并分析联合诊断方法的价值。结果:B组白细胞计数、CRP浓度(6.89±0.94)×109/L、(5.32±0.37)mg/L低于A组的白细胞计数、CRP浓度(17.58±2.51)×109/L、(37.26±5.38)mg/L(t=25.225、37.459,P均=0.000);血常规阳性率83.75%、 CRP阳性率86.25%、联合诊断阳性率97.50%,血常规和联合诊断对比(x2=8.901,P=0.002), CRP和联合诊断对比(x2=6.781,P=0.009);血常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85.33%、40.00%、82.50%; CRP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89.33%、60.00%、87.50%;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98.67%、20.00%、93.75%。血常规和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对比(x2=9.058、0.476、4.837,P=0.002、0.490、0.027), CRP和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对比(x2=5.792、1.666、1.839,P=0.016、0.196、0.175)。结论:细菌和病毒感染患儿在诊断中联合血常规和 CRP检验结果,诊断准确率进一步提升,能更加准确地区别感染性质,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

  • 标签: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小儿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阳性率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老年冠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病(CHD)应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甘油三酯检测的价值。方法 我院检验科就诊2022年10月~2023年3月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CHD患者60例(观察组)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依据是否发生心肌梗死分为A组(否)、B组(是),均为老年,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甘油三酯(TG)检测,观察Hcy、TG差异及应用于CHD分析中的价值。结果 观察A组、B组Hcy、TG水平均较对照组高,且B组Hcy、TG水平高于A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cy(r值0.658)、TG(r值0.637)同CHD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CHD患者Hcy、TG水平明显升高,通过分析Hcy、TG可观察患者病情。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 甘油三酯(TG)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医护一化模式优化中医辨证施护在膝痹中医护理方案中实施中的效果。方法:本次选择我科住院的80例患者,时间为2022年1月份至2022年12月份,分成甲组和乙组,甲组提供常规中医护理模式,乙组医护一化模式对膝痹患者提供中医辨证施护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乙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护理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模式 中医辨证施护 膝痹 中医护理 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