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淀粉和尿淀粉联合检测对早期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6例疑诊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检测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B、C组,其中A组22例患者单纯给予血清淀粉检测,B组22例患者单纯给予尿淀粉检测,C组22例患者给予血清淀粉和尿淀粉联合检测,比较三组患者早期急性胰腺炎临床检出情况。结果C组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检出率、准确率均明显高于A组与B组,三组患者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血清淀粉和尿淀粉联合检测其准确率高,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给予血清淀粉检测与尿淀粉检测。

  • 标签: 血清淀粉酶 尿淀粉酶 联合检测 早期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慢性腹泻、体重下降的中年男性患者的诊治经过。该患者辅助检查疑点较多,血清淀粉升高首先考虑胰腺疾病,逐一除外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后发现该患者存在巨淀粉血症。以小肠弥漫性病变、巨淀粉血症合并免疫球蛋白A升高为突破点,经过全面分析和排查,完善血清乳糜泻抗体、小肠黏膜活检,最终诊断乳糜泻。乳糜泻在亚裔人群中少见,该病可导致营养元素广泛缺乏,认识其血清学、内镜、病理学特征,及时诊断并指导去麦胶饮食十分重要。

  • 标签: 乳糜泻 血清淀粉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淀粉、胰淀粉、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联合检测应用于急性胰腺炎(AP)患者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高唐县人民医院在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确诊并治疗的55例AP患者,作为研究组,年龄(40.6±1.8)岁,男32例,女23例;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55例,作为对照组,年龄(40.8±1.6)岁,男33例,女22例。对两组人群检测血清淀粉、胰淀粉及TAP水平。观察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的血清淀粉、胰淀粉及TAP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清淀粉水平为(82.1±25.5)U/L、胰淀粉水平为(75.8±8.2)U/L、TAP水平为(9.8±2.7)nmol/L;研究组治疗前血淀粉水平为(846.3±146.9)U/L、胰淀粉水平为(796.3±96.7)U/L、TAP水平为(1.3±0.6)nmol/L,治疗后血清淀粉水平为(96.9±65.8)U/L、胰淀粉水平为(89.1±28.3)U/L、TAP水平为(7.3±1.8)nmol/L;研究组治疗前血清淀粉、胰淀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TAP水平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淀粉、胰淀粉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血清TAP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AP患者体内的血清淀粉、胰淀粉及TAP水平均显著性的升高,可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淀粉、胰淀粉及TAP水平来辅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AP。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血清淀粉酶 胰淀粉酶 胰蛋白酶原激活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脂肪(LPS)+淀粉(AMY)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7年11月—2018年8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12例AP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356例。A组给予LPS+AMY诊断,B组给予AMY单纯诊断。对比诊断效果。结果A组对于轻度AP与重度AP患者的检测值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的诊断灵敏度为99.71%,特异度为86.67%,准确性为99.16%,B组分别为92.04%,23.53%和88.76%,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AP患者行LPS+AMY诊断可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且诊断准确性高,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清脂肪酶 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对α-淀粉的动力学性质、结构及活力测定等作了概述,同时还对其生产工艺及在各个领域的用途作了介绍.

  • 标签: Α-淀粉酶 动力学 酶活力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淀粉测定。方法对患者进行生化检测并做出诊断。结论淀粉测定是临床上诊断胰腺疾病常用的方法。

  • 标签: 淀粉酶 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淀粉检验。方法测定血清淀粉方法很多,目前提倡采用EPS-PNPG7法,即P硝基苯酚-麦芽7糖淀粉法。结论血清淀粉在血中8~12h开始升高,48h后下降,3~5d后恢复正常。持续高至l周以上者,常表示病变的继续、扩大、进展或复发。病程中数值波动很大,在早期进行多次测定甚为重要。

  • 标签: 淀粉酶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血清淀粉和脂肪的检测意义。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急腹症患者60例,其中急性胰腺炎患者30例纳入A组,非急性胰腺炎患者30例纳入B组,另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免疫抑制速率法对三组受试者血清淀粉和脂肪进行检测。比较三组血清淀粉和脂肪阳性率。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和脂肪入院时即刻、12h、24h、2d、4d、7d、10d的变化。结果A组血清淀粉、脂肪阳性率均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A组血清淀粉在24h时水平最高(P<0.05),在4d后下降明显,7d后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脂肪在2d时水平最高(P<0.05),4d后下降明显,在10d后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论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和脂肪均有升高,两者联合检测效果更好,多次检测可作为病情发展和疗效评估的,以作对后继治疗的参考。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淀粉酶 脂肪酶
  • 简介:以金鱼肠及肝胰脏为材料,匀浆抽提离心得粗液并对性质做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肠淀粉与肝胰脏淀粉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pH值分别是6.8,6.2;最适底物浓度分别是0.02%,0.03%最适温度分别是35℃,30℃.并进一步研究一、二价金属离子和重金屑离子对该鱼淀粉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一价金属离子K^+、Na^+对活力没有影响;二价金属离子Mg^2+、Ba^2+对活力具有抑制作用,但Ca^2+对活力具有促进作用l重金属离子Hg^2+、Cd^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金鱼 淀粉酶 酶性质 酶活力 金属离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淀粉(AMY)和脂肪(LPS)检测方式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重度和轻度急性胰腺炎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行AMY与LPS检测,对比三组的检测结果。结果重度急性胰腺炎组与轻度急性胰腺炎组患者的AMY、LP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急性胰腺炎组AMY、LPS水平比轻度急性胰腺炎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Y联合LPS检测可以为急性胰腺炎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 标签: 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急性胰腺炎 临床价值
  • 简介:患者男,64岁。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入院。入院后给予常规血生化检查提示:血淀粉2061U/L,但患者无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进一步查尿淀粉为252U/L,在正常范围(200~1000U/L)。行胰腺CT检查提示:未见异常。按AP治疗(禁食、水及滴注奥美拉唑抑制胃酸、静脉泵入奥曲肽等)。1周后,复查血淀粉为2516U/L。

  • 标签: 巨淀粉酶血症 慢性支气管炎 血淀粉酶 血生化检查 消化道症状 尿淀粉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浓缩酒精发酵在提高发酵效率、扩大设备使用减少生产能耗、减少废水排放等方面的诸多优势。生产酒精的原料预处理工段是生产酒精的发酵过程的基础,这对接下来的每一个阶段是否会通过得更好有很大的影响。用作燃料的乙醇已成为酒精的主要消费品。酒精饮料可用于生产优质饲料颗粒,处理废水生产酒精可作为优质肥料。

  • 标签: 淀粉酶 酒精生产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脂肪(LPS)和淀粉(PAMY)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血清淀粉、脂肪检测,统计单独淀粉检测的阳性率,单独脂肪检测的阳性率及脂肪联合淀粉检测的阳性率,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清脂肪淀粉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淀粉血清脂肪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血清脂肪及单独检测血清淀粉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脂肪血清淀粉可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率。

  • 标签: 血清脂肪酶 血清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及其并发症血清淀粉(AMY)及其同工的变化情况。方法对正常对照组、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腺)组及各并发症组进行血清淀粉及其同工活性测定,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流行性腮腺炎组及发生并发症组的血清淀粉及其同工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腺炎并发症组胰淀粉(P-AMY)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及其他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腮并发卵巢炎组唾液淀粉(S-AMY)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腮及并发睾丸炎、卵巢炎组以唾液淀粉(AMY)升高为主,并发胰腺炎组P—AMY及S-AMY两型同工均有大幅度升高。结论AMY及其同工活性测定在流腮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检测仪器对患者的血清肾功、血糖、淀粉检测,就临床应用价值及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选取40例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依据美国临床最新实验室委员会的标准,每日抽取患者的即时血清,根据不同检测仪器就患者的血清肾功、血糖、淀粉进行平行测定。以美国临床实验修改正案CLIA,88所建议的标准作为本次研究的标准,对比分析不同检测仪器测定下的血清肾功、血糖、淀粉结果误差情况来判定结果的可比性,结果存在差异。结果本次实验患者在经两种检测仪器所检测结果后发现具有可比性与相关性,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在两种检测仪器测定下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为患者诊断提供依据并且节省因病情不确定而浪费的治疗时间,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仪器检测 应用效果 质量管理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患者血清淀粉升高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01月至2021年01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81例DKA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DKA患者血清淀粉是否升高分为观察组和正常组并两组患者,以logistics分析影响DKA患者血清淀粉升高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均在30天内康复出院,结果显示观察组:甘油三脂mmol/L、K+ mmol/L、渗透压mosm/L明显高于淀粉正常组。对DKA患者血清淀粉升高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s分析显示,其中甘油三酯(OR=1.243,P<0. 05)的增加是DKA患者血清淀粉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甘油三酯升高1mmol/L就会导致血清淀粉升高的风险提升24.3%。结论:甘油三酯升高是DKA患者血清淀粉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甘油三酯升高1mmol/L就会导致血清淀粉升高的风险提升24.3%。

  • 标签: 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淀粉酶
  • 简介:选择可疑为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其中临床确诊有39例,分别用比浊法、碘-淀粉比色法进行血清脂肪淀粉二种方法联合检测,结果39例患者中,脂肪淀粉阳性率分别为92.3%、69.2%。观察39例确诊病例,8h内抽血检测脂肪淀粉,二者都升高;12-24h内,血清淀粉达高峰,是参考值的3倍,脂肪继续升高;48h后,淀粉开始下降,脂肪达高峰,大于参考值3倍以上;第3天,淀粉降至正常,脂肪仍高于正常值上限;第6、8天,淀粉雏持正常水平,脂肪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值上限;第10天后,脂肪降至正常。揭示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增高时间较短,易漏诊,脂肪升高可持续10天,对诊断急性胰腺炎有较高特异性,将脂肪淀粉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预后的判断。

  • 标签: 脂肪酶 淀粉酶 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