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下肢静脉曲张术后运用预见性护理对于预防术后静脉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就诊的40例接受下肢静脉曲张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20例/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将两组接受下肢静脉曲张术的患者的护理成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形成率(5.00%)低于对照组(35.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70.00%),(P<0.05)。观察组运动障碍Barthel指数(80.36±3.42)分和下肢FMA生活能力评分(79.53±3.55)分均高于对照组(62.53±3.88)分、(55.28±4.05)分,(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运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下肢静脉曲张术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静脉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手术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实验组、对照组各50例,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下肢静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静脉的发生率,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脑出血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 简介:摘要 目的:Caprini 血栓风险评估结合血栓弹力图(TEG)结果指导下的医护合作对脑出血患者的VTE干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本医院内2020年1月-2021年12月的脑出血患者50例,采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采用气压治疗仪预防VET作为对照组,选取本医院内2022年1月2022年5月的脑出血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结合TEG结果指导下的医护合作,TEG高凝状态患者的患者气压治疗仪联合低分子肝素等抗凝剂使用,对比2组的VET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VET发生了9例,实验组VET发生了0例。结论:Caprini 血栓风险评估结合TEG结果指导下的医护合作对脑出血患者的VTE干预效果较好,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Caprini 血栓风险评估 TEG结果指导 脑出血 静脉血栓栓塞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艾滋病合并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此次实验对象为行PICC置管的艾滋病合并肿瘤患者,在2018.04月至2022.04月住院期间,入选患者共92例,利用红绿双色球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46)与研究组(针对性护理,n=46)。对比分析两组的心理状态、并发症、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在HAMA评分与HAMD评分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依从率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生理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交功能评分上,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艾滋病合并肿瘤PICC置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良好,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措施对降低门诊患者抽血后穿刺部位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本院门诊接受采血化验检查的300名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名,观察组接受全面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之间的皮下血肿发生率,并与静脉采血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皮下血肿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 标签: 采血 穿刺 护理满意度 皮下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流程重组应用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作为研究时段,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中39名药学技术人员进行两组均分记录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内药物配置人员采用常规静脉药物配置方式,实验组内药物配置人员则将流程重组应用于其中,在完成相关的管理工作后,分别在两组内调选静脉用药处方500份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的差错率。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实验组内用药处方的差错率相较于对角色来说明显更低,组间经对比分析存在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流程重组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用药管理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儿童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在其临床护理过程中所能够起到的效果及具体操作方法。方法 对2019年4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接诊的儿童患者共计104例的患儿资料进行收集,并随机抽样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实验组患儿则在对照组患儿临床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静脉留置针护理,随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测评。结果 临床护理满意度测评的结果表明,应用静脉留置针的实验组患儿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水平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临床实验的结果表明,静脉留置针对于儿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体验改善,增进患儿及其家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小儿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常见差错分析与防范措施。方法:选择2020年01月-2021年12月本院PIVAS的药物处方,随机抽取2020年和2021年PIVAS配置的药物各700例,分析PIVAS用药差错概率,对差错问题进行记录和分析,制定安全防范措施。结果:分析差错与防范措施制定后,PIVAS出现差错概率明显降低。结论:PIVAS在开展工作时,需依照常见差错事件,制定出防范措施,提升药物配置的质量和安全性。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差错分析 防范措施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病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感染预防的护理策略。方法:将肾病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分组方式为电脑随机分组,本次研究人数共1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防性护理,并将两组护理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以明确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肾病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 感染预防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创伤疼痛快速愈合贴敷仪”是湖南长沙邦仁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国际新技术的经验,组织国内医务工作者及德国专家经过二十年的努力,研制的具有十项国家专利,其中六项为国家发明专利的创新产品。“创伤疼痛快速愈合贴敷仪”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和国外在湿性生物离子和电场敷贴治疗创伤疼痛方面的空白。不仅如此,在临床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下面就疼痛穴位敷贴仪在骨科内置物围手术期的下肢血栓防治方面的临床应用进行说明。

  • 标签: 疼痛穴位敷贴仪 下肢血栓防治 骨科内置物围手术期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腋下静脉留置针护理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01-2020.08来院就医的患儿200例,以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四肢静脉穿刺,实验组予以腋下静脉穿刺留置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对照组,分别为98.0%、93.0%,x2=2.9087;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24.0%),x2=-4.5877;  实验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分别为(5.35±1.25)d、(2.15±1.30)d,实实验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t=17.7436,P< 0.05)。结论:在新生儿输液治疗中应用腋下静脉留置针,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留置时间,减少穿刺次数,减少患儿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建议推广。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腋下静脉留置针 满意度 一次性穿刺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接受动静脉内瘘术血透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收集进行动脉内瘘手术治疗的血透患者100例,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案,后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比较2组护理服务效果。结果:观察组各个护理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接受动静脉内瘘术治疗的血透患者护理中介入优质护理有助于控制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为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和护理效果满意程度提供有利条件,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

  • 标签: 动静脉内瘘术 血透护理 优质护理 服务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透气胶布使用技巧对预防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脱落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6月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60名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无菌敷贴的传统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在无菌敷贴基础上,增加透气胶布的使用方法,对比两组患儿留置针脱落情况、留置针保留时间及局部皮肤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留置针脱落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观察组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及患儿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透气胶布 静脉留置针 无菌敷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和全身静脉化疗方法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8例晚期及复发性子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为联合应用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对照组为全身静脉化疗,记录两组治疗数据,并加以分析和讨论。结果:研究组化疗2周期后其疾病进展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1年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动脉灌注化疗 栓塞术 全身静脉化疗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七氟醚吸入与异丙酚静脉输注两种麻醉诱导方式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作为观察时间段,抽取期间本院收治的全麻外科手术患者合计60例纳入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参考组(七氟醚吸入)和试验组(异丙酚静脉注射),对比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药物进行麻醉诱导后,试验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参考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和异丙酚作为麻醉诱导药物的效果比较相似,但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的起效时间更短,临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

  • 标签: 七氟醚 异丙酚 麻醉诱导 全身麻醉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取得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医院行全身麻醉患者76例(2019年1月-2020年1月),以数字1:1分组方式,全身麻醉后采用生理盐水注射的38例纳入对照组,而辅以右美托咪啶静脉注射的38例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以及麻醉用药不良反应比较。结果:麻醉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两组相近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芬太尼使用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5min、给药10min观察组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2.63%与对照组15.7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中,辅以右美托咪啶静脉注射,麻醉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标签: 全身麻醉 右美托咪啶 静脉注射 麻醉效果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