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结合模式下运用叙事护理激发护理人员共情,提升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和人文素养,完善对养老患者的整体护理,丰富临床心理护理内涵和形式,从而提高养老患者的幸福感、归属感及家属满意度。  方法 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72例我院老年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结合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对照组只进行医结合模式,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评分、心理状态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  结果干预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前者显著低于后者,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1.67%>66.67%),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结合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可以提高养老患者的幸福感、归属感及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叙事护理   探索 实践
  • 简介:摘要:养老问题一直都是受社会各阶层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也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如何解决养老问题,让老年人度过幸福、安详的晚年,这是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对结合模式下社会工作介入养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路径。

  • 标签: 医养模式 社会工作 养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2015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制定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结合的概念,并指出结合机构是指兼具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质和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在此政策背景下,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加大了业务融合发展力度,截至 2019年,全国共有近 4000家结合机构,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的超过 2万家。云南昆华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精神,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按照“医疗、康复、养老养生”的战略发展定位,先后投资建设了一家三级综合医院——云南新昆华医院,一家养老机构——新昆华 ·亲睦家老年康中心,并探索实践如何让两个机构的业务和管理更好地融合,以利于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作模式的创新发展。

  • 标签: 健康 医疗 养老 机构 模式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老年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养分离"提出的养老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结合服务,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政府采纳,从而有效地缓解老年人的养老负担。目前,XX市市的结合服务仍然相对落后。本研究将采用问卷法,对该地区的居家养老结合服务进行分析,探讨其可行的发展方向,并希望能够对推动该地区结合服务的发展工作提出建议。

  • 标签: 社区居家养老 医养结合 老龄化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政府与社会都更加关注养老问题,而结合型的养老机构就是满足社会养老需求的一种全新尝试。江苏省荣军医院作为江苏省内唯一收治三级以上残疾军人的民政优抚医院,也在结合养老机构建设发展中做出了尝试,本文将具体分析当前结合养老机构存在的人文关怀问题以及解决优化的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荣军医院 医养结合 养老机构 人文关怀 完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合长期照护模式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42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10例,观察组采取结合长期照护模式全程护理,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ADL评分、DXA指数和血化验降钙素变化好于对照组,跌倒率发生少于对照组,数据经分析有意义,p

  • 标签: 医养结合 长期照护 骨质疏松 评分 DXA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结合护理干预模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0例住院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为常规组和结合组,常规组遵医嘱护理、监测及宣教指导,结合组则运用结合护理干预模式开展护理工作,通过对比生活质量等指标比较护理有效性。结果:结合组在生活质量、自护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结合护理干预模式在提高生活质量、提升自护能力等方面均获效良好。

  • 标签: 医养结合 护理干预模式 老年高血压 生活质量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联合微信平台在结合机构照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2020年9 月至 2023 年 5 月 于本院中心养老的16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养老的80例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养老的80例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受教育程度:对照组文盲 11 例,小学及以上 69 例;,年龄(81. 76±6. 12)岁;观察组: 文盲 12 例,小学及以上68例; 对照组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66.32 ±6.35)岁;基础疾病:高血压29例,糖尿病19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0例,冠心病12例,脑血管疾病7例,其他 3例。 观察组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 62 ~86岁,平 均年龄(67.58±7.86)岁;基础疾病:高血压28例, 糖尿病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1例,冠心病11例,脑血管疾病6例,其他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沟通方法(单纯的语言交流),责任护士,每人分管8-10位老年人,对其家属不定时的来电或者微信咨询,包括对饮食、睡眠、健康状况问题给予解答;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沟通模式联合微信平台管理,每月一次向家属推送。比较两组老年人生活质量,幸福感、两组老年人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进行评价;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总体健康(68.09±3.2)分,均高于对照组(62.29±4.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996,P

  • 标签:  医养结合机构 护理  标准化沟通  微信平台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课题达成型品管圈在老年慢性便秘中西医结合模式构建中的应用。方法:将128例老年慢性便秘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62例,研究组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便秘护理,研究组针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开展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即制定最适方策并实施,进行标准化管理。结果:开展活动后,研究组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得分低于对照组(P<0.001),目标达成率分别为110%。结论:开展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改善便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护士中医素养和圈员各项能力得到提升。

  • 标签: 课题达成型品管圈 构建 老年慢性便秘 中西医结合 医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团队护士实施的老年护理在“融合”模式中的作用进行实践探究,评价其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的176名研究对象均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本社区接受护理的老年人,按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将其分为A、B、C三个等级进行护理,其中A级为完全自理,B级为部分自理,C级为完全失能。采用团队护士实施的老年护理模式,包括健康教育、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健康监测等,结合融合”模式,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生活等一体化服务。使用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数(QOLI)评价进行评分,以此比较护理前后的变化。结果:从生活质量指数来看,护理后的评分相较护理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P小于0.05),且各等级间差异存在实际意义(P小于0.05)。护理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心理状态、社会交往、环境适应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团队护士实施的老年护理在“融合”模式中能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建议推广这种护理模式

  • 标签: 团队护士 老年护理 医养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团队护士实施的老年护理在“融合”模式中的作用进行实践探究,评价其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的176名研究对象均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本社区接受护理的老年人,按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将其分为A、B、C三个等级进行护理,其中A级为完全自理,B级为部分自理,C级为完全失能。采用团队护士实施的老年护理模式,包括健康教育、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健康监测等,结合融合”模式,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生活等一体化服务。使用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数(QOLI)评价进行评分,以此比较护理前后的变化。结果:从生活质量指数来看,护理后的评分相较护理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P小于0.05),且各等级间差异存在实际意义(P小于0.05)。护理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心理状态、社会交往、环境适应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团队护士实施的老年护理在“融合”模式中能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建议推广这种护理模式

  • 标签: 团队护士 老年护理 医养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结合护理干预对慢病老年患者生活质量、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接收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中抽选1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75例,接受结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例数为75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医养结合护理干预 慢性病 生活质量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在全世界努力实现降低儿童和产妇死亡率并与艾滋病和其他传染病作斗争的千年历史里,卫生系统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改善起到的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健康状况的改善导致全世界预期寿命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1]。全球非传染疾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NCDs)负担日益增加,这是一种新的负担和挑战[2]。在以“可持续发展、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为目标的时代,探索如何应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来应对新的负担具有现实意义。以前组织用来为急性和重症疾病提供医疗护理的卫生服务现在需要跨学科团队合作为患者提供长期的医疗护理,以“有效”,“高效”和“节约医疗成本”地方式管理慢性病[3]。上世纪40年代“整体人”的概念提出,专业人员意识到患者作为一个“整体人”,住院仅仅是患者对健康需求的一部分。多年来,在全球和国家范围内已经提出许多患者住院和出院后连续性医疗照护的概念,广泛应用于慢性病的管理。无论患者在院内或院外都不会中断治疗、护理和康复,能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整合作为一种新型的慢性病管理和养老模式,将医疗与养老资源整合,满足慢性病的院内外管理和养老服务的共同需求。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慢性病院内外的管理模式结合模式的现状,讨论并探索缓和医学中心在我院平台下进行慢性病患者的院内外管理的模式

  • 标签: 慢性病 连续性照护 医康养
  • 简介:【摘要】最近这些年,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推动全科医学建设的工作不断发展,并也开始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紧密型联体模式可以将分散的医疗模式变成统一的,在这种背景之下,会导致各种类型的门诊病例全部集中到一个区域,所以只有促进全科医学学科的建设工作才能有效的满足所有人的治疗所需。本文主要针对紧密型联体模式下全科医学建设工作进行探究,以期待所得结果能够为相关领域提供科学的参考。

  • 标签: 紧密型 医联体模式 全科医学 建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体融合下全程干预模式在帕金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1月本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72例纳入研究,对照组(36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体融合下全程干预模式,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护理帕金森时,体融合下全程干预模式,能改善病情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帕金森 医体融合 全程干预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养阴熄风汤对阴虚风动型中风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诊断为阴虚风动型中风住院患者89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护理,并根据病情给予针灸、按摩等恢复治疗;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头体针结合及自拟阴熄风汤治疗,并进行辨证施护。比较两组入院时、治疗1个月、3个月随访时NIHSS、Fugl-Meyer和Barthel指数,并在治疗结束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NIHSS、Fugl-Meyer和Barthel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1个月、3个月随访时,研究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阴虚风动型中风 自拟养阴熄风汤 头针 体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