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文献阅读讨论式学习在研究生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并未受到重视,本团队将文献阅读讨论式学习引入高级病理生理课程教学,采用文献阅读报告结合综述写作的考核方式,提高了研究生的阅读能力及创新思维。本文介绍其实施过程及反思。

  • 标签:
  • 简介:[摘要] 循证实践应用于教学中,它既能让教学策略更加科学有效,又能促进教育研究发展,优化教育质量评估。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循证实践项目在生理教学中的应用。循证实践项目的设计和执行旨在教导学生如何批判性思维,并将科学证据应用于与他们的个人和职业生活相关的决策。

  • 标签: [] 循证实践 生理学教学 基于项目的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癌本虚标实辨证的病理生理基础。方法以胃癌患者6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18年7月-2020年7月,实施本虚标实辨证分析,选取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 测量所有患者的细胞免疫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分析。结果各证型胃癌患者的CD8、CD4/CD8、LC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P

  • 标签: 本虚标实辨证 胃癌 证型 细胞免疫指标 血液流变学指标
  • 简介:【摘要】课程思政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培养医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其医德的树立,对学生、对教师来说均具备重要意义。在生理理论教学中尝试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做好德育树人工作,其相关尝试可以为教师提供灵感,做好理论知识与思政的有效结合。本文将以理论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为重点,讲述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可实施思路,为临床教学提供参考。

  • 标签: 生理学教学 理论知识 课程思政 融合探究
  • 简介:摘要:在“互联网+”趋势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口腔解剖生理教学模式应与时俱进地及时创新改革,可以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并采取期末考试以及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获得教学反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还能有效实现教学交互性。本文主要结合混合教学模式探索如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口腔解剖生理教学。

  • 标签: 互联网+ 解剖生理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红细胞保存液(MAP)洗涤红细胞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我市输注洗涤红细胞患者100例,时间范围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输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和观察组(输注红细胞保存液(MAP)洗涤红细胞),各50例,对比两组输血效果。结果:输血后两组Hb、RBC水平均明显升高,但组间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小(P>0.05)。结论:在临床输注效果、安全性方面,MAP、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无明显差异。

  • 标签: 洗涤红细胞 生理盐水 红细胞保存液 输血反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胚胎干细胞是毒理学替代法中十分有效地研究工具,随着胚胎干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现广泛的用于体外发育毒性及其分子机制的相关研究。为了响应3R原则,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及避免种属差异性,胚胎干细胞体外研究近年来得到大力的推广与发展,尤其是3D培养技术的飞速进展。本文针对胚胎干细胞在替代毒理学中的具体应用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胚胎干细胞 替代毒理学 体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诊断肺癌患者,运用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理学检查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分析对象为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临床检查的82例疑似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取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性学检查、病理活检。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分别统计82例患者实施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学检查诊断准确率、细胞形态检出情况以及诊断特异性、敏感性、误诊率等情况。结果:82例疑似肺癌患者,经病理活检共确诊65例,经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理学检查共确诊62例,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理学检查诊断在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等不同病理类型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00%、80.00%、83.33%、100.00%,其整体准确率为95.38%。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理学检查在细胞形态检出情况方面(正常24.39%、浸润型23.17%、息肉样型30.49%、肿块型21.95%),与病理活检结果基本一致正常(20.73%、浸润型24.39%、息肉样型31.71%、肿块型23.1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理学检查诊断特异性、敏感性、漏诊率分别为88.23%(15/17)、95.38%(62/65)、4.62%(3/65)。结论:应用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理学检查方法开展肺癌临床诊断工作,能够准确检出疾病,判断疾病病理类型,且特异性、敏感性高,漏诊率低具有显著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肺癌 诊断 病理活检 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
  • 简介:摘要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又称为 Kikuchi淋巴结炎,多发生于年轻女性,类似病毒感染的临床表型,淋巴结以灶性坏死,富含组织细胞与核碎片为特征的自限性淋巴结病。该病于1972年有日本Kikuchi和Fujimoto首先报告。有认为坏死的机制是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凋亡所致。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的文献学习,结合HNL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做一个总结,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统计护理学专科班病理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的实践效果。方法 对护理学专科班96名学生予以纳取,学生收集时间为2020.09月~2021.06月,随机分为两组,即普通教学组(48名学生接受普通护理专业教学)、微课教学组(48名在普通护理专业教学基础之上结合微课教学)。就学生学习兴趣、病理学知识考核结果、学生对病理学课程评价加以归纳、整合、对比。结果 展开微课教学以后就学生学习兴趣予以统计,微课教学组学习兴趣总评分相较对照组居更高水平[(9.68±0.29)分 vs (8.15±0.32)分,P<0.05];就病理学考核情况予以统计,微课教学组期中、期末成绩相较对照组均居更高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IL-3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心房颤动患者的关系。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2月7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为对象,另取同阶段健康体检人员35例纳入对照组;检测IL-1β、IL-33水平,测定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射血分数(LVEF),分析IL-1β、IL-33、NLR与心脏结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房颤组IL-1β、NLR、LAD均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IL-33、LVEF比较(P>0.05);NLR与LAD为正相关。结论:与窦性心律者相比,心房颤动患者血清IL-1β、IL-33、NLR水平明显升高,同时NLR与LAD呈相关性,为临床评估判定房颤发生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33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心房颤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骨髓病理学、外周血涂片、骨髓细胞学联合检查在Hypo-MDS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6月来我院治疗Hypo-MDS的63例患者和5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根据不同症状分成参照组及观察组,参照组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观察组为Hypo-MDS患者,给予全部患者行骨髓病理学、外周血涂片、骨髓细胞学联合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诊断效果。结果 骨髓病理学检验中,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周血检查过程中,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除WBC与Hb均存在明显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骨髓细胞学检验中,观察组细胞内铁数目高于对照组,其他各项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髓病理学、外周血涂片以及骨髓细胞学联合检查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与Hypo-MDS上鉴别与诊断效果良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联合检查 Hypo-MDS 再生障碍性贫血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生理盐水洗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之间接收的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增加生理盐水洗鼻治疗方式,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存在统计差异(P<0.05)。结论: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来说,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之上,增加生理盐水洗鼻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症状减轻,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中。

  • 标签: []生理盐水 洗鼻 过敏性鼻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外周血细胞形态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诊断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本院在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04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临床资料,记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1例,记为对照组,对所有儿童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记录并对比两组受检者检测结果。并将研究组患儿随机均分成甲组和乙组,甲组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乙组基于甲组采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诊断,对比甲乙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 除RDW之外,研究组Hb、RBC、MCH、MCV、MCHC、铁元素水平和铁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乙组诊断准确率高于甲组(P<0.05)。结论 外周血细胞形态与全自功血细胞分析仪针对小儿缺铁性贫血联合诊断效果显著,可有效区分不同受检者的血液指标水平,在血液疾病检查中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 标签: 外周血细胞形态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联合诊断 小儿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外周血细胞形态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诊断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本院在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04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临床资料,记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1例,记为对照组,对所有儿童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记录并对比两组受检者检测结果。并将研究组患儿随机均分成甲组和乙组,甲组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乙组基于甲组采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诊断,对比甲乙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 除RDW之外,研究组Hb、RBC、MCH、MCV、MCHC、铁元素水平和铁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乙组诊断准确率高于甲组(P<0.05)。结论 外周血细胞形态与全自功血细胞分析仪针对小儿缺铁性贫血联合诊断效果显著,可有效区分不同受检者的血液指标水平,在血液疾病检查中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 标签: 外周血细胞形态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联合诊断 小儿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记忆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检测对胃癌的临床价值,同时分析两种T细胞对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本次研究将通过对照实验的形式实施,将纳入32例胃癌患者参与实验,将其命名为患者组,于同期再次选取32例健康者进行对照实验,命名为对照组。实验开始后抽取2组研究对象外周血样本,通过荧光标记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抗CD4、抗CD8、抗CD45RO、抗CD62L进行染色,随后分别检测记忆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并探析记忆T细胞和调节T细胞与胃癌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外周血记忆性T细胞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从数据显示可见,患者组与对照组的CD8+T、CD8+TCM、CD8+TCM/CD8+T、CD8+TEM/CD8+T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余指标差异不大(P>0.05)。其次,针对患者组的CD4+T细胞、CD4+TCM、CD4+TEM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进行了分析,在CD4+T细胞方面,患者组性别、TNM分期差异明显(P<0.05),CD4+TEM方面性别方面男性高于女性,(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不大(P>0.05)。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记忆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与健康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有利于提升为胃癌病理情况的检测,有助于提高对胃癌的预后治疗。

  • 标签: 胃癌 外周血 记忆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胃癌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应用电生理适宜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5月为研究时间段,择取该时间段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前列腺炎患者98例,按照治疗顺序分为对照组49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9例增加电生理适宜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同时生活质量评分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生理适宜技术可改善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症状,提高男性身心健康的同时保证其生活质量,临床可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电生理适宜技术 慢性前列腺炎 男性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