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护理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段选择2022年9月~2023年8月,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接收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其中有25例给予PDCA循环护理,设置为观察组;另外25例应用常规护理,设置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症状缓解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均要显著性的优于对照,且差异具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X =5.126,4.895,5.531,7.017)。结论:PDCA循环护理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PDCA循环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缩短病情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广泛推广PDCA循环护理,增加临床护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PDCA循环护理 预后 症状缓解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138例桥本甲状腺炎伴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69例。对照组给予用左旋甲状腺素片,观察组加用硒酵母。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FT3、FT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T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桥本甲状腺炎临床治疗中应用左旋甲状腺素片和硒酵母,可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桥本甲状腺炎 左旋甲状腺素片 硒酵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延迟断脐时间对足月分娩新生儿预后结局的影响,选择最佳断脐时间。方法:选取我院140例足月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4组:A组为常规断脐组(n=40)在胎儿娩出后30s内断脐,B组(n=38)在胎儿娩出60s断脐,C组(n=30)在胎儿娩出90s断脐,D组(n=32)在胎儿娩出120-180s断脐或至脐带停止搏动。收集新生儿的资料,比较4组新生儿血红蛋白的水平、血细胞压积、Apgar 的评分、胆红素的水平以及达峰时间以及并发症贫血和黄疸发生等情况。结果:(1)与A相比,C组和D组在新生儿血红蛋白的水平均有差异(p

  • 标签: 晚断脐 新生儿 血红蛋白 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情况。方法:以我院2019年2月到2022年12月接诊的60例年轻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情况等。结果:60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后有54例为鳞状细胞癌,6例为原位癌;其中36例患者初次性交年龄在20岁以下,28例患者存在HPV感染史,48例患者存在避孕药使用史;宫颈形态方面:36例为外生型,12例为内生型,6例为溃疡型、6例为糜烂型;54例患者组织学分级为低分化,6例为中分化;接触性阴道出血是主要临床表现。依据不同患者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治疗,58例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生存,2例患者死亡。结论:年轻宫颈癌多与妇女存在相关风险因素有关,需要加强对年轻女性有关宫颈癌的健康知识宣传与教育,更好的预防与降低青年宫颈癌发病率,通过早期治疗可改善预后

  • 标签: 年轻宫颈癌 临床特点 预后情况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就老年脑梗塞患者提供康复护理的价值展开探讨。方法 从2020年11月-2022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脑梗塞患者中挑选出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参与者,所有患者被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康复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脑梗塞患者,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可以较好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转变预后,效果良好。

  • 标签: 老年脑梗塞 康复护理 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化卒中急救流程对脑卒中治疗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12月我院接受的7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流程,研究组采取的是优化卒中急救流程,干预后分析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分诊评估时间、完善相应检查时间、溶栓开始时间、急诊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出院时NIHSS评分、出院时mRS评分对比可知,研究组的各项评分分别是3.69±0.171.26±0.47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优化卒中急救流程,其优势明显,能最大程度改善预后,规范了临床急救工作,提升急救工作效率和质量,值得借鉴和实施。

  • 标签: 优化急救流程 脑卒中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急诊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摸球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结果:两组NIHSS、FMA、ADL评分相比,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低,FNA与ADL评分较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实施急诊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急诊护理 预后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采取CCU护理干预的方式对其预后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从本院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收治的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中选取104例,将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52例,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和研究组(52例,采取CCU护理干预的方式),收集并分析采取两种护理方式后对预后产生的影响。  结果:研究组住CCU和呼吸机支持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短,平均动脉压指标同时也高于对照组,同时,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采取CCU的护理干预方式有效改善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CCU护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采取CCU护理干预的方式对其预后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从本院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收治的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中选取104例,将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52例,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和研究组(52例,采取CCU护理干预的方式),收集并分析采取两种护理方式后对预后产生的影响。  结果:研究组住CCU和呼吸机支持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短,平均动脉压指标同时也高于对照组,同时,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采取CCU的护理干预方式有效改善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CCU护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为肛瘘患者在术后使用疼痛护理干预对预防患者创面疼痛及尿滞留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12-2020/12期间治疗的86例肛瘘手术患者,肛瘘切除术治疗后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另外43例作为实验组加用疼痛护理干预治疗。评价差异化护理方案对减轻患者出现术后创面疼痛及尿潴留并发症的影响。结果:运用护理前及护理后的24h及72h时采用VAS疼痛评分发现加用疼痛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比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疼痛评分改善幅度大(P<0.05);实验组术后出现尿滞留人数更少(P<0.05)。结论:对肛瘘患者运用肛瘘切除术治疗后采用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创面疼痛感并降低患者出现尿滞留风险。

  • 标签: 疼痛护理 肛瘘 创面疼痛 尿潴留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全程动态疾病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我们进行了一项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前瞻性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程动态疾病管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全程动态疾病管理组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定期随访、药物调整、营养指导和心理支持等。常规护理组接受传统的固定治疗方案。结果:研究共纳入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全程动态疾病管理组占100例,常规护理组占100例。观察期为1年。在观察期结束时,全程动态疾病管理组患者的预后较常规护理组明显改善。全程动态疾病管理组的死亡率降低了30%,再住院率降低了25%,生活质量评分较常规护理组有所提高。结论:全程动态疾病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有显著的影响,能够降低死亡率、再住院率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全程动态疾病 管理模式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进展期胃癌患者高敏感格拉斯哥评分(HS-mGPS)对新辅助化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确诊为进展期胃癌并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计算HS-mGPS评分。统计患者5年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并根据患者预后进行分组,探究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和HS-mGPS评分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47.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HS-mGPS评分为进展期胃癌患者无瘤生存期独立影响因素。经log-rank检验,HS-mGPS 0分与HS-mGPS 1~2分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mGPS可以发现潜在不良预后风险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可作为其新辅助化疗预后的预测指标。

  • 标签: 进展期胃癌 新辅助化疗 高敏感格拉斯哥评分 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其对预后评估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1-2021.12期间本院收治的AMI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选同期就诊非AMI患者96例纳入对照组,以2022.12为随访重点,观察组死亡14例,存活80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NN间期标准差(SDNN)、QT离散度(QTd)]、心率震荡指标[震荡起始(TO)、震荡斜率(TS)]、心脏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TO、QTd、LVE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DNN、TS、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TS、SDNN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TO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QTd、LVEF、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清晰发现AMI患者心率震荡、心率变异、心脏功能等指标变化,在疾病诊断和评估预后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动态心电图 AMI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高通量血透治疗,做好临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19~2022本院收治的36例患者,患者均被确诊为终末期肾病,采用分组方式(对照组、干预组),分别采用低通量、高通量血透治疗,做好治疗效果比较。结果:干预患者中显效、有效、无效人数分别为13例、3例、2例,整体有效率分别为88.89%,经比较,t= 9.037,p均小于0.05。干预组并发症整体发生率为11.11%,t=10.547,干预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低,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高通量血透治疗,心理状态明显好转,患者满意度高,并发症相对较少。

  • 标签: 高通量血透 终末期肾病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高通量血透治疗,做好临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19~2022本院收治的36例患者,患者均被确诊为终末期肾病,采用分组方式(对照组、干预组),分别采用低通量、高通量血透治疗,做好治疗效果比较。结果:干预患者中显效、有效、无效人数分别为13例、3例、2例,整体有效率分别为88.89%,经比较,t= 9.037,p均小于0.05。干预组并发症整体发生率为11.11%,t=10.547,干预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低,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高通量血透治疗,心理状态明显好转,患者满意度高,并发症相对较少。

  • 标签: 高通量血透 终末期肾病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脑梗死患者开展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以及此方案对其预后价值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观察组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分别于护理前、后评估、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行循证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其生活质量得分明显较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较低(P<0.05);两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开展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快患者恢复进程,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护理的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脑梗死 循证护理 临床价值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KT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方法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8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AKT1表达情况予以检测,分析、对比该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间的关系。结果82例患者中AKT1阳性率为58.5%(48/82),低分化、淋巴结转移、Ⅲ+Ⅳ期患者的AKT1阳性率均较高中分化、淋巴结未转移和Ⅰ+Ⅱ期患者高(P<0.05);AKT1阳性组18个月生存率较AKT1阴性组低(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AKT1呈高表达,且其表达与肿瘤进展及预后不良间存在密切关系。

  • 标签: AKT1表达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卒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所起到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护理的100例急诊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参考对象,将其按照每组50人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以此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模式的差异对生活质量、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的三项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优势(P<0.05)。结论 针对急诊卒中患者,在其护理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卒中症状。

  • 标签: 急诊卒中 优质护理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