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策略对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法,选择2023年6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包括心理评估、心理支持和教育、心理干预以及心理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生活质量评估量表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表现出更低的焦虑水平(9.8±1.9 vs.12.5±2.3,p<0.05)、更低的抑郁水平(11.6±2.5 vs.15.2±3.1,p<0.05)以及更高的生活质量评分(71.3±4.8 vs.65.7±5.6,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其焦虑和抑郁水平,提升其生活质量。因此,心理护理策略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具有积极的护理干预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心理护理 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致医院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并总结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于大英县人民医院工作的400例医务人员,观察医务人员的针刺伤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策略。结果:共有20例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发生率为5%。发生针刺伤的科室主要为急诊科(40%)、外科(30%)、手术室(15%)。导致针刺伤发生的危险因素有防范意识不足(45%),操作不当(30%),废弃物处理不规范(20%),环境因素(5%)。结论:防范意识不足、操作不当、废弃物处理不规范、环境因素是导致医院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危险因素,我们应给予相应防范措施,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 标签: 医务人员 针刺伤 危险因素 干预策略
  • 简介:摘要:消防员的职责所在是灭火救灾、抢险救援任务,该任务具有频繁性、长期性和突发性等特点,极容易对消防员造成心理伤害,部队要施行心理健康教育 ,需要从临床诊断、结构性会疹和心理测试 ,三 个方面进行心理伤害评估,通过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心理伤害治疗和干预

  • 标签: 消防员 心理创伤 评估 干预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安全隐患干预策略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8月-2022年9月中,收治的68名体检者,采取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每组34例。给予参照组常规管理,干预组行安全隐患干预,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管理质量以及依从性。结果 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性显著(P

  • 标签: 体检中心 护理管理 安全隐患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 ICU患者肠内营养( EN)期间实施集束干预策略对预防其消化道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2017.11~2019.02间在我院 ICU接受救治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筛选 110例实施肠内营养的患者予以分组研究,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 55例,在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集束干预策略,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 APACHE Ⅱ评分和胃肠功能评分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05);干预策略实施后,干预组的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干预组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9.09%与对照组 25.45%之间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在 ICU患者 EN期间加强对患者的集束化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降低患者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健康,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集束干预策略 ICU 肠内营养 消化道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在社区护理上发干预政策与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共88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中采取社区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具体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伤口护理、运动健康指导、按时复诊等。对所有患者干预后一年以及6个月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进行比较,并收集患者对于社区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与干预前相比,所有患者在社区护理后,一年以及6个月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均得到一定程度控制,且患者满意程度较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统计有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具有控制患者血糖、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作用,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 社区护理 策略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初产妇焦虑、产后疼痛及出血的影响。方法  10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50例。对照组初产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初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分娩前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 ,产后 24、 48h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 ,产后 2、 24h出血量。结果 分娩前 ,观察组和对照组初产妇的 SAS评分分别为 (54.5±5.3)、 (54.8±5.4)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分娩后 ,观察组初产妇的 SAS评分为 (40.3±1.7)分 ,低于对照组的 (49.2±3.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产后 24、 48h,观察组初产妇的 VAS评分分别为 (5.1±1.1)、 (3.1±0.7)分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6.8±1.6)、 (4.6±0.9)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初产妇产后 2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初产妇的产后 24h产后出血量为 (231.79±34.82)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 (418.41±50.31)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然分娩的初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初产妇的产后焦虑程度和产后出血状况,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初产妇 自然分娩 焦虑 产后疼痛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针对躁狂症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躁狂症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分析两组躁狂症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 护理后两组BRMS分数显著低于护理前(P

  • 标签: 优质护理 躁狂症 护理满意度 BRMS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针对躁狂症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躁狂症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分析两组躁狂症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 护理后两组BRMS分数显著低于护理前(P

  • 标签: 优质护理 躁狂症 护理满意度 BRMS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干预对院外心肌梗死患者遵医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12-2021.12月,1年内收治的148例心肌梗死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为常规组(74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和延续组(74例,实施延续护理干预)。结果:延续组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延续组HAMA焦虑评分、HAMD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遵医行为,提升护理满意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 要:产房属于医院感染率较高科室,会对母婴、医务人员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威胁,可能造成感染几率较多,由于未落实预防措施导致感染几率较高,因此,强化预防、控制措施,是提升产房医院感染控制水平的关键,以此减少感染,保证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本文主要围绕产房医院感染因素、干预措施进行研究,意在保护母婴和医务人员安全。

  • 标签: 产房 医院感染 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胃癌护理中心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如何。方法:病例类型为胃癌患者,于2018年7月-2020年5月间收集病例,总数为130例,分组处理用的为数字表法,各自名称为对照组、试验组,同为65例,护理方法则分别用常规护理、心理干预,最终对比项为HAMA评分、HAMD评分的变化。结果:护理前进行HAMA评分、HAMD评分的比较,组名为对照组、试验组的差异不显著,即P>0.05;护理后进行HAMA评分、HAMD评分的比较,组名为试验组者低于组名为对照组者,即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胃癌护理中的应用即能够改善心理状况,又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可以被临床借鉴、采纳、推广。

  • 标签: 心理干预 胃癌 护理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一学校存在网瘾的青少年40例,时间为2019.1~2020.1月之间,将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前后的心理焦躁和恐惧情况。结果: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前,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焦躁、恐惧等心理状况评分之间没有较大的差异,(P>0.05);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躁、恐惧等心理评分有显著的降低,且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存在网瘾的青少年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青少年的恐惧、焦躁等心理状况,说明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护理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 标签: 青少年 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