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通过对门诊护士素质要求的分析、探讨,明确门诊护士应具备的整体素质和特殊要求,从而有的放矢地加强门诊护士队伍建设。

  • 标签: 门诊 护士素质 基本要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人在 社区门诊静脉输液的护理效果。方法 参加讨论研究者均为 201 8 年 1月 -201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门诊护理工作需要医院上下、内外齐心协力的团结合作,才能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因此,门诊护士长务必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加强学习,努力开拓创新,认真总结提高,切实加强自身的协调能力。通过与上级、部门、科室、医护、护患等内外沟通协调,形成团队合力,保障门诊护理管理高效流畅运行,使“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到实处。

  • 标签: 门诊护士长 护理管理 协调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体征和倾诉及主要发生在其身上的症状为门诊预检分诊,更好的分清疾病的隶属科室及患者发生疾病的轻重程度,进行一些初步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合理的安排患者分配对应的专科和监督患者就诊次序等操作流程。为减少门诊预检工作的失误,以及增强护士的整体素质,增强门诊的总体质量,此文对怎样提高门诊护士预检分诊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 标签: 预检分诊 护士素质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门诊外科伤口换药的护理告知对患者的影响。方法:择取门诊科室 2018.03 至 2018.12 时段内诊疗的伤口换药患者共 400 例,以抽签法划分为甲组和乙组,各 200 例。甲组为传统伤口处理和干预,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联合护理告知,比较患者伤口总愈合率、愈合时间及 VAS 评分。结果:甲组伤口总愈合率低于乙组,即 86.00% < 95.00% ,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乙组伤口愈合时间、 VAS 评分均优于甲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结论:于门诊患者伤口换药期间,以伤口处理和干预为基础联合护理告知操作,既可提高伤口总愈合率,还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改善 VAS 评分,可推广。

  • 标签: 门诊外科 伤口换药 护理告知 伤口总愈合率 VAS 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柔性管理对门诊新护士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实施柔性管理前( 2018年 1月至 6月)与实施柔性管理后( 2018年 7月至 12月)两个时间段各 6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实施柔性管理前与柔性管理后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的差别。结果 实施柔性管理前我院的门诊新护士的护理满意率为 88.33%;实行柔性管理后满意率为 96.67%,护理满意率增加约 8.34%。并且实行柔性管理前,门诊新护士的分诊准确率为 83.33%,而实行柔性管理后,分诊准确率为 93.33%,分诊准确率增长了约 10%。结论 柔性管理不仅能够提高门诊新护士的分诊的准确率,还能够增强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门诊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柔性管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柔性管理 门诊新护士 护理服务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门诊护理干预对小儿患手足口病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收集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1 月门诊儿科就诊患儿 148 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74 例、观察组 74 例,观察组实施系统性门诊护理,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对两组患儿随访 1 月,统计其手足口病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显示,随访 1 月观察组手足口病发生率 4.05% ( 3/74 )显然低于对照组 27.03% ( 20/74 )( P < 0.05 )。 结论 临床中对于门诊儿科患儿及家属实施系统性的门诊护理,可使家属积极预防手足口病,减少患儿发病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手足口病 小儿 门诊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将 人性化护理 干预应用于门诊 输液 室 并分析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 2016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 50 例门诊输液患者,将采用常规护理的设定为对照组( 25 例),将采用人性化护理的设定为观察组( 25 例),记录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数据分析与对比; 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将 人性化护理 干预应用于门诊 输液 室 能够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水平,改善患者护理体验。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门诊输液 满意度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门诊小儿留置针输液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 方法:抽取 2018 年 3-12 月我院门诊的留置针患儿 50 例作为实验对象,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的依据为双盲法,各为 25 例患儿,分别给予的是常规输液护理、系统的健康教育,对比 2 组护理疗效上的差异。 结果:研究组对留置时间、常见并发症及预防、肢体活动限度等留置针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门诊小儿留置针输液护理质量和相关知识的认知,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小儿留置针 门诊 输液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分析 。方法 将我门诊 2018年 2 月~ 2019年 2 月期间接受优质护理的 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一时间范围未接受优质护理的 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展开本次护理研究,就诊过程中由相应的护理人员展开相应的护理工作,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解答患者的疑问,常规指导等等,观察组患者采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 48例,总满意率 为 96%;对照组总满意 37例,总满意率为 74%;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护理满意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以患者为中心 优质护理 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我院门诊西药房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 。 方法:从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9 月每月对门诊西药店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定期抽查,统计分析一年内抗菌药物销售的种类、数量、金额、用药频率等,分析门诊患者用药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结果:总计抗菌药物处方 6645 张,其中,二联药物的处方为 1175 张,不合理用药处方 154 张,抗菌药使用率为 22.35% ,抗菌药物的种类中有 30 种口服制剂, 23 种注射剂,其他制剂 19 种。 青霉素类 、 头孢菌素类 与 大环内酯类 及 喹诺酮类 四种药物用药金额位居前四名。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有 39 例。 结论: 门诊西药房在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存在一定用药不合理性,需要及时找出解决措施。

  • 标签: 门诊西药房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在门诊部患者服务中心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8.5-2019.5 , 1 年内进行门诊分诊的 16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取抽签的方式随机分配为对照组( 80 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 80 例,常规护理 + 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对比对照组及观察组 的 护理有效率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结论: 在门诊部患者服务中心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提高了护理有效率,具有临床推广时间应用价值。

  • 标签: 门诊部 患者服务中心 优质护理 护理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 期间门诊接收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抽签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临床采用不同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P<0.05)。结论:门诊护理管理采用人性化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体验,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人性化服务 门诊护理管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PDCA 护理措施针对门诊采血室消毒隔离管理加强应用,提升管理质量。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前来本院进行采血检查的患者为对象,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分为两组进行讨论,即 18 年下半年为常规管理措施, 19 年上半年则为 PDCA 循环护理管理策略,针对 280 例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讨论分析。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 98.6% ( 138/140 ), 对照组为 92.1% ( 129/140 )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刺伤事件发生以及院内感染事件上,两组患者以观察组发生率更低,即观察组为 1.4% 和 0.7% ,对照组则均为 2.1%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方案更佳。 结论: 采用 PDCA 循环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保障采血室的护理治疗,做好隔离、消毒准备,有利于预防院内较差感染,提升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减少不必要的创伤。

  • 标签: 门诊采血室 消毒隔离 PDCA护理 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门诊两种降压药物短期降压疗效与不良反应。 方法: 本课题选取我院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10 月诊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 90 例,随机划分为甲组( 45 例)和乙组( 45 例)。即甲组为氨氯地平降压药,乙组为厄贝沙坦降压药,对比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结果: 甲组总有效率为 82.22% ,乙组为 95.56% ,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乙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6.67% ,甲组为 22.22% ,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降压药的使用,均可起到相应效果,但后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优于前者,应予以重视。

  • 标签: 氨氯地平 厄贝沙坦 短期降压 原发性高血压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