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居民以肿瘤为根本死因特征。方法利用2008年1月1日到2012年6月30日本地区居民死亡登记信息,分析以肿瘤为根本死因病人年发生率分布区域、实际死亡年龄段和死亡地点分布、以及肿瘤分类等。结果以肿瘤为根本死因年发生率为25.54/万,有集聚倾向,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851,60~80岁占比很大达57.09%,死亡在家中比例明显达94.4%,前三位疾病分别为胃癌、肺癌、肝癌,共占48.1%。结论以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为重点社区肿瘤防治与服务工作已刻不容缓!持之以恒、科学引导村居民健康膳食习惯和控制“吸烟”等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已成为社区卫生工作者艰巨责任。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和医疗改革背景下,医患双方在认识和要求产生了差距,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不可避免地产生利益冲突。本文试对医患利益冲突来源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 标签: 医患关系 利益 冲突
  • 简介:摘要通过详细系统化、逻辑化、客观化和规范化病例分析,找出产生压疮根本原因,并通过制定合理护理措施彻底消除这些根本原因,从而防止同样或类似压疮重复发生,为同行提供一种解决护理压疮质量管理问题方法、思路。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 RCA 预防 压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中应用与效果。方法对全院护士进行培训,成立根本原因分析小组,找出近端原因,确认根本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执行。结果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出院患者满意率,提高不良事件上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中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并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护理服务。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护理不良事件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中应用。方法通过对1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找出近端原因,确认根本原因,设计及执行行动计划。结果降低了类似不良事件发生,转变了管理理念。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能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管理、监督机制深入到我国各行各业,在这种背景下,学生评教制度也逐渐兴起。学生评教是基于在教学上,让学生凭借自己对教学感受对教师教学作出相应评价,这种制度能够使学生对老师起到相应制约作用,并有利于老师在教学上尊重学生看法和意见,但是,目前学生评教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探讨。

  • 标签: 利益相关 学生评教 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电子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方法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分析住院患者电子护理文书中存在问题,实施干预措施。结果干预后电子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书写水平和法律意识。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电子护理文书 存在问题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精神科不良事件中应用成效,持续改进精神科护理质量,降低精神科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研究法回顾我院精神科发生病人外走事件77例,研究导致不良事件发生原因。通过加强风险评估、完善制度建设以及强化护理质量、人员培养等策略来持续改善护理成效。结果实施RCA后我院精神科外走事件相比实施之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采用RCA法能够有效提升精神科护理质量,提升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和护理水平,保障精神病患者人身安全,降低病人外走发生率。

  • 标签: RCA 不良事件 精神科 护理质量
  • 简介:近些年来,我国药品产业快速发展,产量持续增加,品种日益丰富,质量逐步提高,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公众用药需求。与此同时,药品安全问题也随之突显出来。如山东“齐二药”假药、“欣弗”劣药以及广东佰易免疫球蛋白事件,都造成了严重危害,产生了极坏影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药品安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确保药品安全”要求。温家宝总理强调,“药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是需要常抓不懈、不可有丝毫放松重大民生问题。”在深化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关键时期,李克强副总理也曾多次指出,“药品监管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监管责任重大。”可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药品安全这个问题上,中央要求越来越高,公众期望值越来越高。

  • 标签: 用药安全 药品监督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82例急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磷酸肌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果糖二磷酸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磷酸肌酸治疗小儿心肌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磷酸肌酸 果糖二磷酸钠 小儿心肌炎
  • 简介:摘要为了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优化护理环境,树立良好职业形象,我院于2010年05月开始开展"八心服务",八心环境整洁(舒心)、热情接待(热心)、耐心解释(耐心)、亲切呵护(爱心)、细心观察(细心)、主动帮助(贴心)、技术精准(放心)、征求意见(诚心)。通过开展“八心服务”,提升了护理服务内涵,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八心护理 护理安全 病员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以临床工作中胃管所致压力性损伤这一事件为切入点,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对事件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和整改、总结,探讨RCA这一管理工具在此事件中应用效果。方法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结合现在临床工作中胃管固定现状,对其所导致压力性损伤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探讨,并将新改良固定方法在临床试用,比较其成效,对RCA效果应用进行总结。结果应用RCA寻求胃管所致压力性损伤根本原因,并对其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在临床试用后收到良好效果,对比RCA应用前后,胃管所致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使用RCA能找到胃管所致压力性损伤根本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从而降低其发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确保临床护理工作有序开展。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RCA) 胃管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医院住院病人饮食管理,既关系到营养饮食供给,又关系到如何配合临床治疗饮食干预。因此,采取怎样模式与方法,是各家医院食堂管理者不断探讨的话题。在保证卫生,安全,营养,口味前提下,怎么样最大程度根据病人不同病情,制作出既美味可口,又符合临床治疗要求高质量饮食,是医院病员食堂管理者为之努力共同目标。根据多年实践,我们在饮食品种多样化,服务人性化,管理精细化,考核制度化等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从重视饮食在病人治疗过程中作用入手,使之成为临床医疗组成部分。

  • 标签: 医院病员食堂管理 住院病人饮食管理 模式及做法
  • 简介:摘要药剂科是医院中一个重要管理部门,其不仅关系着医院药品品质,同时也关系着患者用药安全。药剂科管理上也代表了医院制度建设、标准实施以及药剂管理人员素质等等多方面的形象,所以药剂科管理工作也受到了越来越多重视。本文就主要针对新建医院药剂科管理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医院 药剂科 药剂科管理 管理
  • 简介:摘要医院药剂科是医疗工作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三甲评审不断深入,医院药剂科管理模式发生着巨大变化。药剂科工作由传统生产、供应、调配逐步扩展到药学研究、药品质控、药品监督、情报信息、合理用药等多方位管理职能,并成为医院药政管理职能机构。如何更好应对三甲评审新形势,更好生存和发展,是医院药剂科管理工作面临严峻课题。

  • 标签: 药剂科问题对策 临床药学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06-2012年官渡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疾病构成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搜集2006-2012年官渡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依照ICD-10疾病编码对疾病类型进行统计归类,并对患者一般资料以及诊疗效果进行整理并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7年间住院病人前10类疾病涉及14种疾病,其中骨折居首位,自开设儿科以来,上呼吸道疾病发生率逐渐升高。结论在官渡区、关上片区患者仍以各类骨折居多;上呼吸道疾病,特别是急性支气管炎、各类肺炎呈逐年上升趋势;肺源性心脏病、糖尿病、消化性溃疡、肺气肿等疾病逐年下降。

  • 标签: 住院患者 疾病构成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吴忠市人民医院421名不同层级护士对职业成长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从组织、家庭和个人3个维度探讨护士职业成长相关机制,为护士职业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提供驱动力。方法以便利抽样法抽取宁夏吴忠市人民医院421名在职注册护士,采用心理安全气氛量表、职业成长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节效应回归系数为0.178,P<0.05.结论调查结果表明,医院和护理管理者应该向护士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和科室氛围,加强对其工作支持,重视其个人特征对职业成长调节作用,帮助其协调好家庭和工作关系,从而促进护士职业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提高我国护理队伍整体建设和医院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成长 人力资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云阳人民医院2011年主动监测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EventsFollowingImmunization,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通过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云阳人民医院截至2012年3月8日报告2011年无细胞百白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1年云阳人民医院AEFI监测系统共报告无细胞百白破188例个案(一般反应177例,占94.15%,异常反应7例,均为过敏性皮疹,占3.72%,偶合症4例,占2.13%);188例个案中,≤1岁178例,占94.68%;男女性别比为10385(1.211);反应集中在5-11月份,共135例,占71.81%;发热77例,占40.96%(以中度以下发热为主,共67例,占89.02%),红肿80例,占42.55%(以中度以下红肿为主,共77例,占96.25%),硬结5例,占1.06%(中度以下硬结3例,占60%);接种后<2日内报告个案153例,占81.38%;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一至第四针次反应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308/10万(22/1682)、1722/10万(28/1626)、2311/10万(37/1601)、5817/10万(101/1736),显示随着接种针次增加(尤其是接种到第三针后),报告反应发生率明显增加(χ2=79.38,P<0.01)。结论云阳人民医院AEFI监测敏感性尚可,主动监测疫苗反应报告发生率明显高于被动监测疫苗。AEFI常发生在小年龄儿童、接种后2d内,为监测重点,NIP疫苗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均未超过预期发生范围。

  • 标签: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AEFI主动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