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养老机构照顾者实施护理安全教育的效果。方法社区护士对照顾者实施6个月的护理安全教育,比较干预前后,照顾者对护理安全知识的认知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6个月后,照顾者对护理安全知识的认知度有显著提高(X2=21.194,P<0.01);养老机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明显下降,组间差距有统计学意义(X2=6.721,P<0.05)。结论护理安全教育,发挥了护理管理的专业优势,有效降低养老机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护理安全 照顾者 医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养老机构院内感染现状以及加强控制的有效措施,致力于有效避免老年人感染事件的发生,为健康老龄人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方法抽选102名老年人在有效措施实施前、后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与对比。A组(n=42)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养老机构未实施有效措施前;B组(n=60)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养老机构有效措施后。结果实施前的下呼吸道感染率为9.52%,实施后下降至1.67%(P<0.05);实施前的泌尿道感染率为11.90%,实施后下降至3.33%(P<0.05);实施前的皮肤感染率为4.76%,实施后下降至0.00%(P<0.05);实施前的胃肠道感染率为4.76%,实施后下降至0.00%(P<0.05)。结论加强组建养老机构院内感染管理团队,增强管理人员的感染风险意识,定期展开专业培训、完善安全护理制度等有效措施,可在最大限度上确保减少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从而为高龄人创造一个安全养老环境。

  • 标签: 养老机构 院内感染 加强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安宁疗护培训现状,探讨培训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383名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人员安宁疗护培训情况调查表、护理人员安宁疗护培训需求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安宁疗护培训需求总体平均分为4.02±0.549,培训需求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安宁疗护概论、疼痛处理、症状处理、沟通与疼痛评估、护理人员安宁疗护情绪压力、症状评估、法律法规、临终老人照护、家属照护、伦理。多线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年限、宗教信仰、工作期间曾接受过安宁疗护培训是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安宁疗护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安宁疗护培训需求,尤其是低年资、无宗教信仰、工作期间未曾接受过安宁疗护培训的护理人员应加强安宁疗护培训。

  • 标签: 养老机构 安宁疗护 培训需求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样本选取量为60例,研究时间在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之间,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方案,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将两组患者护理生活质量评分作为护理效果的对比依据,根据研究数据分析,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较高,且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明,在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采用健康教育护理进行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可显著改善,为有效护理方案。

  • 标签: 健康教育护理 养老机构 老年高血压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从苏北地区养老机构养老服务现状入手,对于养老机构养老照护服务提供中的不足之处,探讨养老机构养老服务内容和质量,为相关部门应对当前养老的各种现实情况、推动机构养老服务下一步发展提供建议。

  • 标签: 机构养老 老龄人口 供给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武汉市城区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为提高我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应用老年人生活质量测量表现场调查,采用t检验、多因素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慢性疾病、日常生活功能、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人际关系、经济收入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影响。结论应根据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全面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养老机构 老年人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宁波市鄞州区养老机构养老从业人员现状和对老年的认知状况,为提升养老从业人员素质和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鄞州区24所养老机构,对318名养老从业人员采用自设一般问卷、老年人态度问卷、老化知识测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鄞州区养老从业者平均年龄为(49.83±6.76)岁,文化程度集中在小学和初中水平,71.2%的人员实际月收入在1000~2000元。老化知识得分为(11.18±2.50)分,得分偏低;对老年人态度总得分为(143.83±14.09),趋正向;获得养老护理员资格证的从业者老化知识得分高于未获得该证书的者(P<0.05),老化知识、文化程度、工作时间和对老年人态度成正相关(P<0.01)。结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首先应适当提高养老从业人员薪资水平,其次加强对从业者老年知识能力的培训,同时注重老年从业人员的教育水平,并采取措施稳定从业者队伍,延长其从业时间。

  • 标签: 养老机构 老年人 认知 老年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养老机构老人轻度认知障碍(MCI)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为早期有针对性的干预MCI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对上海市徐汇区养老机构100位老年进行MCI筛查;将老人分为正常组和MCI组,两组老人进行一般人口学资料、认知功能、既往病史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7%的老人被诊断为MCI患者,主要在记忆力、视空间执行功能、抽象能力三个认知域存在障碍。在单因素分析中体育锻炼、社交活动、睡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发病与受教育年限、智力锻炼有相关性(P<0.05)。结论养老机构中老人MCI发生率高,需要有组织的进行科学干预;MCI发病的相关因素中,受教育年限低、体育锻炼、社交活动、智力锻炼、睡眠密切相关。

  • 标签: 轻度认知障碍 养老机构 痴呆
  • 简介:摘要为了解养老机构卫生状况,参照《托幼机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卫生标准》(DB31/8-2004)进行检测评价。结果合格率为83.6%,民办未定级的养老机构合格率相对公办和民办评级的更低。合格率最低的环节是工作人员手,为66.7%。建议应尽快制订针对养老院特点的卫生标准,加强对民办养老机构的管理和工作人员相关知识培训,为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提供更好的保证。

  • 标签: 养老机构 卫生状况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宁波市养老机构目前老年人长期照护的状况,为发展区域性的养老事业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区域和养老机构的等级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宁波市97家养老机构,其中问卷的内容包括养老机构一般资料、医疗护理服务现状调查、家政物业服务现状调查和养老服务提供方式调查四方面内容。结果目前宁波市为老服务项目和内容以满足生理需要为主,较高需求层次的服务较少;不同地区间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有差异;养老机构以住养方式提供为老服务为主。结论应加大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养老服务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服务方式。

  • 标签: 养老机构 长期照护 现状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虹口区养老机构消毒质量状况,为做好养老机构内卫生消毒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6—2018年选择虹口区内养老机构作为监测点,采集室内空气、环境物表、餐饮具和工作人员手,进行细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测定。结果2016—2018年虹口区养老机构总体合格率为93.55%,2017年合格率最高。养老机构室内空气的总体合格率最高,为100.00%,工作人员手合格率最低,为86.92%。细菌学检测结果,菌落总数合格率(94.28%)低于大肠菌群合格率(98.87%)。结论虹口区养老机构卫生消毒质量还有待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成为消毒的薄弱环节。

  • 标签: 养老机构 消毒质量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抑郁状况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SF-36简明健康调查问卷对长沙某养老机构的73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0.7%,主要为轻度抑郁症状(34.4%);无抑郁症状老年人SF-36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有抑郁症状老年人(P<0.01);各维度得分与抑郁总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与生活质量关系密切,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应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实施有效干预,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 标签: 养老机构 老年人 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疗养老人的安全管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疗养的1600例老人的基本资料加以回顾性探究。结果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交叉感染、误伤、用错药、坠床、烫伤、跌倒等属于疗养老人主要的安全问题;进一步对不安全因素分析可知,83.50%(1336/1600)属于生理与病理因素,12.0%(192/1600)为心理因素,而剩余4.5%(72/1600)为社会因素。结论针对疗养老人的不安全因素及安全问题,养老院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状况评估,提高风险预见性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管理,可尽量减少不安全因素,同时保障疗养老人安全,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疗养 安全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调查成都地区不同年龄层的养老负担、家庭养老资源及家庭支持情况。方法在成都不同小区内对不同年龄层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874名接受调查,青年组有2.10±1.278名老人。中年组有1.50±0.863名老人。老年组有0.34±0.629名老人。老年人中,13.4%日常支持、11.1%医疗支持、13.2%经济支持、18.1%情感支持低于需求。结论现下的老年人拥有较为优渥的家庭养老资源,但不同程度短缺;人们最难提供日常支持,老人更需情感支持。

  • 标签: 养老负担 养老支持 家庭养老资源
  • 简介:摘要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自1991年以来,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银发浪潮”不约而至,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强,老年病患者日趋增加。而我国当前老年人医疗服务水平相对偏低,老年病医疗条件不足的现状致使患病老人及家属的生活压力巨大,养老问题面临着新的考验1。鉴于此,我国各地开始了新型养老护理模式的探索,医养结合型护理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养老护理模式。本文从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产生的背景、医养结合型护理模式的概念和类型以及这一新型模式的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以北京、青岛、河南等省市的探索为例,总结得出,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在满足老年人多样需求方面比较理想,应是未来养老模式的重点发展方向。

  • 标签: 医养结合 新型护理模式 现状分析 问题和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养老院老年吞咽功能障碍人群的影响。方法通过对40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知识培训及吞咽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吞咽功能知识与功能锻炼技能掌握率以及正确饮食习惯掌握率。结果干预后掌握情况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养老院吞咽功能障碍人群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对吞咽障碍的重视,提升吞咽障碍相关知识的认识,掌握吞咽肌功能锻炼方法,改善饮食习惯,减少呛咳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吞咽功能障碍 护理干预 吞咽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分析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管理所遇到的难题,并对其进行研究,以期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提高护理质量管理力度,进而促进基层医疗事业更好地发展。

  • 标签: 基层 护理质量管理 难题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县乡医疗机构进行全产程椎管内分娩镇痛的护理进展。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待产的初产妇150例,在宫口开1cm以上进行椎管内分娩镇痛。结果孕妇在用药后镇痛效果确切,对产程无影响。结论全产程椎管内分娩镇痛的护理对缩短产程,保证母婴安全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 标签: 县乡医疗机构 全产程 分娩镇痛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