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带锁钛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93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观察组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带锁钛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常规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对比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好转率为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1%,6个月后,观察组的植骨融合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带锁钛内固定能够显著提高植骨愈合率,提升症状好转率,在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 锁钛板内固定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胃管是腹部外科极为常用的引流管,在普外科应用极为广泛。胃肠减压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通过引流胃肠液或气体达到减轻胃肠道压力,使胃肠肌肉得以休息,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对该类病人进行合理科学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肠减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闭疝是一种罕见的腹壁疝,临床上容易误诊。本文总结了闭疝诊疗和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5年至2016年收治的5例闭疝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病人均为女性,平均年龄81(70~92)岁,平均体重指数(BMI)为17.8,生育次数波动在2~7次。术前均以肠梗阻收治入院。1例病人Howship-Romberg征阳性;3例病人术前通过盆腔CT确诊。2例病人手术确诊。3例病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4例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1例转上级医院手术确诊,术后并发MODS死亡。结论对老年、瘦弱、多产的女性病人,出现肠梗阻,应高度怀疑闭疝,应行腹部和盆腔CT以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

  • 标签: 闭孔疝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手术减压的方式的选择与管理,并寻找理论依据。方法1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癌肿下缘距肛缘3.0~5.5cm)放置肛管,同时选择12例该手术患者术后不放置肛管,作为对照组。置管组、对照组均接受肛门直肠动力学检测。结果术后第2天,各组直肠静压、肛管静压处于较低水平,且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患者理论上处于失禁状态。术后第6天置管组直肠静压、肛管静压显著升高,均远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差异(P<0.05),肛管静压方面,置管组术后第6天与术后12天比较已无显著差异。结论低位直肠癌术后放置肛管减压价值不大,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恢复,建议避免术后放置肛管。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肠瘘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镜技术治疗颈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所收治的10例诊治为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及护理,而观察组均采用椎间镜进行手术治疗并实施系统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系统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 系统化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将60例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中实施全面护理,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 标签: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全面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胸腔镜(VATS)单或双操作法切除后纵隔肿瘤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方法分析在胸腔镜用单操作切除后纵隔肿瘤30例患者临床资料,与同期双操作切除的后纵隔肿瘤患者30例对比。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第一天白细胞值、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24h、48h)、术后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VATS单孔操作切除后纵隔肿瘤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24小时白细胞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疼痛VAS评分、48h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比双操作有优势(P<0.05)。结论VATS单操作技术较双技术有疼痛轻、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但受到了手术器材,手术技巧等的限制,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方面无优势,且适应症偏少。若能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其优势会更明显。

  • 标签: VATS单 双操作孔 后纵膈肿瘤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在腰椎减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干预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126例接受腰椎管减压术病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3)与研究组(n=63),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用药方式,同时配合物理预防,研究组于其基础上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对比两组手术切口引流量、D-二聚体浓度、PT、APTT、静脉血栓以及肺栓塞出现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D-二聚体(0.54±0.13)mg/L,明显低于对照组(0.68±0.17)mg/L,且PT(10.94±0.41)s、APTT(27.51±4.02)s,明显大于对照组(8.27±0.35)s、(25.89±3.74)s(P<0.05);两组切口引流量比较不具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静脉血栓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15.87%(P<0.05);两组均未出现脑出血、皮下出血、泌尿系统或者消化系统出血、血小板减少症等并发症。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干预行腰椎减压术患者,可改善各项凝血指标,显著降低术后静脉血栓产生率,同时不会提高出血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推广价值高。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腰椎减压术 静脉血栓 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了解颅脑外伤病例中施予标准大骨瓣减压疗法的可靠性。方法抽取96例存在颅脑外伤现象而于2014年02月至2017年02月入院的确诊对象,以手术疗法的不同对其分组甲组46例施予常规开颅减压疗法,乙组50例则施予标准大骨瓣减压疗法,分别统计甲、乙组病例手术疗效。结果甲组46例有效率76.09%(35/46),乙组50例为94.00%(47/50),(χ2值=5.3156;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病例专业治疗时,以标准大骨瓣减压疗法展开治疗工作可靠性强,可促进颅脑外伤转归,值得推荐。

  • 标签: 常规开颅减压疗法 标准大骨瓣减压疗法 手术疗效 颅脑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柠檬水持续口腔泵入对胃肠减压患者口干症状缓解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3月在我科住院需行胃肠减压有口干症状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条件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试验组使用柠檬水持续口腔泵入,条件对照组使用白开水持续口腔泵入,空白对照组予以湿棉签间断润湿口腔。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柠檬水持续口腔泵入能有效缓解胃肠减压患者口干症状。

  • 标签: 柠檬水 口腔泵入 胃肠减压 口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改进头枕装置和治疗力曲线的颈椎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xxx医院XX科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原有头枕装置和治疗力曲线的颈椎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进头枕装置和治疗力曲线的颈椎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进行治疗。每天一次,2周为一疗程。对患者治疗前、2周后、4周后分别进行VAS、JOA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采用改进头枕装置和治疗力曲线的颈椎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经根型颈椎病的VAS评分有效率为85%,高于对照组的70%(P<0.05)。JOA评分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头枕装置和治疗力曲线的颈椎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较为显著。

  • 标签: 颈椎非手术脊柱减压 神经根型颈椎病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半月成形术治疗50岁以上半月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岁以上半月损伤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半月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成形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价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成形术应用于50岁以上半月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疗效确切,且在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方面效果突出。

  • 标签: 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研究157例重型颅脑损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患者,并发脑积水的60例患者为出现并发脑积水症状,对其中30例患者施以保守治疗方式,对其余30例患者施以颅骨修补加脑室腹膜分流术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治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67%与6.67%,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治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67%与20.0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大骨瓣减压术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升临床总治愈率,降低并发症。

  • 标签: 颅骨修补术 脑积水 脑室腹膜分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半月撕裂的磁共振诊断价值;方法现回顾性分析经我院关节镜证实的13例膝关节半月撕裂患者的磁共振图片,以进一步提高对半月撕裂磁共振表现的认识及诊断。结果13例半月撕裂中,内侧10例,外侧3例,其中2例为盘状半月;其中斜形撕裂5例,水平、纵形及放射状撕裂各2例,垂直及桶柄状撕裂各1例。结论磁共振是诊断膝关节半月损伤的最佳无损检查方法。

  • 标签: 膝关节半月板撕裂 关节镜 MRI的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腹腔镜下手术前两种不同的脐清洁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96例需要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碘伏消毒四步法进行清洁消毒,对照组采用碘伏消毒二步法进行清洁消毒,对两种清洁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清洁消毒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小,差异显著(P<0.05)。结论用润肤油清洁消毒四步法的清洁消毒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小,能保证创口的无菌性,减少感染的机率。

  • 标签: 腹腔镜 清洁方法 无菌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诊断方法以及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从2015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58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讨论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开放手术治疗,讨论组患者使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讨论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恢复时间以及疼痛评分指数(VAS)都比对照组更有优势,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中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其效果较传统手术更佳,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脊柱创伤 诊断 椎弓根内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成形对患者远期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对照组患者38例,去骨瓣减压术后4-6个月采用颅骨成形术治疗,研究组患者39例,去骨瓣减压术后5~8周采用颅骨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1年后,研究组恢复良好和轻度残疾的比例分别为43.6%和30.8%,明显比对照组的高,重度残疾和植物生存的比例为20.5%和5.1%,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成形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 标签: 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早期颅骨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股骨头坏死患者20例(30髋),男13例,女7例,年龄21~68岁,平均44.3岁。病程2~26个月。激素长期服用史9例,长期饮酒史6例,创伤史3例,特发性2例。摄双髋关节正位、蛙式位X线片、MRI片进行确诊。根据ARCO骨坏死分期标准所有患者均为Ⅱ期,其中15髋行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治疗组,另15髋行髓芯减压植骨作为对照组。术后定期随访,采用Harris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经平均22个月随访,治疗组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58.24上升到86.39分,术后评分明显较术前提高(P<0.05);对照组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57.57分上升到75.39,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其疗效优于单纯髓芯减压植骨。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髓芯减压 植骨 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椎间镜技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诊治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均拟行椎间镜术治疗,应用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测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并用Macnab标准评估腰椎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治疗后,VAS评分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通过疗效评价,优良率达到92.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椎间镜术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功能恢复,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