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对策。方法根据药品性状,分析分装条件及有效期管理等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结果药品拆零后改变了原包装,容易发生质量问题,需加以重视。结论应规范药品拆零管理,加强养护和调配水平,有效降低用药隐患。

  • 标签: 拆零药品 医院药房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静脉用药成品输液集中调配溶媒适宜性,以使静脉用药质量提高。方法阅读药物说明书,参考医学药物专业资料,总结分析静脉用药调配适宜的注射用量及溶媒、稀释用的静脉用量及输注液、用药时间和成品输液浓度等致使成品输液治疗不高的原因。结果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时,严格遵守药品物理性质和药物说明书,在准确的用药时间内,成品输液的质量可保持稳定。结论静脉用药调配的关键因素在于选择静脉用药调配适宜性溶媒,其规范静脉注射或滴注所用药物的调配技术的关键点则在于对溶媒的选择,此项对成品输液治疗的提高提供了有效保证。

  • 标签: 静脉用药 输液 注射用药 调配 溶媒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药师参与的调配审核的处方进行调查,分析处方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调查结果制定出相应的处方策略,促进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对我院药师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调配审核的70万余条医嘱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而对调配审核的不合理处方的分析、纠正主要是借助药物说明书、药物应用查询、药品安全监测系统及相关文献研究等方法进行的。结果通过对我院药师调配审核的70万余条处方中发现不合理处方632条,主要包括溶媒选择不合理(55.70%)、给药剂量不正确(13.45%)、给药频次不合理(9.81%)、药物配伍禁忌(4.11%)、处方开具或输入错误(10.13%)(4.43%)、禁忌用药(2.37%)等。结论临床药师可协助药物调配工作,保证安全用药,促进医药临床药学发展。

  • 标签: 药师 调配审方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中药调配过程中常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方法随机抽取医院近2年的3580张中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处方调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有107张处方存在问题,其中审方差错19张(17.76%)、饮片品种差错10张(9.35%)、剂量控制不妥21张(19.62%)、忽视注脚18张(16.82%)、剂量不准39张(36.45%)。结论中药处方调配质量直接关系到药物的临床疗效,药房工作人员应严格根据处方调配程序进行操作,严把药品质量关,尽可能地避免调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中药调配 问题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JCI标准下静脉用药调配工作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在工作中的作用。方法按照JCI标准的要求严格落实静脉用药调配工作各环节的质量管理。结果运用环节管理,避免各环节工作差错,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输液成品。结论在JCI标准下开展静脉用药调配工作,重视各环节的质量管理,严格把控各环节的质量关,发挥药师专业技术特长,提高了输液成品质量,提升了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安全用药。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PVISA JCI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常见差错的原因,并根据差错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应方法,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从医师、护士、药师等几方面对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常见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后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差错率明显降低,工作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结论要提高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工作质量,需要对常见差错的医院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 标签: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 差错 原因分析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中的应用,以减少药品调配差错的发生率,保障住院患者安全有效用药。方法对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差错记录进行调差分析,通过品管圈管理的PDCA循环对PIVAS的调配差错进行改进管理,对改进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前,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排药总量364128例,发生排药差错、审核差错、加药差错、退药差错及其他差错共计365例,差错发生率0.10%;实施品管圈后,2015年2月~2015年4月排药总量395713例,发生排药差错、审核差错、加药差错、退药差错及其他差错共计196例,差错发生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的应用有利于我院减少药物调配差错,有效提高药物的调配质量,保障住院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品管圈 静脉用药 调配中心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设置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目前状况下的最佳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方法通过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运转过程中已经存在和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优化方案和处置预案。结果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对有争议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结论不同规模、类别、等级医院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要根据自身医院目前的用药特点、数量和未来发展需要合理配置流程,保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良好运行。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流程设计 运行管理 医院感染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分娩活跃期呼吸减痛分娩法与调配饮食护理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呼吸减痛分娩法和饮食调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产程时间短,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分娩活跃期产妇呼吸减痛分娩法和调配饮食护理,能够缩短产程,缓解产妇的疼痛感,从而确保产妇分娩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分娩活跃期 呼吸减痛分娩法 调配饮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剂量纳洛酮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诊内科昏迷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常规剂量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加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昏迷清醒时间及血气指标变化等。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昏迷清醒时间早于对照组,且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采用大剂量纳洛酮进行治疗时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还能够促使患者尽快苏醒,缩短昏迷时间,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内科 昏迷 大剂量纳洛酮
  • 简介:摘要阿司匹林是目前医院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在老年慢性病,如冠心病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本文从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和药代动力学出发,探讨了该药物的使用适合剂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对临床上合理使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标签: 阿司匹林 作用机制 老年患者 适合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药品的集中调配节约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最终减少对医用耗材的支出。方法针对我院静脉药品调配中心(PIVAS)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的使用实行专人管理,通过统计2014年度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的实际收取数量及实际收取金额,并与每月实际消耗数量及实际消耗金额作对比,明确我院静脉药品调配中心对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的实际使用及节约情况。结果PIVAS对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的实际消耗数量及实际消耗金额明显低于实际收取数量和实际收取金额。结论针对药品的集中调配可有效节约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节约了医学资源,同时也凸显了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 标签: PIVAS 医用耗材 一次性无菌注射器 效益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剂量罗库溴铵的小儿临床药效进行讨论。方法对我院2012年儿科所接收治疗的81例幼儿手术麻醉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患儿27例。麻醉入睡后对各组患者静脉注射罗库溴铵,I组0.6mg/kg,Ⅱ组0.9mg/kg,Ⅲ组1.2mg/kg,肌松监测待T1消失后行气管插管。分别记录患者的脉搏、血压、心电图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患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体温变化、肺泡的最低有效浓度;记录插管后、注射肌松药前与麻醉诱导前后的心率变化;并记录每次刺激后T1值、产生效果时间。结果3组小儿患者气管插管10分钟之内,效果较好。产生效果时间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Ⅲ组的肌松维持时间比Ⅱ、Ⅰ组明显延长(P<0.05),对应的各项恢复指标也明显延长。结论小儿患者提供较为良好的插管条件需要2~4倍左右的ED95剂量的罗库溴铵,在该基础下的术中肌松表现良好,治疗效果不错。

  • 标签: 罗库溴铵 不同剂量 小儿肌松药
  • 简介:摘要医疗照射是指为了医学诊断和治疗的目的而使病人和受检者接受的放射照射,医疗照射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实践,已形成了包括放射诊断、核医学诊断与治疗、介入放射学等多种实践,已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成为现代医疗的支柱之一,标志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但随之而来公众接受的辐射剂量水平逐年增加。因此,X射线诊断受检者的剂量水平倍受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20世纪后期许多国家或地区均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X射线诊断所致受检者的剂量水平监测。放射线个人剂量计,可以有效测量受检者在各种放射检查中所受到的辐射剂量水平。

  • 标签: 医疗照射 放射诊断 辐射剂量 个人剂量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低剂量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乳腺检测的10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30kV、35kV的乳腺钼靶X线摄影,对比分析2种剂量下的影响质量。结果30kV摄像比35kV摄像的影像质高,其乳腺其中一侧的内外头尾位和斜位具有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5kV是临床进行乳腺钼靶X线摄影的最佳值,能有效降低摄影曝光量且提高摄像质量。

  • 标签: 低剂量 曝光量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与应用等剂量单纯罗哌卡因相比,能否更为安全、有效地用于急诊剖宫产术。方法2014年5月—2014年9月在本院进行急诊剖宫产的单胎产妇6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组和单纯罗哌卡因组,产妇左侧卧位下于L3-4间隙用针内针方法行腰-硬联合麻醉,分别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或单纯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入。记录患者麻醉前、给药后心率、血压、呼吸变化,麻醉平面、麻醉起效时间、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硬膜外追加局麻药、使用升压药、术中疼痛、肌松不满意情况,记录新生儿体重、出生1min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结果麻醉平面复合芬太尼组高于单纯罗哌卡因组(P<0.01),麻醉起效时间复合芬太尼组长于单纯罗哌卡因组(P<0.05),血压麻醉后较术前降低(P<0.01),给药后5min、7min单纯罗哌卡因组低于复合芬太尼组(P<0.01,P<0.05),呼吸频率复合芬太尼组给药后较术前降低(P<0.01,P<0.05),使用升压药单纯罗哌卡因组高于复合芬太尼组(P<0.01),关腹痛单纯罗哌卡因组高于复合芬太尼组(P<0.05),皮肤瘙痒复合芬太尼组高于单纯罗哌卡因组(P<0.01),呼吸频率、运动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与等剂量单纯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相比,麻醉效果更加确切,产妇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关腹时牵拉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镇痛更完善。

  • 标签: 罗哌卡因 芬太尼 -硬联合麻醉 急诊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降低中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的效果。方法收集中药房处方,统计调配差错处方,分析处方的差错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比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的中药房处方调配差错发生率。结果PDCA循环法实施前,调配差错发生率为8.52%,实施后的差错发生率为3.3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药房处方调配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分析差错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降低处方调配差错率,提高处方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中药房 处方调配 差错率 PDCA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外科保乳术后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两种不同设野方式中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特点。方法对5例首次放疗乳腺癌患者采用调强放疗方式,每位患者按照不同布野原则设计2个计划,分别为方案A7野照射,方案B2野切线照射(机架角120/310°或240/60°),分别比较两个调强治疗计划中的治疗区和危及的正常组织的剂量曲线分布、DVH以及治疗区适形度等。结果两种治疗方案,7野IMRT比2野IMRT适形度指数(CI)高,P<0.05,两种方案的差别拥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均匀性指数(HI)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2野调强对正常组织损伤相对较小。结论乳腺癌逆向调强放射治疗必须与临床有机结合,针对心肺功能较好的患者,7野调强可优先考虑;2野调强放疗可以作为心肺功能相对较差的患者优先考虑。

  • 标签: 乳腺癌 放射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中医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积极地倡导“治未病”,《黄帝内经》中就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我科运用这一理念配合治未病中心积极为广大群众采用对身体损害较小,早期诊断阳性率高而费用相对较低的CT体检。方法对82例自感胸部不适群众或胸部常规体检后仍需进一步CT检查的群众行低剂量(50mAs)CT扫描。结果低剂量检查方法对胸部常见病变图像质量较好,纵隔窗图像噪声略增大,但不影响影像诊断,且降低患者的辐射量。结论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不但能满足临床和影像医师诊断需要,早期诊断阳性率高而费用较低,又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保护受检者,同时降低设备的耗损。

  • 标签: 中医 治未病理论 螺旋 CT 低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