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6年度德阳地区流感嗜血杆菌的感染特征以及耐药性。方法对2016年在德阳市人民医院临床分离出流感嗜血杆菌用ATB法进行药敏实验,用WHONET5.6药敏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本院2016年共检测出流感嗜血杆菌601株,其中295株从0~15岁患者检出;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检出率最高;其耐药率最高的是复方新诺明(72.5%),氨苄西林(66.9%),四环素(46.6%),其余抗生素耐药率均低于40%。结论本地区流感嗜血杆菌主要来自儿童患者,并且集中于春季,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选用药物应参考药敏结果,避免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 标签: 流感嗜血杆菌 耐药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情况以及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8月我院住院及门诊儿童送检的100例流感嗜血杆菌标本,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对100例标本进行检测分析,同时分析对氨苄西林耐药的菌株,探讨其耐药机制。结果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氯霉素的敏感率高,对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为65%,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33%。100株流感嗜血杆菌中,19株β-内酰胺酶阳性,均对氨苄西林耐药。结论氨苄西林已经不能作为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经验用药,因此对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年龄、病情的患者开展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检测对指导当地临床治疗流感嗜血杆菌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流感嗜血杆菌 耐药性 氨苄西林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TaqManTM实时荧光pcr检测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为食物中毒快速准确的定性检测及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染菌率的调查提供手段。方法通过分析,最终选择tlh基因作为目的基因,在Genebank进行中查找多条TLH基因序列,并利用DNAssist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选取相对保守区段,用BeaconDesigner软件自行设计引物和TaqManTM探针,并利用核酸提取试剂盒煮沸法制备基因组DNA,通过对TaqManTM实时荧光PCR缓冲液浓度、Mg2+浓度、dNTP浓度、Taq酶浓度、引物浓度和探针浓度等反应条件的优化,初步建立溶血性弧菌的TaqManTM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结果选取的tlh基因同源性达到98.9%以上(13/1234),同源性好。通过对各实验条件的优化,得到溶血性弧菌TaqManTM实时荧光PCR的最佳反应条件,初步建立TaqManTM实时荧光PCR检测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验方法。结论TaqManTM实时荧光PCR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而且检测周期短,能提高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和检测准确性。

  • 标签: 副溶血性弧菌 TaqManTM探针 实时荧光PCR 快速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微生物实验室溶血性弧菌能力验证结果。方法依据《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弧菌检验》对农贸市场的10份水产品样品进行检测。结果a1、a2、a4、a7、a8、a10、均未检出溶血性弧菌;a3、a5、a6、a9、标准菌种均检出溶血性弧菌。结论借助此次检测能力验证,能够促进本实验室检测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水平的提升,对证实实验室检测技术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微生物 实验室 副溶血性弧菌 能力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46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主体,按患儿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患儿为79例,乙组患儿为67例。甲乙两组患儿均通过蒙脱石散治疗,而甲组加用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片进行治疗,对比甲乙两组患儿的排便频率、大便性状以及体温等恢复所需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儿的排便频率恢复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治疗效果均优于乙组患儿,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确切,患儿临床情况改善时间短,且治疗有效率很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3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30例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14C呼吸法检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96.67%)与对照组患者(2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胃癌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胃炎患者,提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感染 胃癌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40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经HP根除35例,根除率87.5%,不良反应恶心2例,食欲减退2例,腹胀1例。结论选择补救治疗方案时要考虑选不易产生耐药的抗生素、保持足够高的胃内pH、保证患者按方案服药且疗程足够长。

  • 标签: 难治性 幽门螺杆菌感染 序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年桐乡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得到的187株鲍曼不动杆菌(非重复株)的标本类型与耐药情况。结果187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痰标本,药敏结果显示除替加环素,左旋氧氟沙星,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外,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的均超过40%。结论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现象日趋严重,应加强耐药检测管理,合理选用抗生素,控制耐药株的产生。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临床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特发性膜性肾病和继发性膜性肾病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首次经肾脏病理光镜、免疫荧光、电镜确诊的MN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IMN108例,继发性膜性肾病26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资料、病理资料、HP感染监测等。结果IMN组Hp阳性85/108例(78.7%)、继发性膜性肾病组Hp阳性20/26例(76.9%),高于普通人群,两者统计学上无差异,IMNHp感染组与非Hp感染组在尿蛋白、血肌酐、血白蛋白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继发性膜性肾病Hp感染组与非Hp感染组在尿蛋白、血肌酐、血白蛋白方面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无论是特发性膜性肾病还是继发性膜性肾病Hp感染均高于普通人群,Hp感染可能在MN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建议膜性肾病患者临床上均应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初筛有无Hp感染,高危患者尤其是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IgG定量阴性或肾组织以IgG1沉积为主的应行电子胃镜检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氏杆菌病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2015年6月份50例病例,做好基础护理、对症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对有布氏杆菌患者采取良好的基础护理、对症护理等,对减轻患者病痛,促进疾病好转及治愈及其重要。

  • 标签: 布氏杆菌 感染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2年—2015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变迁,从而将其作为依据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使用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细菌,使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CLSI标准为依据判定结果。结果在四年内我院一共分离了1618株鲍曼不动杆菌,呼吸道标本是其主要来源,所占比例为92%。分离株数也不断增多,从2012年的116株到2015年的696株,其标本分离株数增长到了原先的6倍。在对这些抗菌药物进行连续4年的监测后,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亚胺培南是耐药率上升最明显的药物,其从38.4%上升到了最后的56.2%。耐药率高于50%的抗菌药物有6种,且其耐药率变化趋势为逐年上升。结论双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越来越多,甚至有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出现。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的首选药物就是多粘菌素E、舒巴坦/头孢哌酮。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变迁进行连续监测,可以对其造成的感染进行的临床治疗起到帮助作用。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住院患者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重要依据。方法菌株来源2016年1月—2017年5月,从我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培养出397株鲍曼不动杆菌,统计分析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性。结果鲍氏不动杆菌的检出标本主要为痰液(占80.6%),检出科室主要为重症医学科(60.4%)。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具有耐药性强、耐药谱广的特点,临床上应加强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茵实时监测和预防控制。

  • 标签: 住院患者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10天疗程的臭氧水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的根除效果。方法163例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臭氧水+埃索美拉唑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埃索美拉唑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疗程均为10天。疗程结束4周以后复查C14呼气试验,阴性者为根除成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89.02%、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与4.9%。结论10天疗程的臭氧水+埃索美拉唑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方案对于Hp感染患者有较高的根除率,并且副作用小,可以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优先选择方案。

  • 标签: 臭氧水 幽门螺杆菌 根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Giemsa染色法以及中性红染色法显示幽门螺杆菌的效果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6年10月我科室胃镜活检诊断为慢性胃炎(活动性)的蜡块60个,将每个蜡块分别切片2张,分为两组,每组60张,分别实施改良Giemsa染色以及中性红染色。比较结果。结果中性红染色的样本形状为弯曲状或短杆状,鲜红色,分布胃小凹以及腺腔内。改良Giemsa染色的样本形状为短杆状,S型,蓝色,分布为胃小凹中,一般呈现为聚集样或者鱼群样排列。改良Giemsa染色阳性率为86.67%,中性红染色阳性率为80.00%。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χ2=5.284)。结论和中性红染色法相比,改良Giemsa染色法检查HP的特异性更高,对于基层医院而言,推荐使用改良Giemsa染色法进行HP检测。

  • 标签: Giemsa染色法 中性红染色法 幽门螺杆菌 特异性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腱肌移位与单纯带线锚钉缝合对膝内侧韧带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膝内侧韧带损伤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重建组35例采用半腱肌移位修复内侧韧带,缝合组35例采用单纯带线锚钉缝合内侧韧带。术后1年进行随访,采用改良Lysholm-Scale功能评定标准对两组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重建组术后功能评分为(91.8±3.2),明显优于缝合组的(82.1±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优良率为88.6%,缝合组优良率为77.1%,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半腱肌移位在膝内侧韧带损伤治疗中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带线锚钉缝合,更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半腱肌 带线锚钉 内侧副韧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在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检验科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之间收治15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Hp检测,并经胃镜与病理检查确诊,观察分析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150例患者经胃镜与病理检测最终均确认为慢性胃炎,确诊率为100%,在Hp检测中,阳性患者123例,阳性检查率为82.0%,阴性患者24例,阴性检查率为16.0%,无效检查结果3例,无效检查率为2.0%,阳性检查率与胃镜、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是慢性胃炎中重要的致病原因,但并不是所有的慢性胃炎的发病均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在为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应根据相应的病因进行选择。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慢性胃炎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方便提取大肠杆菌膜蛋白的方法。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利用TritonX-114去污剂法提取大肠杆菌膜蛋白,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运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进行质谱分析,采用CiphergenProteinchip软件采集数据。重复测定20次大肠杆菌的混合标本,评价TritonX-114去污剂法提取大肠杆菌膜蛋白的重复性。结果TritonX-114去污剂法成功提取出了大肠杆菌膜蛋白。重复测定20次大肠杆菌的混合标本,蛋白峰的分子量变异系数均小于0.05%。结论TritonX-114去污剂法可以快速方便的提取大肠杆菌膜蛋白,并具有很好的重复性,这不仅对大肠杆菌耐药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起着重要作用,也为膜蛋白的快速提取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大肠杆菌 膜蛋白 TritonX-114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和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将2014年3月到2015年12月恭城瑶族自治县78个脑卒中的瑶族老人当做观察组,并且将同期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5名汉族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都在清晨空腹状态收集静脉血,检测血液内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并且对幽门螺旋杆菌感然同血脂的相关性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有53名患者的Hp-IgG是阳性,占比67.9%,对照组内有9名患者Hp-IgG是阳性,占比是25.7%,两者差异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两组的Hp-IgG是阳性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三酰甘油都要比阴性者要高,高密度脂蛋白要比阴性者低,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析得知,观察组的Hp-IgG和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间为正相关联系,同高密度脂蛋白是负相关联系。结论经分析研究得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同脑卒中存在密切联系,可以经过脂质代谢途径的影响产生作用。

  • 标签: 脑卒中 幽门螺旋杆菌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血脂代谢、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经13C呼气试验诊断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372例做实验组,观察经过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果胶铋和埃索美拉唑四联根治幽门螺杆菌前后,血脂、CRP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为93.01%,根治HP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CRP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根治幽门螺旋杆菌可降低血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炎性指标CRP。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C-反应蛋白 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