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疼痛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抢救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68例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之后立即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实施氧疗、药物治疗等各项急救措施。结果在68例患者中,64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治疗有效率为94.12%。在经过两周的系统治疗之后,64例(94.12%)患者痊愈出院,4例(5.88%)患者症状未好转转入上级医院。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血气指标、气道阻力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死率高,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可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

  • 标签: 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 抢救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热惊厥患者急救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6年5月—2017年8月于我院进行急救的43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救方法,并观察急救效果。结果患儿退热时长为(26.3±18.6)h,惊厥消失时长为(4.2±2.7)d,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实施急救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 标签: 高热惊厥 急救措施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急危重症手术护理配合救治流程之后,对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选择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和抢救的62例急危重症手术患者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其中对照组中采用传统的常规手术护理,而研究组则在构建急危重症手术患者救治流程之后使用常规护理,随后对两组基本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构建急危重症手术护理配合救治流程之后,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抢救效果之间都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急危重症手术护理配合救治流程以后的手术室常规护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抢救的时间,同时对护理质量及其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护理配合 急危重症患者 抢救流程 手术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突发脑溢血患者中急救治措施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医治的患者(300例)当分析的对象,此次研究患者均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300例患者,经有效的急救治措施,98例患者痊愈,其概率是32.67%;184例患者病情好转,其概率是61.33%;12例患者因合并并发症死亡,其概率是4.0%;6例患者瘫痪,其概率是2.0%。结论在突发脑溢血患者中,有效的急救治措施应用效果确切,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且瘫痪概率、死亡概率均比较低。

  • 标签: 脑溢血 突发 急救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病情观察要点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消化内科2016年1—2017年12月2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采用禁食、生大黄渗液灌肠、抗感染、血液灌流、对症等综合治疗。结果2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和细心护理,除1例抢救无效死亡,2例转上级医院治疗外,2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采取及时有效地救治和护理,可以提高病人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死亡率。

  • 标签: 重症胰腺炎 抢救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我国2016年制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建议,需入院治疗、但不必收住ICU的CAP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方案有3种1,然而,由于各种病原菌在CAP中的地位尚不明确,CAP的最佳抗生素治疗方案至今尚未明了。本文试图对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以及呼吸喹诺酮类两种治疗方案进行比较。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CAP 呼吸频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恶性心律失常的院前急救治效果。方法选取80例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治疗,观察其急救治结果,及抢救成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据统计,在选取的80例患者中有75例患者在3分钟之内抢救成功,占比93.75%,其中通过胸外按压、气管插管等常规急救措施复苏成功的有35例,心肺复苏失败后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治疗复苏成功的有30例,有10例患者在接受电除颤抢救后复苏成功;在抢救成功的75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有7例,分别为2例伴有低血压、3例伴有心动过缓、2例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结论在常规急救治的基础上对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药物联用电除颤,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院前急救 恶性心律失常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治方法及观察其急救效果。方法选取在2017年5月-2018年2月入住我院并将医生确诊为重型颅脑外伤的7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有53例采用我院改进后的院前急救治措施(观察组),23例患者采用传统的院前急救治措施(对照组)。两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对比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P<0.05。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经比较,观察组TT、PT、APTT、INR疏浚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PLT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我院改进后的急救治方法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效果良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状态,防治患者颅内出血的出现。

  • 标签: 重型颅脑外伤 急救治疗 急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94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照其急救治方式划入常规组与实验组(n=47)。常规组实施院内常规急救治,实验组入院前由120医生实施急救治后入院实施持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死亡率为4.25%,常规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4.89%,差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心梗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救治总时间数值均相对较低,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治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 院前急救治疗 心梗消失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院前急诊及院内救治在严重骨盆骨折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对临床中的严重骨盆骨折救治提供参考。方法从2010年1月—2017年12月这段时间内在我科接受治疗的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中选取16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以损伤控制骨科为原则,实施院前急诊和院内救治,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复位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的存活率低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共有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发生率为5%,对照组中共有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1.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骨折复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重骨盆骨折的救治中,首先应实施损伤控制原则,以此为基础实施相关的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对患者生活质量也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损伤控制骨科 骨盆骨折 院内救治 院前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常见妇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2010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妇科门诊治疗的10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表法分研究组和对比组,各52例。对比组采取常规用药治疗,研究组同时进行局部用药和物理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完成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1%,对比组为75.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慢性盆腔炎采取综合治疗方法,效果更确切,且安全性较高,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妇科疾病 慢性盆腔炎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层医院小儿肺炎的观察情况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β-内酰胺类抗菌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59.52%),有效率(10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3.33%)、(83.33%)(P<0.05)。虽然两组患者均出现了恶心、呕吐、纳差、皮疹、腹痛等并发症,但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95%(P<0.05)。结论阿奇霉素在基层医院小儿肺炎的治疗中效果更好,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且价格低廉,可在基层医院中广泛推荐应用。

  • 标签: 基层医院 小儿肺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院前急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0名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入院后常规急救治,观察组采取院前急救治。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急救治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44%,对照组患者并发症例数为13.33%,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院前急救治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冠心病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5)。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护理快速通道模式,比较两组病患护理后的救治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确诊时间以及转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P<0.05);且观察组患者致残率以及死亡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给予急诊护理快速通道护理,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诊断和治疗时间,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 救治时间 致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抢救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对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重症哮喘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行急诊抢救,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体征变化及不良状况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体征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且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哮喘患者行急诊抢救及小剂量肾上腺素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抢救 重症哮喘 小剂量肾上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用院前急救治措施对于脑出血急救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119例脑出血急救患者资料,分对照组(59例)与研究组(60例),对照组未进行院前急救,由家庭直接将其送入院内治疗,研究组实施院前急救后再送入医院,比较两组Barthel指数及病死率状况。结果研究组在Barthel指数评分(79.67±19.63)分,比对照组(49.26±21.37)分高(P<0.05);研究组的病死率6.67%(4/60)比对照组低,差异比较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运用院前急救治措施对于脑出血急救患者预后良好,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病死状况。

  • 标签: 院前急救 脑出血 预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抢救重症哮喘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6例重症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急诊抢救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小剂量肾上腺素,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3.04%与对照组17.39%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抢救重症哮喘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效果确切,可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诊抢救 重症哮喘 小剂量肾上腺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救治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6年8月14—15日收治的2例重症中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迅速体外降温、氧疗、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一系列措施救治,并在血压平稳后给予脱水、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处理,评估患者的临床救治效果。结果经一系列措施急诊救治后,第1例患者意识由深昏迷转为浅昏迷,体温、脉搏等各项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或平稳;第2例患者由昏睡转为清醒,体温、脉搏等均恢复正常,病情平稳后转入住院继续治疗。结论重症中暑患者的病情较危重,及时、规范的急诊救治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促进其意识的恢复,值得推荐。

  • 标签: 重症中暑 临床救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救治的颈深部脓肿的治疗经历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通过CT、B超诊断颈深部脓肿,通过颈侧切开行脓肿引流。结果3例患者经手术治疗,疗效明确,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诊断,颈侧切开脓肿引流可以有效救治颈深部脓肿,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颈深脓肿 颈侧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