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制体系的健全完善,以及人们的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的增强,护理纠纷的发生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提高护理质量,防范和杜绝护理工作何中的差错和事故,确保护理安全已经成为现代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对于乡镇卫生院,在医疗条件和医务技术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提高护理质量,消除护理隐患,为病人提供安全护理,这一点显得尤为迫切。笔者所属卫生院通过建立和完善护理管理机制、培训护理人员、抓好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严格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的发生。本文就乡镇卫生院护理安全管理实践与同仁进行探讨。

  • 标签: 护理安全 乡镇卫生院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农村寄宿制学校卫生安全的综合评价效果。方法选取我省6个县的24所农村寄宿制学校进行研究,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教室、食堂、宿舍、厕所、饮用水以及卫生室搜集的20个指标进行检测,然后对其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结果学校教室、宿舍、厕所以及卫生室的符合率依次为30.5%、6.2%、23.4%、51.6%。饮用水和食堂均未达到国家的要求标准。结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卫生安全普遍未达到标准要求,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与管理,加强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卫生安全的管理,促进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全面发展。

  • 标签: 农村 寄宿制学校 卫生安全 综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代输液制度和流程,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输液安全。方法根据工作中出现的潜在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予以实施。结果未发生差错事故。结论做好乡镇卫生院代输液的护理安全措施,可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代输液 不安全因素 护理安全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液安全常见问题,找出其中的原因,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避免其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输液记录及护理措施。结果10328例输液患者中,出现发热反应4例,静脉炎1例,无一例患者因为输液安全进行医疗投诉。结论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认真执行输液的“三查七对”和消毒隔毒制度,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可以减少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社区护理 输液 安全
  • 简介:摘要卫生监督所作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行使卫生监督执法的执行机构,同时承担着管理公共卫生事务、保障市场经济、维护社会正常卫生秩序、预防和控制流行性疾病和保护公众健康权益的重任。当前,随着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深入和发展,卫生监督机构需要建立起与时俱进、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卫生监督文化,以增强卫生监督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卫生监督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打造普陀区卫生卫生监督所文化体系,需要依托知识丰富、情操高尚、意志坚定、素养深厚、人格健全的卫生监督员队伍。建设和谐卫生监督文化,包括探索和确立卫生监督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卫生监督精神、改进和转变卫生监督工作作风、树立和打造卫生监督员新形象、构建文化氛围和完善制度规范等内容。

  • 标签: 卫生监督 文化建设 有效途径
  • 简介:摘要乡镇卫生院是连接县级医疗机构和村卫生所的枢纽,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农村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的现状,提出我国农村公共卫生管理范畴定位,明确了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范畴,从而更好的发挥乡镇卫生院在村镇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标签: 公共卫生管理 乡镇卫生院 医疗性服务
  • 简介:摘要安全生产事故本身具有的突发性和短暂性往往使得事故现场受灾人群无法及时疏散、逃生,加之事故对周围环境的严重破坏程度,往往伴随着建筑物倒塌、电器设备连电燃烧等潜在危险性。因此,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往往都比较大,其应急救援工作必然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本文通过简要回顾2007年发生在山东省内的某起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过程,深入探讨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机制,从而为今后该类事件的处置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安全生产事故 医疗卫生救援 体会与思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昌吉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项目实施情况。方法于2013年5月和2013年8月约十天的时间对昌吉市9个乡镇的13个村的农村饮用水进行了抽样监测。结果(1)出厂水26份,菌落总数超标1份,大肠菌群超标2份,耐热大肠菌群超标2份。(2)末梢水26份,菌落总数超标1份,大肠菌群超标3份,耐热大肠菌群超标3份。结论建立长效的农村饮水水质监测工作机制,保障昌吉市农村饮水卫生监测工作的连续性。

  • 标签: 昌吉市 农村饮水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行为,完善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做好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方法对辖区内3家设立输血科(血库)的医疗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并对4台冷藏贮血冰箱内空气进行采样送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进行霉菌及细菌总数两项指标检测。结果临床用血医疗机构贮血冰箱的消毒工作开展情况总体较好,卫生监督的有效干预和医疗机构管理部门重视并落实相关措施等有较大的关联。讨论依据监督、监测结果,分析卫生监管效果。

  • 标签: 血液安全抽检 监管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市学校食品卫生及饮水卫生状况调查结果,以杜绝食物中毒隐患。方法此次选择了某市64所学校作为调查对象,对其食品卫生及饮水卫生状况作详细调查,并分析总结学校食品卫生及饮水卫生状况。结果64所学校中大专院校(2所)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为100%、中小学(42所)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为76.2%、幼儿园(20所)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为85.0%;大专院校(2所)健康证持证率为98.2%、中小学(42所)健康证持证率为95.6%、幼儿园(20所)健康证持证率为83.1%;大专院校(2所)厨房设备布局合格率为100.0%、中小学(42所)厨房设备布局合格率为61.9%、幼儿园(20所)厨房设备布局合格率为80.0%;大专院校(2所)餐具消毒设施落实合格率为97.5%、中小学(42所)餐具消毒设施落实合格率为83.3%、幼儿园(20所)餐具消毒设施落实合格率为85.0%。结论某市大专院校食堂卫生、饮用水卫生情况优于中小学、幼儿园,中小学、幼儿园食堂管理、设备缺乏,安全隐患大。

  • 标签: 学校食堂 卫生状况 饮水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安全文化知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2月起在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护理安全文化知识,通过将工作流程更新,并将护理安全文化知识增强,对护士进行考核,对比分析护理安全文化知识教育前后护士的考核结果。结果护理安全文化知识实施之后,患者的安全文化知识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之前,同时护士的整体素质水平也明显高于实施之前。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护理安全文化知识,不仅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文化知识和满意度,同时也能综合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增加护士安全文化知识,有着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安全文化知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保证项目工程符合国家卫生要求,确保工程水质运行过程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预防和控制水性疾病的发生。方法通过对山丹县东乐镇静安城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查阅建设过程的有关资料,审查建筑图纸,对水质检测结果分析,论证评价该饮水工程供水水质、供水条件、卫生防护等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合理性,提出控制和降低有害因素的对策和建议,做出了对该饮水工程的卫生学评价。结果山丹县东乐镇静安城西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水源选择基本符合卫生要求,水质良好,水量可满足乡镇居民需要,各功能分区布局合理,清水池设计合理,输、配水管网、材料符合卫生标准,水质二氧化氯消毒方法切实可行。结论该工程总体符合卫生学要求,水质检测结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能保证辖区居民的生活用水需要,但水源地周围环境及供水管网存在安全隐患,下一步要严格落实水源地保护制度,协调彻底解决办法,并制定和完善相关预案,防治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社会化保洁已成为医院保障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医院卫生保洁工作要做到规范化、专业化,并符合现代医院保洁管理要求不是简单社会化后所能实现的,医院在管理中都须有较大投入及较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不论何种形式管理,如缺乏有效协调、监督与管理,不但增加运作成本也达不到预期卫生管理目标,社会化改革也将失败。保洁管理工作追求全方位、立体化、高质量,符合卫生学标准的专业化服务水准的现代医院保洁管理才能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才能实现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的最大化。

  • 标签: 卫生保洁 管理 模式 社会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加强手卫生管理对急诊医务人员自身手卫生行为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对急诊科25名医务人员实施手卫生相关知识、行为的培训,并将其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将2015年10月前未进行手卫生培训的同科室25名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调查比较两组人员的手卫生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六步洗手法的操作考核及手卫生学检测达标率。结果观察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识掌握程度及六步洗手法考核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手消毒卫生学菌落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卫生管理培训可以增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改变其手卫生行为,自觉养成手消毒的良好习惯,避免因手卫生而导致的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手卫生 急诊 医务人员 行为干预 手消毒 洗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同里镇卫生院以信息自动化为辅助平台的全科服务团队,与农村居民实行约定式服务,基本满足农村居民六位一体的健康需求,探讨农村卫生服务新模式,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水平,保障农村居民的卫生需求。方法本文通过对同里镇4.5万常住人口实行约定式全科团队服务,以信息自动化平台建立健康档案,对慢性病定期进行回访;对同里镇卫生院无法诊断的病人实行双向转诊制度。结果通过全科服务团队模式,实现了农村居民健康教育档案的有效管理;及时筛查出各种慢性病,进行随访,有效控制病情。结论全科服务团队模式能宏观掌控整个镇的居民健康情况,能有效掌握、并动态管理农村慢性病工作,及时随访,有效控制慢性病致死、致残率,是一个全新的农村卫生服务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将乡村两级的基本医疗及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融为一体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受地方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制约,进展缓慢。只整合公共卫生的乡村公共卫生一体化管理,具有国家投入稳定、考核机制健全等优势,经济欠发达地区可先行实施。

  • 标签: 公共卫生 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