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了1例奥硝唑致重症红斑型药疹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加强心理护理,重视皮损的护理,及时给予保护隔离,做好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等。

  • 标签: 奥硝唑 药疹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拉莫三嗪片致重症药物性红斑。用药前,需必须综合衡量用药的得益与风险;用药中,需告知患者密切关注自身药物反应,特别皮肤系统;用药后,使用糖皮质激素抗过敏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以防诱发癫痫。

  • 标签: 拉莫三嗪 药物性多形红斑
  • 简介:摘要重症红斑型药疹(SJS)是较为严重的药物反应,主要特点是病情急、病势凶、死亡率高。科室收治1例抗结核药物引起重症红斑型药疹患者,通过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取得很好效果,现总结体会。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多形红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红斑狼疮(SLE)较佳治疗方案。方法将32例SLE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观察时间8周。结果各组资料大多获得较满意的疗效,但从治疗结果比较C组疗效最佳(P<0.01)。结论C组方案即糖皮质激素(Glcocorticoid)+MTX+MMF疗效较为理想,价格较低廉,且用药较安全,较优于其他二组,值得临床重视及推广。

  • 标签: SLE 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双冲击疗法治疗难治系统红斑狼疮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4-2010年间收治的33例难治系统红斑狼疮患者,其中男性5例,年龄在15-40岁之间,女性28例,年龄在17-35岁之间,33例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协会在1982年修订的SLE诊断标准。对33例患者采用双冲击疗法治疗,并对其治疗过程进行精心护理。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难治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的病情较治疗之前有较大改善,效果显著。33例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5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91%。结论通过采用双冲击疗法治疗难治系统红斑狼疮疾病,同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治疗难治系统红斑狼疮疾病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双冲击疗法 精心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2例系统红斑狼疮患者,47例症状好转出院,1例死亡,4例主动出院。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健康指导对患有系统红斑狼疮的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治疗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系统红斑狼疮(SLE)死亡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自2004年至2009年SLE死亡病例共98例,存活病例共42例,利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和卡方检验对死亡相关因素作对比分析。结果SLE死亡的高危因素包括各种感染,狼疮肾炎,狼疮脑病,脏器出血等,C3水平下降、病程、血小板降低、年龄与SLE患者死亡也存在相关关系,但血红蛋白的变化与SLE死亡无相关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结论感染是导致SLE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其它因素也不可忽视。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感染 死亡因素
  • 简介:摘要环孢素(又称环孢素A)是一种强力的免疫抑制力,常用于临床实体器官移植和骨髓移植,防止排异反应,也适用于治疗其他药物无效的难治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红斑狼疮。本综述介绍环孢素在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运用现状,帮助临床医生进一步了解环孢素,同时使更多的系统红斑狼疮患者受益。

  • 标签: 环孢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红斑狼疮的病因。方法通过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31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找出系统红斑狼疮发病病因。结论SLE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是十分复杂的,准确诊断SLE,为SLE患者制定安全、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病因分析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6例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即加强心理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结果影响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疾病的活动,疾病对躯体功能的损害、治疗效果。家庭经济状况、社会支持。对疾病的认识及态度等。结论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系统红搬狼疮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系统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探讨其与SLE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方法检测112例SLE甲状腺激素水平,将其与疾病活动度(以SLEDAI评价)、血清白蛋白、补体等指标进行比较,并以47名健康检查者作对照。结果(1)112例SLE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占52%(58/112),其中合并甲亢2例(1.8),甲减5例(4.4%),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51例(45%)。(2)SLE组血清TT3、TT4、FT3、FT4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尤以SLE肾炎组更明显(P<0.05)。(3)SLE组血清TT3,TT4FT3FT4水平与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P<0.05),而TT3,TT4,FT3与C3呈正相关(P<0.05)。(4)甲状腺功能异常组的SLEDAI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SLEDAI(P<0.05)。TT3与SLEDAI呈负相关(r=-0.308,P<0.05)。结论SLE患者易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且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与疾病的活动有密切关系。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甲状腺激素 SLE疾病活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斑天疱疮合并带状疱疹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例红斑天疱疮合并带状疱疹脑炎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病例进行收集以及分析。结果患者左侧鼻、颧部、颞部及头顶部可见呈带状分布的红斑、水疱、血疱,左侧眼睑红胀对于红斑天疱疮合并带状疱疹脑炎患者进行阿昔洛韦1g/次,q8h静点和甲强龙120mg/日静点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对于红斑天疱疮合并带状疱疹脑炎患者实施有针对的治疗,并了解患者的病情,对于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红斑天疱疮 带状疱疹性脑炎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系统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液学变化特征,并分析其与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方法对337例住院系统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象、骨髓象及相关免疫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7例SLE患者中,281例(83.38%)出现血细胞减少,其中出现贫血197例(58.46%),白细胞减少159例(47.18%),血小板减少107例(31.75%)。93例(27.60%)患者以血细胞减少为首发临床表现。98例血细胞减少患者行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活跃占88.78%,增生减低占11.22%。血细胞减少组抗dsD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0),补体C3、C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01,0.020)。结论血细胞减少是SLE常见的临床表现,且以贫血为多见,血细胞减少与抗dsDNA升高及补体C3、C4减低具有一定相关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贫血 白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为使系统红斑狼疮(SLE)患者能正视疾病,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坚强信心,同时也为减轻患者因疾病所带来的不适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避免脏器衰竭而带来的严重后果,使死亡率降到最低限。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从心理护理着手,应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重视一般护理、病情观察,强调特殊专科护理。结果患者自信心增强,积极配合治疗,出院指导。对SLE患者的愈后有较大促进作用。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一般护理 心理护理 特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宝在小儿重症型渗出红斑治疗过程中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我科收治重症红斑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涂抹美宝湿烫伤膏的方法,促进红斑吸收。结果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美宝湿烫伤膏能够止痛、生肌,滋润肌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美宝湿性烫伤膏 渗出性多形性红斑 换药 疗效
  • 简介:摘要系统红斑狼疮(SLE)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脏器的自身免疫炎症结缔组织病,累及肾脏病变就为狼疮肾炎。系统红斑狼疮肾炎病情时常反复,并且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红斑狼疮肾炎为一临床难治重病,目前,针对该疾病常规西医治疗以免疫抑制剂为主,但单用此类药物临床疗效欠佳,副作用较大。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红斑狼疮肾炎方面的临床优势逐渐显现。鉴于此,本研究将五味消毒饮应用于红斑狼疮肾炎治疗中进行疗效观察症见火热炽盛,营血燔灼者,采用泻火解毒法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红斑狼疮性肾炎 火热炽盛,营血燔灼 泻火解毒法 五味消毒饮
  • 简介:摘要总结1例小儿重型渗出多形性红斑伴脓毒症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采取保护隔离措施,做好皮肤黏膜、眼部、口腔、会阴及肛周皮肤等的对症护理,预防感染发生;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工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婴幼儿 渗出性多形性红斑 脓毒症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