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重症红斑型药疹(SJS)是较为严重的药物反应,主要特点是病情急、病势凶、死亡率高。科室收治1例抗结核药物引起重症红斑型药疹患者,通过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取得很好效果,现总结体会。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多形红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宝在小儿重症型渗出红斑治疗过程中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我科收治重症红斑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涂抹美宝湿烫伤膏的方法,促进红斑吸收。结果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美宝湿烫伤膏能够止痛、生肌,滋润肌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美宝湿性烫伤膏 渗出性多形性红斑 换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系统红斑狼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92例系统红斑狼疮(ALE)患者,依据随机方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循证护理。护理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疗效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48%)较之对照组(78.26%),显著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平均秩次(54.78)相比于对照组(42.20),疗效平均秩次(54.51)较之对照组(42.47),均明显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14.73±2.72)d较之对照组(16.32±2.87)d,显著短于后者(P<0.05)。结论系统红斑狼疮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有助于满意度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循证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扶正解毒汤治疗系统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系统红斑狼疮患者,作为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扶正解毒汤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对比疗效,治疗组,19例显效,23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3%(42/45),对照组,11例显效,25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0%(36/4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免疫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红斑狼疮,给予扶正解毒汤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扶正解毒汤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报告1例系统红斑狼疮合并妊娠产前子痫患者的护理。将动态血压监测、术后护理、心理护理作为护理重点实施全程监护,最终患者未再出现惊厥,病情明显好转后顺利出院。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妊娠 惊厥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统红斑狼疮接受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与体液免疫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58例系统红斑狼疮患者,并选取同期到本院体检的5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ENA抗体与体液免疫检验,并对两组检验结果予以对比。结果观察组IgG、Ig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3、C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gG、C3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IgM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系统红斑狼疮接受ENA抗体与体液免疫检验,有助于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与评估疗效,在临床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ENA抗体 体液免疫检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红斑狼疮合并继发性糖尿病患者的针对护理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例系统红斑狼疮合并继发性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为患者进行针对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本文中所研究的患者血糖基本得到控制,并且系统红斑狼疮病情有所好转。结论系统红斑狼疮合并继发性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一般,要加强针对护理,防止继发感染。患者的针对护理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继发性糖尿病 针对性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的216例甲亢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2)和观察组(104)。两组患者明确诊断后均给予甲巯咪唑、复合维生素B及肌苷片,观察组加用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静脉滴注,2周后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4,P<0.05)。结论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甲亢肝损害有显著疗效,可明显减轻肝损害及促进肝细胞功能尽快恢复正常,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肝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佩戴角膜塑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有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只眼,对50例患者均给予角膜塑镜治疗,比较50例患者使用角膜塑镜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安全。结果50例患者佩戴角膜塑镜12个月后,平均裸眼视力由佩戴前的0.43±0.34提升到平均裸眼视力1.03±0.56,治疗前后患者视力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在佩戴角膜塑镜的12个月中,共有16例患者出现轻度眼角膜上皮损伤,其中10例患者是随访发现6例患者为主动向医生反馈,16例出现眼角膜上皮损伤的患者均接受了医院检查,并对眼角膜损伤程度进行分级,根据眼角膜损伤程度再次进行佩戴方法培训,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后,患者均获得痊愈,继续进行角膜塑镜治疗。讨论运用角膜塑镜治疗青少年近视,临床效果显著,安全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角膜塑形镜近视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沙利度胺对系统红斑狼疮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SLE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沙利度胺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给予对照组环磷酰胺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在肾功能指标及免疫指标上的变化差异。结果治疗组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水平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gA、IgG、IgM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C3、C4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利度胺能有效改善SLE患者的肾功能损伤,同时能恢复免疫功能,药物安全高。

  • 标签: 沙利度胺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肾功能 免疫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采取巴丝肼与普拉克索联合治疗的有效及安全性状况。方法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8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基础组(n=40)和联合组(n=40),对所有基础组患者实施巴丝肼治疗,对所有联合组患者实施巴丝肼与普拉克索联合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的有效及安全。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UPDRSⅠ、UPDRSⅡ、UPDRSⅢ、UPDRSⅣ评分与基础与组相比明显较低,治疗总有效率与单一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基础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帕金森病采取巴丝肼与普拉克索联合治疗的有效及安全均较高。

  • 标签: 帕金森 多巴丝肼 普拉克索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老年抑郁失眠与心理生理性失眠患者的导睡眠图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29例抑郁失眠和30例心理生理性失眠的老年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实验室睡眠,观察两组患者睡眠进展的情况、睡眠质量评价指标及快动眼睡眠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睡眠进展的情况、睡眠质量评价指标及快动眼时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快动眼睡眠潜伏期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快动眼周期数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动眼睡眠潜伏期和快动眼周期数可作为鉴别抑郁失眠与心理生理性失眠的特异性标准。

  • 标签: 抑郁性失眠 心理生理性失眠 多导睡眠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索茶碱和氨茶碱在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15日至2016年1月10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索茶碱治疗的45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氨茶碱治疗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的时间为6周。6周后计算出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性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64.4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31.00%,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结论经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的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中,索茶碱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的耐受良好,药物的半衰期较长,值得临床拓展。

  • 标签: 多索茶碱 氨茶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奥美拉唑联合潘立酮之劳浅表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6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浅表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给予试验组奥美拉唑与潘立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潘立酮治疗慢性浅表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奥美拉唑 多潘立酮 慢性浅表性胃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对非酒精脂肪肝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非酒精脂肪肝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共治疗2周,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和肝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总胆红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烯磷酯酰胆碱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对非酒精脂肪肝病具有良好的疗效,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式。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还原性谷胱甘肽 多烯磷脂酰胆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匹莫德辅助免疫疗法治疗变应鼻炎伴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4年6月-2016年7月间接诊的变应鼻炎伴哮喘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分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舌下免疫治疗,观察组则增加使用匹莫德,各35例。结果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提示观察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匹莫德辅助免疫疗法治疗变应鼻炎伴哮喘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匹多莫德 免疫疗法 变应性鼻炎伴哮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的症状改善情况。方法从2015年2月开始筛选患者,截止2016年5月,共入选对象1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奇数(n=84)纳入对照组,使用潘立酮治疗,偶数(n=86)纳入观察组联合复方消化酶,持续8周。结果观察组控制率、愈显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组内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积分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是治疗PD的理想方案。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多潘立酮 复方消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莫沙必利+潘立酮对功能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后分别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5年8月功能消化不良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功能消化不良患者凭借抽签分组;对照组潘立酮;观察组莫沙必利;对比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结果在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功能消化不良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疗效评价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功能消化不良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功能消化不良患者,临床选择莫沙必利以及潘立酮药物加以治疗后,可以获得较为一致的临床疗效,但是选择莫沙必利药物加以治疗后不良反应评价效果较优。

  • 标签: 莫沙必利 多潘立酮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莫沙必利与潘立酮治疗功能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门诊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之间收治的80例功能消化不良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莫沙必利组和潘立酮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莫沙必利组有效率为95%,潘立酮组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莫沙必利组治疗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复发率情况与潘立酮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消化不良患者接受莫沙必利治疗具有更高的有效率,因而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莫沙必利 多潘立酮 功能性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