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5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46例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各73例,对照组采取剖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1.8%,两组疗效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在院时长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准确、具有可靠性,患者恢复用时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治疗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用保守性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1例以及对照组5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保守性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模式后,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而言,在治疗过程中选择采用保守性手术治疗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术中出血量更少,同时复发率更低,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保守性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与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13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63例,实验组6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组患者行腹腔镜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总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状完全消失40例,妊娠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54%。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状完全消失54例,妊娠2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10%。实验组患者行腹腔镜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服用米非司酮治疗效果,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腹腔镜治疗效果较好,具有使用和推广的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米非司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需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治疗予以传统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需使用镇痛药物例数、术后通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痛经、性交痛、慢性盆腔痛和月经紊乱比例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应用临床效果较好,相关指标水平较优,术后临床症状较少,适合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患者经手术与辅助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5例EMT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探讨。结果经过治疗,245例患者中成功受孕的患者79例,治疗后妊娠率为32.2%,其中EMT分期、巧克力囊肿侧别、异位症病灶部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T分期、巧克力囊肿侧别、异位症病灶部位均是影响手术与药物治疗效果的因素。

  • 标签: EMT 不孕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EMS患者根据米非司酮给药剂量的不同分为A组(35例)和B组(33例),分别为6.25mg/d、12.5mg/d,比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血清激素水平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低于B组(18.2%),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EMS临床效果显著,但是大剂量应用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故推荐小剂量用药。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米非司酮 用药剂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瘀散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到2014年9月,我科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1例,年龄23~36(31.0±8.9)岁。内服化瘀散方剂,每天一次,一个月一个疗程,连续三个疗程。观察每个疗程完成后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三个疗程,治愈25例,显效37例,好转39例,无效20例,随访6个月,其中9例复发,重复疗程,归为无效。有效率为83.4%。治疗前VSD评分和第一个疗程后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疗程、第2疗程、第3疗程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散方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化瘀散方剂 痛经
  • 简介:摘要从有效性、经济性、安全性、依从性四个方面着手,运用AHP法建立药物优选模型,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治疗的几种药物进行优选,为临床药物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层次分析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 药物 优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的妇女易得的一种病症,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的目的是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型的特点,为人们进行预防和提供诊疗提供一些借鉴。方法采用回顾病例和对照分析的方式进行论证。对某县的146名患者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型特点以及造成患者发病的一些因素。结论造成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病机就是血瘀。对于妇女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此类病症与妇女的五期保健、工作压力、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

  • 标签: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发病因素 中医证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女性内分泌及自身免疫抗体情况。方法分别抽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A组)、不孕症患者(B组)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C组)各6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6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中相关内分泌及自身免疫抗体情况。结果C组E2、INS、T、PRL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A组血清PRL水平显著高于B组及对照组(P<0.05)。不同程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LH、FSH水平之间无差异(P>0.05);三组血清E2、T、PRL、INS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组各指标均高于中、轻度组,中度组各指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在ASAb、AOAb、EMAb、ACAb、HCGAb及总抗体阳性反应率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C组在各抗体及总抗体阳性反应率方面显著高于A、B组(P<0.05);A组及B组在各抗体及总抗体阳性率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常有E2、INS、T、PRL内分泌异常,且伴有免疫系统紊乱。临床通过内分泌及免疫手段可能对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依据。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内分泌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8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患者月经来潮后5天给药12.5mg口服,1天1次,用药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3粒/次,1天1次,用药3个月。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禁忌辛辣、海鲜、酒等,治疗期间怀孕者即刻停止服药。随访6个月评价疗效。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对患者痛经程度进行评价、评价疗效,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痛经、月经量多、性交痛及触痛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分别为(8.64±2.18)分、(4.31±1.03)分,观察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分别为(8.87±2.09)分、(1.39±0.67)分;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86.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痛经、月经量多、性交痛及触痛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满意,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子宫内膜异位症 米非司酮 桂枝茯苓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的MR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6例经阴超检查怀疑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的MR表现。结果MRI诊断深部子宫内膜异位22例,表面的子宫内膜异位9例,15例病人无子宫内膜异位,22例中11人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1例卵巢病变共13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单侧9例,双侧2例,其中3个卵巢大囊肿周围伴有小囊肿。5个囊肿内有分隔;T1Wl及T2WI均呈高信号5个囊肿.TlWI高信号而T2WI星低信号4(30.2%)个囊肿。呈混杂信号3(27.0%)个囊肿,T1WI呈等或低信号而T2WI呈高信号1个囊肿。结论3.0TMRI提供了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分辨率,提供了关于子宫内膜异位植入的正确信息,提供了一个好的术前病变图像,能诊断子宫内膜异位

  • 标签: MRI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壁切口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2例经病理确断为腹壁切口区子宫内膜异位的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正确率90.6%,误诊率为9.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准确率高,并且安全、无痛,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腹壁切口 子宫内膜异位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两种术式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分成实验组(腹腔镜手术)与对照组(开腹手术)。两组各51例。结果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实验组要优于对照组,统计分析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3%),统计分析差异显著(P<0.05);复发率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较佳疗效同时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该病的理想术式,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伴有不孕的患者中使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2例就诊于我院妇科的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伴有不孕的患者,根据对其实施手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组,干预组、常规组,每组各56例,常规组采用一般传统开腹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干预组使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通过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较常规组显著减少;干预组患者术后止痛药的应用显著少于常规组;干预组患者术后的妊娠率较常规组显著增加,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腹腔镜手术用于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伴有不孕的患者中,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并使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减少,术后使用止痛药的量减少,不仅如此,还能增加患者手术后的妊娠率,给大部分的患者带来了福音,在临床治疗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伴有不孕的患者中应积极的进行应用。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血清内分泌激素水平和自身免疫能力。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孕患者和20例健康妇女,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分组,其中单纯子宫内膜异位症(A组)20例,单纯不孕患者(B组)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C组)20例,将20例健康妇女标记为对照组,观察比较4组患者的化学荧光法血清检测结果中泌乳素、卵泡刺激素、胰岛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并对4组患者的自身免疫抗体进行分析。结果统计分析各组数据显示,C组患者的血清内泌乳素、胰岛素、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患者,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4组患者血清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泌乳素、胰岛素、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B组患者和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的自身免疫抗体检测总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抗体总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和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血清各项检测和抗体阳性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血清内泌乳素、胰岛素、雌二醇水平明显升高,不孕患者可能由于自身免疫抗体病变导致体内这些激素的分泌增多内分泌失常引起并发子宫内膜异位症,从患者的内分泌着手研究可作为临床诊断治疗的有效依据。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内分泌 观察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补肾祛瘀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给以补肾祛瘀中药方(治疗组)及丹那唑(对照组)治疗,疗程3个月,对患者症状体征进行治疗前后的评价,以及血清白介素、CA125等水平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4%与53.9%。结论中药补肾祛瘀方相对于丹那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更具良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少,适用于社区基本医疗服务。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