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方法对产妇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180例孕妇在我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产妇进行了护理。结果对术后产妇及新生儿采取正确的观察及护理,可以有效预防产妇术后的并发症和后遗症。180例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良好。结论采取剖宫产术后护理提高了母婴安全、健康保证。

  • 标签: 剖宫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早产儿血常规与足月儿血常规间的差异,有效指导早产新生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把剖宫产与阴道产的早产儿202例分为早产组,把足月产的新生儿305例作为足月产组,采集末梢血,然后进行血常规检查,比较血常规项目中的13项指标。结果在血常规值上,早产儿与正常足月新生儿是没有明显性别差异的;但是在血常规上,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有明显差异,除了红细胞计数早产儿与足月早产儿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的各项指标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在经过末梢血血常规检查时,检验结果是有一定的差异的,除了红细胞计数早产儿与足月早产儿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之外,其余的各项指标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所以我们对早产儿血常规与足月儿血常规的统计和比较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足月儿 早产儿 血常规差异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液常规的临床检验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患者198例,对其展开尿液常规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尿液常规检验发现,198例患者中,糖尿病者94例,慢性肾炎者24例,尿路感染者19例,黄疸者4例,正常者57例。结论尿液常规检验可对各种肾脏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做出早期诊断,为临床诊断、治疗以及病情监护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尿液常规检验 临床诊断 肾脏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有效地指导血液常规标本采集、接收和保存,待测成分不受影响,保证结果准确。方法通过对采血方法、患者因素、采血部位与时间及血液标本的保存与运送对血常规分析前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采血方法、患者因素、采血部位与时间及血液标本的保存与运送为血常规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部分。结论血液标本的采集与运送为血常规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 标签: 血常规 质量控制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无锡新区婚检人员血常规检查情况与免费婚检效果,以提高无锡新区婚检率。方法通过在无锡新区开展免费婚检服务活动,以血常规辅助检查项目为主,对于参与婚检人员进行既往病史、一般体格等常规婚检项目急性检测,并对于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免费婚检活动开展以来,无锡新区三年参加婚检人数共有14467人,从整体上看婚检率呈现升高变化。对于婚检人员的各项常规检查中,不宜生育2人,暂缓结婚101人,未检出不宜结婚人员。结论免费婚检服务有利于提高婚检率。婚检服务开展不仅有利于尽早发现婚育疾病,给予患者及时的婚育指导,并且也有利于实现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 标签: 婚检 血常规 婚检率 优生优育 检查结果 婚育指导 分析
  • 简介:摘要血常规是临床上最基本的检测项目,主要是对血液中有形成分的检测。血常规的检测目的在于发现许多全身疾病的早期迹象,贫血、血液疾病及骨髓造血功能的诊断。本研究旨在对血常规中各项参数及其意义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血常规 参数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 简介:摘要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原理虽有不同,但它的各种项目的阈值是人为设定的,而且是固定的,可是患者血细胞形态和数量的变化是千姿百态,尤其是细胞形态学分类与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分类有本质上的不同,即使先进的五分类也与形态学也有很大差异,各参数之间有时还存在互相干扰。总之,血细胞分析仪的结果仅仅是属于过筛而己,不能完全代替人工镜检。

  • 标签: 血细胞分析 影响因素 手工操作 规范化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成人癫痫发作的98例病例的临床常规治疗,得出经验和心得体会。方法将98例成人癫痫病人进行分组,结合其病发时的表现和特征来判断其发作的类型,使用相应的药物控制病情,观察用药后的反映和效果,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98例病患中,有显著效果的78例,有效的6例,一般的12例,治疗后效果为无效的有2例,并且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成人癫痫发作的主要类型有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和简单部分性发作几种。

  • 标签: 成人癫痫 临床治疗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和如何提高临床对血常规检测的准确性。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4月我院进行常规血液检测的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患者血液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并对可控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影响血常规的检验质量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的生理因素、人为因素、试剂因素、仪器因素。临床提高血液常规检验的质量,应从多方面入手,各科室人员协调配合,从标本的采集到标本的检测都进行严格把关,并保证仪器的准确和正确使用。结论血液常规检测,是临床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其检验质量,能对患者的病情作出更好的判断。

  • 标签: 血常规 检验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常规是患者诊疗之前常被检测的指标之一,这对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标准检查血常规的操作步骤,严格预防出现较大误差的结果甚至错误,是医务人员及院领导应该重视的问题。所以,本文重点探究了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即注意事项,提出了合理有效的操作方法。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质量控制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方法对45例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治愈率达92%。结论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率高,出血量大,我科应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奥曲肽 泮托拉唑 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处理,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临床实践结合诊断及治疗常规进行诊治。结果按诊治常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知,青年组取得的效果较老年组有明显效果。结论掌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常规治疗方法对患者健康恢复有巨大帮助。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诊断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RP和血常规检测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同时检测过CRP和血常规的患儿146例,观察不同患儿CRP指标与血常规中白细胞的相关性。结果146例患儿中,血常规结果,WBC>10×109/L的患儿有81例;CRP>50mg/L的患儿有43例,CRP>8.2mg/L的患儿有67例。WBC和CRP同时增高的有52例。根据病程以及血培养等结果显示,确诊为细菌感染的患儿为49例。确诊为细菌感染的患儿中CRP均>8.2mg/L,其中40例>50mg/L。结论CRP联合WBC检测在早期即可作为儿科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血清CRP 血常规 白细胞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应用CRP血常规联合检验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应用CRP血常规联合检验的临床患儿96例,将其分成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对这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的CRP值存在很大的差异,表现为细菌感染组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结论采用CRP血常规联合检验能够有效判断患儿的感染类型,以便于临床做出准确的治疗判断,对提高治愈率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科 CRP 血常规联合检验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