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路径式健康宣教对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临床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来我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132例,依据其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添路径式健康宣教干预。随后对两组患者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病情况进行对比,并探究两组患者的手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的恢复情况也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采用路径式健康宣教干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对于手术操作的了解程度,并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路径式健康宣教 心脏瓣膜置换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中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接收的80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观察范围,采用抽签的方式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400例)与观察组(40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对两种护理下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量表得分均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促使其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围手术期 人文关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诊疗的9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5例、延续组45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延续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延续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常规组,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生存质量,提高患者预后恢复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不同外科方法治疗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手术后伤口不愈的效果。方法择取在我院行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手术后发生伤口不愈的58例病人为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这些病人列入实验组(30例)、参照组(28例),参照组应用常规外科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双侧胸大肌肌皮瓣边缘松解平移术进行治疗,评比两组治疗效果、引流时间、住院天数及再次手术率等情况。结果与参照组病人的治疗情况相较,实验组病人的治疗显效率更高,引流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缩短(P<0.05)。结论采用双侧胸大肌肌皮瓣边缘松解平移术对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手术后伤口不愈的病人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效果,且有助于缩短伤口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

  • 标签: 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手术 术后伤口不愈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不同外科方法治疗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手术后伤口不愈的效果。方法择取在我院行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手术后发生伤口不愈的58例病人为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这些病人列入实验组(30例)、参照组(28例),参照组应用常规外科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双侧胸大肌肌皮瓣边缘松解平移术进行治疗,评比两组治疗效果、引流时间、住院天数及再次手术率等情况。结果与参照组病人的治疗情况相较,实验组病人的治疗显效率更高,引流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缩短(P<0.05)。结论采用双侧胸大肌肌皮瓣边缘松解平移术对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手术后伤口不愈的病人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效果,且有助于缩短伤口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

  • 标签: 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手术 术后伤口不愈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与术后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心脏瓣膜置换治疗的患者58例,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各29例,分别在麻醉诱导前15min静脉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与右美托咪定,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给药前(T1)、给药后10min(T2)、插管即刻(T3)、拔管后1min(T4)与拔管后10min(T5)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心率(HR),对比两组术前1d与术后7d时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状况。结果T1时,两组患者HR差异不显著(P>0.05),T2-T5时,乙组HR水平和T1相比较有降低趋势(P<0.05);乙组患者T2-T4时HR低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d时,乙组MMSE评分较高于甲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有助于强化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减少对心肌功能产生的影响,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右美托咪定 血流动力学 认知功能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时,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方法的重要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最后观察其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可以缩短其手术治疗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讨论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配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的手术配合护理价值。方法以2017年2月—2019年2月间入本院治疗的90例THR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A组和B组,均是45例。A组给予手术配合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围术期指标均优于B组,差异显著(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B组为17.78%,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THR患者行手术配合护理可改善其围术期指标,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配合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呼吸衰竭的12例患者治疗管理内容,如保持呼吸道通畅、机械通气管理、药物应用、容量管理、体疗及心理疏导等。结果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12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呼吸衰竭患者死亡1例,其余11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呼吸衰竭时通过保持患者呼吸通畅、机械通气管理、药物应用、容量管理、体疗及心理疏导等治疗与护理能够缓解患者呼吸状况,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 呼吸衰竭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心脏介入手术老年患者中针对性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2月在我院做介入手术的老年心脏病患者124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62例。乙组行常规护理,甲组在此基础上加针对性护理,总结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负性情绪。结果甲组患者护理的总满意度、护理的总有效率、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均优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心脏介入手术老年患者中,针对性护理的应用价值很高,可提高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并显著改善负性情绪。

  • 标签: 心脏病 老年患者 介入手术 针对性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时间为2018年1月—12月,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手术室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00%,相比较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1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 手术室护理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时间为2018年1月—12月,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手术室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00%,相比较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1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 手术室护理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安全性。方法以我院骨科2015年2月-2017年2月接收的8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探究组和参考组,各40例。探究组患者治疗选择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而参考组患者的手术方案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随访两组患者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包括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负重以及近期、远期的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8~24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1.2±3.3)个月,探究组患者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评价方面均明显优于参考组,且在术后恢复评价指标方面也明显优于参考组,并发症也少于参考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加快术后愈合,降低手术用时和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显著提升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高龄患者 临床疗效 并发症 对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半髋关节置换组选择半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组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分析两组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的失血量、手术后住院的天数;治疗前后患者harris评分、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全髋关节置换组harris评分、vas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和半髋关节置换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的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的失血量均高于半髋关节置换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有一定的优势,但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心脏黏液瘤属于较为常见的心脏原发性肿瘤,多数属于良性肿瘤,很少为恶性。其主要特点就是良性肿瘤出现恶性的表现。心脏黏液瘤占心脏原发性肿瘤的51%左右,发病率在百万分之零点五左右。黏液瘤可能会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但常见于中年女性群体,占76%左右。心脏原发性肿瘤很容易复发及转移,而黏液瘤可能会发生在心脏心内膜面。据相关报道,单发性的左心房黏液瘤较为常见,占整体发病率的81%左右,右心房的发病率在19%左右,少见于三尖瓣以及左心室等区域。对于左心房黏液肿瘤而言,经常会发生在卵圆窝附近,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瘤体因素的影响,导致二尖瓣口出现堵塞现象,使其出现狭窄以及关闭不全的现象。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心脏黏液瘤的表现呈现出复杂性的特点,没有特异性,需要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法进行诊断,筛选最佳的治疗方式,以提升诊疗水平,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 标签: 心脏黏液瘤 临床诊治现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应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12月—2018年4月在我院心脏外科治疗的400例先天性心脏手术婴幼儿患者按使用麻醉药物不同分为两组,均行全静脉麻醉,对照组使用芬太尼,观察组使用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浆儿茶酚胺变化。结果两组患儿T1时HR、MAP、CVP均明显低于T0(P<0.05),观察组T2、T3时HR、MAP、CVP变化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E和E与基础值相比,在劈胸骨后明显降低,而主动脉开放后明显升高,手术结束时又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NE和E的升高幅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舒芬太尼应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更佳,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小,抑制应激反应能力更强,有助于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舒芬太尼 芬太尼 麻醉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位心脏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监护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的42例行原位心脏移植患者,分析和总结该组患者术后监护经验。结果42例手术患者,39例顺利康复出院。术后死亡2例,手术时间(6.8±1.2)h。住院时间(30±2.53)d。结论血流动力学监测是预防心衰的重要指标,曲前列尼尔是预防肺动脉高压的特异性药物,环境护理和心理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增强专科知识是提升术后护理效果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心脏移植 血流动力学监测 曲前列尼尔 术后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时间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0)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n=50)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分析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基于关注点拓展全方位舒适护理模式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患者围术期中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78例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各39例,参照组行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基于关注点拓展全方位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平均舒适度评分及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时,基于关注点拓展的全方位舒适护理干预,可使患者不良情绪获得有效改善,提升其舒适度,有助于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护理 全方位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腕踝针对全膝置换术后的镇痛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需要进行全膝置换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进行疼痛相关知识的宣教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镇痛方法,即手术后使用48h的自控镇痛泵(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CA)进行镇痛。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在手术前3天进行腕踝针的针刺疗法。两组患者均采用VAS疼痛评分方法来评估术后的疼痛程度及患者在使用PCA期间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第3-5天进行的VAS评分实验组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置换术患者术后使用腕踝针,其镇痛效果非常明显,且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腕踝针 全膝置换术 镇痛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