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儿肾积水的演变规律及预后情况。方法于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抽取观察对象120例,其中60例为观察组,均确诊为胎儿肾积水;另外60例为对照组,为孕检健康的孕妇。在两组间进行观察分析,了解胎儿肾积水的演变规律和预后措施。结果观察组中胎儿有明显肾萎缩、积水、肾盂肾盏扩大情况,差异显著(P<0.05);并且观察组孕妇有盆腔的肿瘤、炎症;胃肠道病变等情况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胎儿期和出生后均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结论胎儿肾积水的诊治非常重要,要充分了解其演变规律、致病因素等等,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措施,帮助患儿缓解病症。

  • 标签: 胎儿肾积水 演变规律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磁共振成像设备越来越普及,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诊断手段。但由于设备故障、网络故障等问题,设备在运行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导致图像质量不佳,影响对疾病判断的准确性。现就针对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业界标准以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标准 诊断 质量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R弥散张量成像在颅内肿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40例颅内肿瘤患者,手术前对患者进行MRI平扫、加强扫描、DTI、FA图(自动生成各向异性指数)以及ADC图(表现弥散系数图),计算FA以及ADC水平。结果(1)胶质瘤患者和正常脑实质相比较而言,肿瘤实性表现为等信号,肿瘤周围水肿表现为弱信号;脑膜瘤患者脑瘤实性表现为等信号,FA信号同样表现为等信号;淋巴瘤ADC表现为弱信号,FA表现为弱信号;神经鞘瘤ADC表现为强信号;(2)神经鞘瘤患者ADC值较高,脑膜瘤患者中FA值较高,淋巴瘤患者的ADC以及FA值和其他患者相比较低。结论肿瘤类型不同的FA值以及ADC值均具有显著差异,DTI和常规MRI相比较而言可对脑白质纤维束受压移位、破坏变化等情况进行更好的观察,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MR弥散张量成像 颅内肿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4月-2018年9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实施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回顾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结果CTA与DSA诊断结果差异性较小,对应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达到97.84%、96.71%、95.27%。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用于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筛查与诊断。

  • 标签: 糖尿病 下肢动脉病变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稳定期和急性期,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对肺部造成伤害,引起全身显著反应。本文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和急性期证素分布规律,从而为COPD疾病病机、症候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急性期 证素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MSCT(多层螺旋CT)和MR肺动脉成像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128例,依据抽签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n=64)和观察组(n=64)。给予对照组患者多层螺旋CT诊断技术进行检查,给予观察组患者MR肺动脉成像诊断技术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累及不同部位的检出率和间接征象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MSCT(多层螺旋CT)和MR肺动脉成像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效果相同,均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诊断方法。

  • 标签: MSCT MR 急性肺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37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入我院接受体检的3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使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回旋支以及左主干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进行检查能够有效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全面显示患者冠状动脉情况,有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的提升。

  • 标签: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 冠心病 冠脉造影
  • 简介:摘要强迫症是一种反复出现强迫行为或者是强迫观念等症状的一类临床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是有研究表明可能与脑白质结构的相关改变有关联,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弥散张量成像(DTI)逐渐应用于强迫症的检查与治疗之中,本文就DTI在强迫症患者脑区病变成像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强迫症 弥散张量成像 F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高频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术前行MRI、高频超声检查,对影像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对比MRI与高频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MRI诊断准确率为82.50%,误诊率为17.50%,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5.00%,误诊率为15.00%,MRI、高频超声联合诊断准确率为97.50%,误诊率为2.50%,明显高于MRI、高频超声单一检查诊断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高频超声单一检查诊断率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联合高频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更优,值得借鉴。

  • 标签: 磁共振成像(MRI) 高频超声 乳腺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应用于颅脑常见疾病出血灶中的诊断价值评价及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间收入的颅脑常见疾病出血灶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35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应用扫描方式为T1加权、T2加权、弥散加权、T2FLAIR、SWI序列扫描。对比所有患者的不同加权成像敏感性,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的扫描方式均有不同的诊断结果,但总体来看SWI扫描的诊断敏感性较其他几种方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颅脑常见疾病出血灶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能够有效明确患者的具体出血状况及发现一些隐匿性出血,但应用何种序列进行扫描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进行选择,必要时还需要选择多种诊断方案开展诊断,这样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磁敏感加权 颅脑 出血灶 应用价值 诊断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红外热成像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300例研究对象根据疼痛部位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观察其红外热成像检查结果。结果甲、乙、丙组中红外热成像检查符合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93.2%、9.8%、2.2%)、(90.1%、22.7%、4.3%)、(89.5%、17.6%、5.9%)。结论红外热成像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能够对热图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为临床提供价值较高的诊断信息。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红外热成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人于2016年9月—2017年3月在外院学习时治疗的118例肝局灶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超声造影检查在诊断敏感性、准确性与特异性方面均明显优于超声弹性成像(P<0.05)。结论在肝占位性病变性质诊断中,超声造影诊断效能更高,结合超声弹性成像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确定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参考。

  • 标签: 肝脏病变 超声造影 超声弹性成像 病变性质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RI弥散加权成像在骨肌肿瘤良恶性鉴别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8例骨肌肿瘤患者为对象均采用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并选择60例正常肌肉作对照。结果良性肿瘤、恶性肿瘤ADC值与正常肌肉ADC值对比存在显著差异;b值为800s/mm2和1000s/mm2时恶性肿瘤ADC值与良性肿瘤组对比显著较低;b=1000s/mm2时特异度(86.36%)、灵敏度(70.83%)、准确度(82.35%)最高,诊断效果较佳。结论MRI弥散加权成像在骨肌肿瘤良恶性鉴别与诊断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有效提升灵敏度和特异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MRI弥散 骨肌肿瘤 良恶性鉴别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肝脏成像当中采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与常规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肝脏成像患者中选取50例,研究时间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对50例患者分别采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以下简称虚拟平扫)与常规扫描,所有患者均采用上腹部平扫加增强的方式,对比在两种不同扫描方式下的成像结果。结果对比两种不同扫描方式下的CT值,统计得知,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的虚拟平扫CT值较常规扫描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同扫描方式下的SNR,统计得知,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中,虚拟平扫的SNR值较常规扫描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虚拟平扫下的CT值与SNR,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肝脏成像中,采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的成像效果优于常规扫描成像效果。

  • 标签: 肝脏成像 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 常规扫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结节性硬化症(TCS)的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12月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胎儿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筛查出胎儿心脏肿瘤的8例病例,进一步联合MRI确诊其中4例为结节性硬化症,分析其超声图像和磁共振成像(MRI)图像特征以及随访结局。结果产前超声筛查心室内、室间隔或心房内结节8例(2例单发,6例多发),4例发现脑部结节;4例MRI表现为结节状或斑片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稍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颅内结节定位于脑室室管膜下、侧脑室旁。产前超声联合MRI诊断胎儿结节性硬化症4例,均引产,1例失访,3例继续妊娠,产后2例结节消失,1例结节未见明显变化。结论结节性硬化症在胎儿期主要表现为心脏肿瘤、颅内结节等病变,产前超声在心脏肿瘤方面有明显优势,但是在颅内结节方面仅起到一定的作用,MRI在颅内结节方面有较强的优势,然而超声与MRI联合检查,优势可以互补,当产前超声发现胎儿心脏内有心脏肿瘤时,应行产前颅脑MRI检查,以便早期诊断结节性硬化症,为是否继续妊娠提供更多影像学依据。

  • 标签: 心脏肿瘤 结节性硬化症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自动跟踪触发扫描技术不同监测平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来我院行肺动脉扫描的9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运用自动跟踪扫描技术分别在肺动脉主干、右心房、上腔静脉作为监测平面进行扫描,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动脉CT值B组最高,A组最低,各组经比较均(P<0.05)。三组中B组的成功率最高。结论监测设在右心房时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效果最好。

  • 标签: 64排螺旋CT 肺动脉 自动跟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心功能评价中64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拟诊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实施心脏64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4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两种检查方法左心室基本功能参数数值相比较,差异较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心功能各指标有着较高的相关性。结论左心功能评价中64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的应用效果显著,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且这两种方法各指标有着较高的相关性,均可以作为评价左心功能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左心功能 64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0T磁共振双源发射技术对海马波谱成像产生的效果。方法30例志愿者分别利用传统单源发射和双源发射进行左右两侧海马T2WI横断位成像和扫描,对比分析图像中海马平均信号强度。结果所有海马T2WI能够将海马形态和大小显现出来,从而满足画感兴趣区和定位MRS的实际需要。单源发射左侧高于右侧,差异十分显著(P<0.05);双源发射左右两侧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双源发射技术能够将两侧海马区域平均信号强度差异消除,对波谱成像至关重要,对海马区域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双源发射技术 海马波谱成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入我院收治的6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同时选取期前列腺正常者22例,时间为2015年7月-2018年7月,借助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DWI成像技术对所有人员进行扫描,观察比较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分组患者与前列腺正常组者的影像检测结果。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明确诊断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病例分别为37例(59.68%)、25例(40.32%)。前列腺癌组在b=50s/mm2、b=800s/mm2的信号强度值显著低于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正常组的信号强度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前列腺癌组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比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正常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DWI成像技术能够尽早发现并诊断前列腺癌,值得应用。

  • 标签: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检测 DWI 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