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应用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等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技术对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患者视为鉴别诊断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组织病理活检诊断方式,观察组全部患者均实施DWI、PWI和MRS等MRI技术,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和患者对诊断方式的满意度评分,分析观察组诊断方式对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患者的诊断效果,判断其应用价值。结果两组的诊断正确率和患者满意对比,MRI技术中DWI、PWI和MRS联合应用的诊断结果与组织病例活检无明显差异(P>0.05),而患者满意率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DWI、PWI和MRS等MRI技术,对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效果,相较于组织活检诊断方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相对较小,患者认同度和满意度更高,具有较高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 标签: 弥散加权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磁共振波谱成像 磁共振成像技术 胶质瘤复发 放射性脑损伤
  • 作者: 张勇恒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四川宜宾长宁安宁医院四川宜宾644300)【摘要】医院看病吃药和打针外还必须做各种检查,特别是影像学检查。x射线,CT和磁共振是常见项目,有利于更准确的检查病情,方便准确的辅助治疗。【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121-02我们都熟悉这些项目:。但是在检查的时候,你的脑子里可能有过疑问。"我这么严重,我只需要做X光?"“为什么CT扫描就这么贵?”"为什么我不能做磁共振成像?"......我们今天来谈谈。三种最常见的成像检查有什么区别?让我们有一个好主意,而不是喃喃自语。放射科三“神器”各有千秋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放射学有一个概念:MRI优于CT,CT优于x光。但事实上,它们各有利弊,经过合理的选择,可以更好地帮助诊断和治疗!X光它指的是使用X光机来产生穿透身体并产生图像的X射线。X射线胶片是通过让高能电磁波(即X射线)通过身体的不同结构进行传输,在胶片上形成一个浅色、深色或黑白对比图像而称为X射线胶片。这和我们每天所说的照片非常相似,而且图像是平面的。全身各部位均可用X光检查。有利条件:X光机价格便宜,操作相对简单,成像快,报告迅速,辐射剂量较低,人体相对安全。1.高空间分辨率和清晰的图像2.检查费用较低3.容易检查,更快地拍摄和报告不利因素只能产生重叠二维图像,就像压缩饼干。由于X光是电离辐射。过度暴露在X射线下会造成辐射损伤。因此,为了保证宝宝免受损伤,孕妇一般不推荐做X光。适用的场景:x光广泛用于疾病的初步筛查。X光片还能拍摄动力位相,能发现患者在改变体位时才感觉到不适的疾病,这是CT、MRI代替不了的。注意事项:1.孕妇不建议进行X光检查;2.不要穿金属或其他影响观察的衣服和附件;3.根据检查部位的不同,听从技术人员体位要求。CT扫描CT机相当于x光机的升级模式。CT机也采用X射线,但其照射形式、采集方式与x光机有很大区别。CT可以在任何方向进行断层扫描从而重建图像。CT有两种方式平扫:轻轻松松平卧CT机床上,只需几秒钟就结束检查。增强扫:平扫后,在血管内注入对比剂,对比剂随血液迅速流遍全身。注射对比剂后,您可以将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对比,看是否有异常强化。总之,增强扫可以更加明确诊断。从来没有做过CT扫描的患者,检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马赛赛钟海红刘秋娥陈凯(通讯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放射科 广东珠海 519000)  【摘 要】颅脑磁共振是进行临床病情诊断的一个主要的诊断技术,这种技术对于脑部疾病的相关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通过颅脑磁共振的诊断,了解相关脑部病变的情况。颅脑磁共振的弥散成像是磁共振诊断当中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所谓弥散是分子随机不规则的运动,在人体重要的生理活动当中它也是人体当中的物质运转方式,因此也将其称之为布朗运动。分析颅脑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能够为颅脑磁共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行依据,本文基于此进行探究,希望所得结果可为相关的研究领域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  【
  • 简介:摘要针对普通图像胶囊内窥镜无法检测深部组织病变信息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单振动超声扫描成像胶囊内镜。该装置通过往复微电机驱动单阵超声换能器进行扫描成像。超声波成像由外部控制电路和上位机组成。胶囊内窥镜扫描装置由壳体、微型旋转电机和单振动超声换能器组成。利用单振动超声扫描成像装置,可完成扇扫胶囊内窥镜装置的装配和超声成像系统的设计,并可搭建实验平台,在上位机上显示成像效果。结果表明,该装置成像清晰,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超声 胶囊 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MR全身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肿瘤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名健康体检者纳入为对照组,将45名恶性肿瘤患者纳入为观察组,分别对纳入对象进行MR全身扩散加权成像检查以及常规MRI检查,分析两组患者的成像特征,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有效率。结果健康体检者均无病灶检出,与恶性肿瘤患者相比信号特点具有显著差异;MR全身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的诊断有效率为95.56%,远优于常规MRI检查的77.78%,P<0.05,探析价值明显。结论采用MR全身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方式在肿瘤病变中的诊断效果较好,可广泛使用。

  • 标签: MR全身扩散加权成像技术 肿瘤病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胆道结石诊断中使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项目选取抽签法将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期间本院参与诊治的110例胆道结石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常规组(n=55)实施腹部CT检查,实验组(n=55)实施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检查,评价实验组与常规组胆道结石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实验组胆道结石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对比常规组,P<0.05,数据指标之间形成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将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用于胆道结石患者中可提升诊断准确率,值得应用。

  • 标签: 胆道结石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自动触发技术肺动脉成像中应用低剂量对比剂的价值。方法在2016年12月到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自动触发技术肺动脉成像检查的患者中选取66例,根据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3组,各22例。A组患者体重在50kg之下,对比剂剂量为25mL;B组患者体重在50~70kg之间,对比剂剂量为30mL;C组患者体重在71~90kg之间,对比剂剂量为35mL。分析3组患者的肺动脉显影情况,对其肺动脉主干、左肺动脉、右肺动脉CT值进行测量。结果检查后患者的肺动脉可清晰显示,对诊断要求均予以满足。结论对于体重不同的患者予以不同剂量对比剂,使用自动触发技术肺动脉成像对患者肺动脉进行诊断,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数据。

  • 标签: 低剂量对比剂 自动触发技术 肺动脉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在急性脑梗死( AC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至我院就诊的 ACI患者 110例,分为超急性期组(超急性期 CI患者)及急性期组(急性期 CI患者)两组,先后给予全部患者常规磁共振( MRI)及 DWI扫描检查,对 DWI与 MRI的检出率、患者脑组织病灶区与正常区域表面弥散系数( ADC)值进行记录对比。结果 DWI对 ACI的检出率远高于 MRI,两组患者脑组织病灶区 ADC值均较正常区域低,超急性期组患者病灶区 ADC值较急性期组患者低( P均 <0.05)。 结论 DWI在 ACI诊断检出率较高,对 ACI的早期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急性脑梗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镜+窄带成像技术靶向活检,应用于早期胃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平行方式,将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撷取的60例早期胃癌检查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30例。观察组接受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靶向活检,对照组接受常规胃镜检查,观察两组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为84%,对照组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为68%,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癌患者诊断中,实行内镜+窄带成像技术靶向活检,可提高胃癌检出率,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内镜 窄带成像技术 靶向活检 早期胃癌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脑血管疾病采取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进行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3月到 2019年 3月接诊的脑血管疾病患者 88例开展分析,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脑血管疾病患者加以分组,给予其中 4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多层螺旋 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将其作为对照组,给予剩余 4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将其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 两组脑血管疾病患者接受不同诊断技术之后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中针对脑血管疾病患者,为其提供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进行诊断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多层螺旋 CT血管成像技术 诊断准确率 应用价值
  • 作者: 王国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80)  【摘 要】目的:分析某结核病定点医院2013-2017年结核病出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总结疾病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的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统计方法对结核病出院患者性别、年龄、疾病发病部位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核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1.52。0-15岁占比较少,21-25岁、41-80岁两年龄段占比较大(总计73.34%)。结核病中肺结核占比较大(75.42%)。结论: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等是结核病患者的影响因素,应加强三方面的监测防控,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体积在化疗前后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50例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观察其化疗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进行回顾分析并总结各种影响因素。结果根据对一段时间的数据进行调查,可以明显观察到患者在化疗一周期后肿瘤体积有明显缩小,并且相对于其它化疗周期也变化明显,P<0.05。但是在患者接受化疗后的第三、五周期,患者的肿瘤体积有明显回升的趋势。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T分期的影响较大。结论对于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具体分析,可以发现对其进行化疗后在T1-2期的化疗效果比较明显,肿瘤体积可以有效实现缩减。

  • 标签: 细胞肺癌 化疗 肿瘤体积 变化规律 影响因素
  • 简介:孩子早期的神经可塑性最强,给大脑丰富适宜的刺激,就是增强大脑驱动力。作为家长.了解一点认知科学.懂一点大脑发育规律,知道孩子什么能力要早培养.什么阶段要提供什么刺激,能更好地用科学方法帮助孩子发展适应未来的底层能力.

  • 标签: 认知科学 孩子 记忆 养育 神经可塑性 发育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景超声成像技术在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肿块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分别行全景超声成像技术诊断与彩色多普勒诊断,以对比两种诊断法对于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的诊断符合率。结果100例患者均经手术法进行治疗,并将手术病理中的检测结果与术前的影像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由手术病理结果可知,恶性肿瘤患者32例、良性肿瘤患者68例。由统计结果可知,全景超声成像诊断中共诊断出良性肿物67例、恶性肿物32例、漏诊1例,其诊断符合率为99%(99/100)。彩色多普勒诊断中共诊断出良性肿物59例、恶性肿物32例、漏诊9例,其诊断符合率为91%(91/100)。全景超声诊断成像技术的诊断价值更高。结论全景超声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不论是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均能做出较好的诊断,降低漏诊率。全景超声成像技术均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可为医师的诊疗方案提供较好的参考信息。

  • 标签: 全景超声成像技术 彩色多普勒 浅表软组织 小器官 诊断应用
  • 简介:摘要分析1480例心脏冠脉成像失败原因,提出护理干预措施。失败原因与焦虑、恐惧心理、心率过速、屏气失败、注射流速、药液外渗等因素有关。心理护理、降低心率、提高注射流率、呼吸训练等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1检查前严密观察患者状态,实施细致和正确有效的护理对提高心脏冠脉成像成功率至关重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股骨头缺血坏死是一种常见并且多发的疾病,在临床上对它的发病原因还没有明确的定论,因此及早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情况进行发现,对于后期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在临床的诊断当中一般会使用CT技术或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来进行诊断,本文主要对这两个技术的使用情况及诊断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最终发现核磁共振技术在诊断上的准确率要高于CT,但是受到使用成本的影响,需要结合患者的经济能力来进行综合性的选择和使用。

  • 标签: 股骨头 缺血坏死 CT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脑梗死患者应用64排CT头颈血管及成像诊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笔者进修单位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VR、SSD、MIP和VE技术重建三维头颈动脉图像,将其应用64排螺旋CT头颈动脉成像检查。结果患者的头颈动脉CTA图像达到诊断要求58例,头颈动脉狭窄者53例,正常7例。头颈动脉狭窄者中单纯脑动脉狭窄的有22例,单纯颈动脉狭窄的有24例,头颈动脉狭窄并存者有12例。结论64排螺旋CT的CTA检查是显示脑梗死成因的一项有临床价值的检查方法。

  • 标签: 脑梗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胶质瘤应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1月到 2018年 2月期间诊治的 36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术前行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脑胶质瘤的病理结果、病变个数与部位、 MRI信号表现、强化情况、占位效应与水肿情况以及周围纤维束状态。结果:①病理结果显示,低级别胶质瘤 11例,占比 30.56%,包括 II级 2例, II级 9例;高级别胶质瘤 25例,占比 69.44%,包括 III级 10例 IV级 15例;高级别胶质瘤构成比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对比差异显著( P<0.05)。②病变个数与部位:单发病变 30例,多发病变 6例;病变部位主要位于额叶、颞叶、顶叶、枕叶、颞顶叶交界区、额顶叶交界区以及小脑。③磁共振信号表现: T1FLAIR呈等、低信号 14例, T2FLAIR呈等、高、低混杂信号 21例; T2WI均呈稍高、高信号。④强化情况:环状强化 25例,伴结节状强化 3例,轻度强化 5例,未见明显强化 3例。⑤占位效应与水肿情况:占位效应伴有中、重度水肿带 26例,轻度占位效应伴有轻度水肿带 8例,未有明显占位效应与水肿带 2例。⑥周围纤维束状态:低级别胶质瘤的周围纤维束出现推移 4例,浸润 6例,破坏 1例;高级别胶质瘤的周围纤维束出现推移 0例,浸润 15例,破坏 10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多模态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清晰呈现病灶的实际情况,且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信号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脑胶质瘤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