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前列醇直肠给药与口服给药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8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米前列醇口服治疗,观察组以直肠给予米前列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产后出血患者。产后2h、24h观察组平均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给予与口服米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均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疗效可靠;直肠给药较口服给药具有不良反应少,疗效更佳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直肠 口服 米索前列醇 产后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性样肿瘤的临床病例特征、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分析3例子宫性样肿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细胞排列呈小状、小条状、实性管状结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性标记(calretinin、MelanA、CD99和inhibin)、平滑肌和上皮标记。结论子宫性样肿瘤是少见的含真正性成分的多表型肿瘤,确诊依赖于病理形态特点及免疫组化标记。

  • 标签: 子宫性索样肿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与米前列醇(米)终止14-16周的临床效果。方法米非司酮序贯疗法2天,即空腹或进食2h后服,早晨服50mg,12h后服25mg。米第3天早晨6-7点首次舌下含服400ug后,每隔1h舌下含服200ug(总量不超过1200ug)。结果米非司酮与米配伍药物流产有效率高。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小剂量多次舌下含服用于14—16周妊娠引产,是一种安全、有效、痛苦小的引产方法。

  • 标签: 妊娠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方法将60例足月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分娩后常规给予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20IU,米前列醇0.6mg塞肛,对照组在分娩后常规给予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20IU,观察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情况。结果2h产后出血量观察组(153.23±3.88)ml,对照组(203.00±7.56)ml;24h产后出血量观察组(229.76±5.29)ml,对照组(288.91±10.52)ml。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01);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33%(1例),对照组为6.67%(2例),2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疗效确切,能够明显较少产后出血量,有极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缩宫素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兰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07年4月-2011年8月间到我院诊治的68例慢性胃炎患者,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兰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胃炎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同时将所得实验数据记录。结果观察组34例患者中,治愈17例,显效9例,好转5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1.2%,对照组34例患者中,治愈12例,显效7例,好转6例,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73.5%。结论临床上采用兰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帮助较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胃炎 兰索拉唑 胃炎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盐酸氨溴的临床配伍禁忌。方法分析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2月期间使用盐酸氨溴出现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盐酸氨溴的临床配伍禁忌。结果盐酸氨溴出现配伍禁忌的药物有中药制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茶碱类、激素及其有关药物、离子泵抑制剂等。结论严格掌握盐酸氨溴的临床配伍禁忌,尽可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配伍禁忌 用药安全性
  • 简介:摘要雾化吸入不仅能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解除支气管痉挛,还可湿润呼吸道,减少刺激,对维持呼吸道黏膜纤毛上皮细胞的正常功能及控制呼吸道炎症起着重要作用。吸入的药物可达末梢支气管、肺泡内,在呼吸道发挥局部作用,使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雾化吸入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米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54例产后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27例以及对照组27例,观察组采取米前列醇治疗,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平均出血量为(179.5±78.7)ml,第三产程时间为(5.2±1.7)min;对照组平均出血量为(271.5±99.7)ml,第三产程时间为(13.8±2.7)min,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并缩短产程,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盐酸氨溴联合多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1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盐酸氨溴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茶碱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各项临床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湿罗音消失时间和痰液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联合多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多索茶碱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发作
  • 简介:摘要米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术前,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人工流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的临床配伍禁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采用盐酸氨溴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118例病例,结合病例临床资料、报道及药物资料回顾性分析盐酸氨溴临床配伍禁忌情况。结果研究统计得出与盐酸氨溴发生配伍禁忌的药物包括中药制剂、利尿类、茶碱类、激素及有关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免疫增强药物、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结论临床使用盐酸氨溴时要注意其配伍禁忌,提高盐酸氨溴的临床用药安全性,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配伍禁忌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减轻妇女绝经后取节育环时的痛苦,预防绝经后取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绝经后取环成功率。以米前列醇400μg下含服后取环。结果99例患者应用米前列醇后取环成功。结论米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可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患者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绝经后妇女 米索前列醇 取环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坦罗辛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FUS)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通过对本院2008年2月-2010年3月门诊68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应用坦罗辛治疗60天。观察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尿路刺激征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自由尿流率的主要参数最大尿流率(MFR)、排尿量(VV)、平均尿流率(AFR)的改变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愈62例,症状改善4例,无效,2例。治愈率91.18%,好转率5.9%,无效2.92%。结论坦罗辛对女性尿道综合症有理想的疗效,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女性尿道综合征坦索罗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抗感染和吸氧支持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予以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咳痰量改善情况、症状恢复速度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96.3%明显优于对照组64.81%,观察组患者肺部哮鸣音、咳嗽等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时间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咳嗽程度和咳痰量等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氨溴在老年肺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治疗中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老年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坦罗辛缓释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及药物安全性。方法将BPH患者1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应用盐酸坦罗辛缓释片0.2mg,1次/d。共服用6个月。对照组65例,应用普乐安片5片/次,3次/d。共服用6个月。观察两组服药I-PSS和QOL、Qmax、PVR等BPH的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能明显降低I-PSS及QO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6个月Qmax明显增加,PVR明显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SS、QOL、Qmax、PVR等指标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坦罗辛缓释片可以改善下尿路症状、增加尿流率、减少PVR,提高生活质量,且有良好的安全性。

  • 标签: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片 良性前列腺增生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