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92219大肠癌及大肠腺瘤患者染色体不稳定性研究/李明烈…//肿瘤.-1991.11(5).-215~217该项研究分大肠癌组、大肠腺瘤组及健康人组.每组10例.前两组均经病理证实.每例均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观察,计算染色体畸变率(CAR)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SCE).结果:大肠癌及大肠腺瘤的CAR分别为6.0±1.5和3.1±1.2,两者与健康组的1.1±1.3比较,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染色体+12、-1p、-18、

  • 标签: 大肠腺瘤 结肠肿瘤 染色体畸变率 直肠内 淋巴结转移率 大肠息肉
  • 简介:9200628大肠癌术前血清癌胚抗原测定的临床价值(附567例分析)/郭杰…//实用肿瘤学杂志.-1991.5(4).-36~38结果:211例术前CEA均值为10.11ng/ml≥5ng/ml.阳性事37.2%.术前血清CEA与肿瘤部位无关.但与Dukes分期关系十分密切.A期与B、C期和D期,CEA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异.在粘液腺癌及高分化腺癌CEA阳性率及均值高于分化不良者,对比有明显差异.肿瘤侵占

  • 标签: 直肠下段 高分化腺癌 血清癌胚抗原 人工内括约肌 实用肿瘤学杂志 外括约肌
  • 简介:患者女性,45岁。因反复黏液血便3月余于2005年17月19日入院。以往体健。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未及肿块,肠鸣音正常。直肠指检及肛门镜检:直肠下段前壁距肛门5cm处见一1.5cm×3.0cm广基带蒂腺瘤,绒毛状、质软、易出血,指套有少量黏液血。病理检查:直肠绒毛状腺瘤伴轻中度异型增生。术前纤维肠镜诊断:直肠下段绒毛状腺瘤常。

  • 标签: 直肠类癌 直肠腺瘤 直肠绒毛状腺瘤 黏液血便 直肠下段 肛门镜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直肠拖出式手术治疗方法分析。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26例直肠拖出式手术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肿瘤细胞残留,肛门控便功能满意。术后出现吻合口瘘2例,经保守治疗均痊愈出院,明显提高生存质量。结论拖出式手术常常需游离括约肌间隙并切除部分内括约肌术后可以获得较理想的根治效果及肛门功能。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直肠拖出式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直肠癌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发的病率近20年来逐步增加的趋势.

  • 标签: 全系膜 切除技术 直肠全系
  • 简介:摘要诊疗的规范和技术的进步明显延长了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了其生活质量,但是,近10%的局部复发率依然是结直肠外科医生不得不面对和重视的问题。一旦出现局部复发,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如何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术中直肠冲洗对减少肠腔内的肿瘤细胞具有积极作用,但能否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仍没有定论,本文将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讨论。

  • 标签: 直肠肿瘤 直肠冲洗 术中 局部复发
  • 简介:直肠前突是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常见原因,多发于女性患者、排便习惯不良者及老年人。直肠前突又称直肠前膨出,是各种原因造成直肠阴道隔黏膜松弛,直肠前壁易向前突出,此时排便时直肠内压力朝向阴道方向而不是向肛门,粪块积存于前突内,从而引起排便困难。本科采用闭合式缝合法治疗直肠前突39例,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直肠内闭式缝合 直肠前突 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对直肠癌miRNA表达谱进行初步研究,以期发现在直肠癌发生过程中与直肠腺瘤miRNA的差异表达谱,并预测可能受其调控的靶基因。方法选择2011年1~3月于解放军第306医院肠镜检查的直肠癌及直肠腺瘤进行检测,筛选直肠癌、直肠腺瘤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并运用生物信息软件分析其靶基因。结果通过miRNAs芯片检测,发现直肠腺癌与直肠腺瘤相比,上调的miRNA34种,下调8种。预测ZFHX4可能为miR-375的靶基因,预测SMAD2等可能为miR-18a的靶基因。结论与直肠腺瘤相比,直肠腺癌有其特异的miRNA表达谱,miRNA在直肠癌的发生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直肠肿瘤 微RNAS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