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的自我防护措施,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我院21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其在化疗药物集中配置过程中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研究对比管理前后21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的防护知识评分、配置操作评分、身体污染及周围环境污染指标情况。结果21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管理后的防护知识评分、配置操作评分较管理前有显著提高,且身体污染及周围环境污染次数较管理前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化疗药物集中配置过程中对护理人员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可显著增加护理人员对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规范其配置操作,减少身体污染及周围环境污染的发生次数,值得各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药物 配置中心 化疗药物 规范化管理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中毒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3月间收治的60例药物中毒患者,将其按照不同的急救护理措施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实施优质急救护理措施,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药物中毒患者,对其实施急救护理措施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药物中毒 急救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肿瘤化疗过程中,铂类药物过敏的脱敏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为铂类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地塞米松7.5mg,口服两次,间隔12小时,后续按1%、10%、100%的浓度三个梯度铂类药物静脉泵入。结论通过口服地塞米松,三梯度静脉泵入铂类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预防及治疗铂类药物的过敏。

  • 标签: 铂类药物 过敏反应 脱敏治疗
  • 简介:摘要普通门诊分布广,是人们日常的疾病治疗中选择比较多的治疗场所,所以,需要普通门诊在静脉注射时做好预防护理工作,避免医源性损害,保证患者的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普通门诊 输液药物外渗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腔内灌注铂类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引起的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毒副反应和对患者生活质量,并针对性护理。方法19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B超检查定位后胸腔置管,尽量排净胸腔积液后,将铂类药物经胸腔灌注,观察用药后的疗效、毒副反应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论铂类药物经胸腔灌注治疗肺癌引起的胸腔积液,安全有效,毒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铂类药物 胸腔灌注 恶性胸腔积液 护理
  • 简介:摘要临床中许多患者会同时服用多种药物,须谨慎用药以免发生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DDI曾致一些重要临床药物限用或退市,新药研发过程中DDI非常重要,已成为药品监管机构和制药公司的关注重点。本文结合CFDA和FDA颁布的指导原则,简介新药研发过程中的DDI研究。

  • 标签: DDI抑制 诱导 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常见差错并提出改进措施,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归纳整理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07年1月—6月出现的各类差错。结果在整理出的差错中,主要包括审方错误,排药错误,配置错误等。结论改进措施的提出,对于降低差错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 差错分析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总结了l例CVC导管异位致药物外渗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CVC导管异位的原因分析,药物外渗的护理措施。目的是提高护士安全意识,在以后工作中正确选择、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并能正确的处理药物外渗。

  • 标签: CVC 导管异位 药物外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口服药物治疗期间加强用药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140例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口服药物治疗期间仅给予一般用药指导,观察组强化用药护理,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效果及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用药依从性达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口服药物治疗期间加强用药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血压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口服药物 用药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心理护理联合药物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影响的临床价值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5例,实验组采取药物+常规护理+心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单纯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治愈率、复发率、焦虑及抑郁评分等数据。结果统计实验数据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治愈率较高,实验组的复发率较低,实验组的焦虑及抑郁评分较低,以上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药物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影响的临床价值较高,患者治愈率高,复发患者减少,情绪得到较好的排解,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治疗中作为推荐的方案,也可以进一步的研究其价值,更好的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佐证。

  • 标签: 心理护理联合药物治疗 冠心病患者 影响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术后康复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62例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更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给予系统护理,极大的提升了术后的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系统护理干预 急性重症脑外伤 术后康复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泵输入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干预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两患者均使用微量泵输入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加强。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护理干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力衰竭病人的治疗过程当中,在应用常规护理防基础上加强管理,患者护理满意率有明显提升,应当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微量泵 血管活性药物 治疗 心力衰竭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自2012年,我院开始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通过整治,药物使用情况有所改变,本文对药物使用情况做出统计及分析。方法以我院2012年以来的患者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专项整治前后的门诊病人、急诊病人、住院病人做出统计分析,比较其使用抗菌药物的频率以及计量,研究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比率等数据。结果通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大部分指标已达卫生部规定标准。结论通过专项整治,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更加合理,但是今后对于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管理需增强。

  • 标签: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他汀类药与其他药物联用致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致药物不良反应患者50例,运用回顾性分析法归类分析5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结果50例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肌肉毒性,占总数的32.0%,临床表现主要为横纹肌溶解症;其次为肝毒性、消化系统不适,分别占总数的22.0%、20.0%,临床表现主要分别为肝脏不适、消化不良;再次为神经系统症状、皮肤不适、呼吸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分别占总数的8.0%、6.0%、4.0%、4.0%;最后为其他,占总数的2.0%,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他汀类药物主要为辛伐他汀,占总数的46.0%;其次为阿托伐他汀,占总数的28.0%;再次为普伐他汀、洛伐他汀,分别占总数的10.0%、8.0%;最后为氟伐他汀,占总数的4.0%。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联合用药主要为抗心肌药物或降压药物,占总数的32.0%,其中主要为卡托普利;其次为贝特类调脂药物、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分别占总数的20.0%、18.0%,其中主要分别为氯贝特、氯吡格雷;再次为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中成药或注射剂,均占总数的8.0%,其中主要分别为克拉霉素、利托那韦、丹参;最后为抗糖尿病药物,占总数的6.0%,其中主要为格列本脲。结论他汀类药与其他药物联用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

  • 标签: 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 药物不良反应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管理在促进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中的效果。方法筛选出我院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期间开具的600张处方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筛选出我院2016年7月到2017年6月期间开具的600张处方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对照组为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前开具的处方,研究组为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后开具的处方,对比两组处方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22.8%)低于对照组(30.2%),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抗菌药物管理在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值得推行。

  • 标签: 抗菌药物管理 医院 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静脉配置药物的常见溶媒错误进行调查分析,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提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18年第一季度静脉药物配置配置中心的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针对其中的溶媒错误进行分析并探讨原因。结果在592份不合理医嘱中,其中溶媒种类不当占不合理医嘱的10.6%,溶媒用量不当占不合理医嘱的24.2%,由此可见,与溶媒相关的错误占比高达34.8%。结论静脉配置中心的不合理医嘱中,溶媒相关错误占比较大,药师在医嘱审核中要发挥其重要作用,及时干预临床不合理医嘱,保障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静脉配置 溶媒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临床上引发药物性肝炎的常见原因、临床分型及对药物性肝炎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本院88例药物性肝炎的病因、临床分型及预后,用相对数来描述定性资料。结果本文导致药物肝炎的原因以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最为常见,占29.5%;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最多,占56.8%。结论抗结核药物是引起药物性肝炎的主要原因,药物性肝炎的主要临床类型为肝细胞损伤型。

  • 标签: 药物 药物性肝炎 肝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对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结果的影响,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方法对本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的36225人次临床生化检验中出现误差的156人次检验结果偏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生化检验误差率为0.43%,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药物中,多巴胺类、肾上腺素、抗凝剂、抗风湿药皆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结论临床生化检验中,患者服用一些药物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为此检验人员在为患者诊治前,应仔细询问患者近期的服药情况,以保证患者后期治疗的科学性。

  • 标签: 药物 临床生化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药物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差异性,并调查日常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焦虑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护理后治疗依从性评分为(32.29±3.21),对比对照组(28.89±4.82)有明显的提升。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提高其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心理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乙肝肝硬化 治疗依从性 失代偿期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中心收治的6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10月17日到2016年3月17日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并将2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颈动脉斑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脑血栓患者经治疗后的总好转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P<0.05,且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为(0.53±0.13)mm,颈动脉斑块面积为(1.40±0.32)cm2,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效果显著,其不良反应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阿司匹林 不良反应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