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血清胆红素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钒酸盐氧化法)检测正常人不溶血溶血血清中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钒酸盐氧化法检测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在Hb≤10g/L时,总胆红素无影响,直接胆红素有轻度负干扰;在Hb≤5g/L时,对直接胆红素无影响。结论经分析,当溶血Hb>10g/L时钒酸盐法检测胆红素结果差异显著,所以临床检验中如遇到溶血严重的标本检测胆红素时应重采集标本,如不能重采集标本的应在报告单上注明标本溶血

  • 标签: 溶血标本 血清 胆红素 钒酸盐氧化法
  • 简介:摘要了解溶血标本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测定,检测正常标本溶血标本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总胆固醇(CHOL)、尿素氮(BUN)、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葡萄糖(GLU)、钾离子(K+)等10项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溶血血清ALT、AST、K+、TBIL、DBIL测定结果明显高于正常血清(P<0.05),溶血对BUN、GLU、ALP、CHO测定结果影响较小。结论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避免标本溶血的发生,如发生了标本溶血现象,因在报告单上注明,必要时应重新采血。

  • 标签: 溶血 生化检验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达到降低血液标本溶血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0月神经内科抽取的37份血标本溶血原因。结果血标本发生溶血的原因与血管穿刺困难有关13例占35%,与试管不合格有关2例占5%,与标本放置过久有关5例占14%,与操作不当有关17例占46%。结论提高采血穿刺成功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重标本的存放和运送方法、选用合格的采血器具可以有效降低静脉血液标本溶血的发生率。

  • 标签: 血液标本 溶血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50例体检者血液标本5mL,分别置于2支试管中,每支2.5mL,其中1支试管中的标本采用人工方法使其溶血,检测正常标本溶血标本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肌酐(Cr)、葡萄糖(GLU)、血尿酸(UA)、钾离子(K+)等11项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溶血血清ALT、AST、LDH、K+、CHOL测定结果明显高于正常血清(P<0.05),ALP的活性随溶血而降低,溶血对BUN、Cr、TG、GLU、UA测定结果影较小。结论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避免标本溶血的发生,如发生了标本溶血现象,可设置样品空白以减少影响,必要时应重新采血。

  • 标签: 溶血 生化检验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确认溶血现象将会对哪些生化指标产生不良影响,并就预防措施进行讨论。方法每一位体检者抽取5ml血液,并平均置于两支肝素抗凝管当中,其中的一份不予溶血,另一份采用反复震荡的方式进行人工溶血,随后对标本溶血前后的15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在统计结果的同时,对其加以比较和分析。结果TG(甘油三酯)、Cr(肌酐)、BUN(血尿素氮)、Ca2+的检测结果在溶血前后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项目的检测结果在溶血前后发生显著变化,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方应注意从院内培训和设备检测两方面入手,为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更多保障。

  • 标签: 溶血 生化检验 结果影响 应对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检验血样凝血溶血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预防对策,以避免误诊。方法从医务人员的操作方法及病人自身因素两方面分析,总结出影响血样的关键因素是医务人员的操作方法不标准。结论应该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准则,加强培训,提高操作水平,减少血样的不合格率。

  • 标签: 检验血样 凝血 溶血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通过血液检验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病人的全身或局部组织器官的病变,为实施有效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血液标本的采集,常出现的问题和提高标本质量的措施。

  • 标签: 血液 标本采集 质量
  • 简介:摘要新生儿溶血是由于母体存在与胎儿血型不相容的血型抗体引起,主要包括ABO血型不合和Rh血型不合引起的两类溶血。目前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有所改进,主要的诊断技术包括单核单层检测、流式细胞术及微柱凝胶技术等,运用微柱凝胶技术结合ROC曲线进行分析评价可提高其确诊率。其治疗主要采用换血疗法,同时辅以丙种球蛋白综合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抗体效价 换血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的32项生化指标,试剂由国科华城东提供。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规定的步骤来操作,总计每份溶血血清和正常血清测定10次,标本各指标取均值,将正常标本均值与溶血均值对比观察。分析每一份样本溶血的原因,追查病人的情况、样本的存放等各方面。结果一些物质在红细胞中的浓度高于血浆,所以溶血之后血浆中该物质的浓度将增高。红细胞内有八种指标高于血浆,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CK、TP、Fe、CK2MB。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t检验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方差检验表示计数资料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范畴为P<0.05。结论做好预防溶血的措施是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溶血 生化检验 血液样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探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625株,了解其临床感染分布特点及比较其泛耐药菌株检出率的变化情况,并对近两年泛耐药菌株感染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效果进行跟踪。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ICU最占47.84%,其次为肿瘤科;各科室痰液标本分离率最高,其次为各种分泌物标本。并且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检出率不断上升,对CLSI规定的可选15种药物中平均耐药率均超过了50%,其中耐药率最低的亚安培南耐药率从2007年的34.3%上升至72.6%。对随机抽取病历资料显示泛耐药感染者结合营养支持疗法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使用抗生素者。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不断增加,广泛性耐药菌株检出率不断上升,改变细菌感染就一定得用抗生素的传统思维模式,进行规范的耐药监测,及时调整并采用多种治疗方案以便有效遏制泛耐药菌株感染者病死率上升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分布 耐药性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中的细菌L型培养结果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方法对明确诊断的204例泌尿系感染者的尿标本,行普通细菌和L型细菌同步培养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对L型菌进行药敏分析。结果204例患者尿标本共检出细菌126株,其中普通阳性菌60例,L型阳性菌50例,混合感染的16例;所有细菌L型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抗生素敏感。结论对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者同时做普通型和L型培养可提高感染细菌检测阳性率,为临床诊断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泌尿系感染 L型细菌 细菌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采集中出现的样本溶血、血液样本保存情况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血液标本溶血前后生化检验指标中TBIL、TP、ALB、LDH、GLU间存在明显差异,而BUN、GGT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TP、ALB、GLU生化质控血清放置在4冰箱中存8小时是最不稳定的,对结果影响最大(P<0.05);UA的生化质控血清在4冰箱中受时间长短影响不大。结论要从患者的生理因素、饮食因素、药物因素、血液标本采集时间、采集部位、标本储存等各个方面加以质量控制,严格把握质量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 标签: 血液标本 生化检验 采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护士采集标本的质量,以减少护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影响检验全程质量控制的护理因素分析,来提高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结果在分析前质量控制中,护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某一环节的疏忽,都会使检验分析结果产生偏差。结论只有通过医、护、技各方面的相互协作,杜绝标本采集缺陷,才能提高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确保实验室数据的准确。

  • 标签: 标本检验质量 护理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要提高尿液检查的质量,必须正确的进行尿液标本的收集和保存。选择合适的容器,容器的标示要明确,根据检查的目的尿标本可收集晨尿,随机尿和餐后2小时尿,24小时尿,尿培养尿标本;收集的标本最好在30分钟内进行检查,否则应该进行妥善的保存,最常用的是冷藏还有冷冻以及一些化学防腐的方法。

  • 标签: 尿液标本 尿标本的收集 保存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类别的网织红细胞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其对溶血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作用。方法从本院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期间,58例患溶血性疾病的原始病历资料作为分析依据,采用分类汇总分析法对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在这58例病例中,根据病理情况的不同分为了三个组别分别为A组患有缺铁性贫血的病人20例;B组患有溶血性贫血的病人25例;C组患有地中海贫血的病人13例。此外,随机选择健康献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正常组)。在分析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组别的患者进行血液采样,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测网织红细胞,并对其多个参数,包括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绝对数(RET#)及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在不同类型溶血性疾病中的情况进行比对分析。结果A组的RET%及IRF均低于正常组,有明显变化(P<0.01),B组RET%及IRF与正常组对比数值显著增多(P<0.05)。C组RET%及IRF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通过对网织红细胞的分类,为溶血性疾病患者的鉴别和诊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网织红细胞 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 溶血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与传统试管法抗人球蛋白试验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HDN)中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来自本院的新生儿溶血病患者及其母亲血液标本各一份,总共600份,检测新生儿与母亲血型是否相同,将ABO-HDN患者血液标本均分为两份,标记为传统检测组及凝胶技术组,每组各包含新生儿血液标本共295份,然后对传统检测组新生儿血液标本进行传统试管法抗人球蛋白试验技术(tubeanti-personglobulinexperimenttechnique,TAT)检测;凝胶技术组则进行微柱凝胶技术法(microcolumngelexperimenttechnique,MGT)检测。分析比较两组检测效果。结果血型检测结果为300例患儿中ABO-HDN295例(98.33%),RH-HDN4例(1.33%),其他新生儿溶血病患者1例(0.33%);传统检测组295例标本中有197例(66.78%)被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低于凝胶技术组221例(74.92%);传统检测组中直接Coombs试验阳性44例(14.92%)低于凝胶技术组68例(23.0%);游离抗体试验阳性50例(16.95%)低于凝胶技术组110例(37.29%),抗体释放试验阳性197例(66.78%)低于凝胶技术组221例(74.9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HDN)中的检测效果较传统试管法显著。

  • 标签: 新生儿溶血 微柱凝胶技术 传统试管法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的护理体会,寻找出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通过总结6例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包括观察新生儿溶血病的病情,手术各个时期的护理以及隐性的并发症状。结果6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通过换血治疗和有效护理方法,抑制住了换血手术各个时期发病率的产生,六名新生儿全都治愈出院。结论医护人员应该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在手术各个时期,要更仔细的对溶血病患者进行最好的护理,保证新生儿溶血病治疗的有效进行与康复。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换血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