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病检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结果质量控制。方法通过血清学诊断里面的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来检测。结果实验检测质量控制主要通过室内、间质量控制来保证。室内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人员、环境、仪器设施、方法和标准等方面的控制;实验间的质量控制主要通过能力验证来实现。结论布病检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对其结果的影响非常大。

  • 标签: 质量控制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试管凝集试验
  • 简介:摘要根据目前实验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做好质量监督的建议。

  • 标签: 实验室 质量监督 问题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六西格玛(6R)质量管理方法,根据得到的数据评估当前风险管理方法在临床实验的质量控制的效果,并对其加以改进。方法收集2017年度关于临床实验项目中通过风险控制得出的质量评估数据,使用美国临床实验改进修正法案中所允许偏倚的标准,其公式为R值=TEa-偏倚(bias)/变异系数(CV),通过计算机分析检测,就能够得出其所检验项目的质量指数,从中可以寻找得出其质量不佳的主要因素所在,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结果在10个临床实验项目中,需要对其进行优先改进精密度的项目有60%,需要优先改良准确度的有30%。结论6R质量管理评估方法是一种能够评估风险管理对于实验质量控制的有效工具,能够帮助临床实验不断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 标签: 风险管理 实验室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具体分析于行输血检验过程中如何开展质量控制,并对安全性输血问题加以讨论。方法通过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行输血检验的病患300人进行分析。对病患予以随机分组,形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输血检验病患行血液标本搜集,实施输血检验。观察组病患通过输血检验方式,对实际结果予以质量控制。结果通过观察发现,观察组输血安全事件出现的几率为5.33%,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中的33.33%。结论开展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工作对检验结果具有积极影响。另外加强质量控制也可提升输血安全性。

  • 标签: 血型实验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验间质评的反馈结果,总结间质评失控的原因和在控经验,提升实验检测水平。方法采用荧光分析法对质评样本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和17-羟孕酮(17-OHP)进行检测并上报,对反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年来共接受卫生部临检中心分发的14批次共计70份质评样本,G6PD测定结果偏倚分布范围为-13.29%~66.67%,相对偏倚平均值为4.13%;17-OHP测定结果偏倚分布范围为-10.18%~16.89%,相对偏倚平均值为1.14%。70份质评样本中,2份G6PD测定结果失控(偏倚≥30%或≤-30%),定量判断符合率为97.14%(68/70);17-OHP测定结果全部在控,定量符合率为100%(70/70)。70份G6PD质评样本反馈结果中,阴性32份,阳性38份,定性判断符合率为100%(70/70);70份17-OHP质评样本反馈结果中,阴性25份,阳性45份,定性判断符合率为100%(70/70)。每一批次项目评分结果均≥80%,本实验间质量评价合格。结论四川省新筛实验G6PD和17-OHP间质量评价结果满意,但仍存失控情况,需要密切注意实验中的影响因素,减小实验误差,保证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标签: 室间质量评价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17-羟孕酮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临床实验质量进行评价,及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分析。方法运用加权TOPSIS法和综合指数法从10个具体指标对我院近五年临床实验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两种方法评价指标均显示综合检验质量5年间呈向前发展的态势,第5年与第1年相比,正指标值明显上升,负指标值明显下降。结论运用TOPSIS法和综合指数法联合对临床实验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一致性良好,能够综合各项质量指标,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克服了传统单一指标评价的片面性,为医院管理者决策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 标签: TOPSIS法 综合指数法 质量指标 联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和环境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与分子流行特征。方法在2016年11月—2017年10月一年中,定期对三个监护病人外围环境采样并分离出此菌;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3个监护病人外围环境剔除重复菌株共采集标本3939份,共分离出此菌115株,其中呼吸科监护分离率(5.4%)高于外科监护(2.4%)和神外监护(2.6%)(P<0.001)。多黏菌素抗生素敏感率(67%)相对较高,其余普遍较低。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药物敏感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不同清洗方法针对供应器械进行清洗后获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3月300件供应器械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后进行清洗方法的研究;对照组(150件)选择传统单纯清洗法展开;观察组(150件)选择传统单纯清洗法+综合清洗法展开;最终就两组供应器械清洗合格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供应器械清洗合格率(70.00%)对比,观察组(96.67%)获得明显提升(P<0.05)。结论医院合理选择综合清洗法对供应器械进行清洗,对于器械清洗合格率的提升可以做出充分保证,最终在防范医院不良事件发生方面获得显著效果。

  • 标签: 传统单纯清洗法 综合清洗法 供应室器械 清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碳14呼气实验检测HP感染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2017年5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消化道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Giemsa染色检测,观察组应用碳14呼气试验检测,将两组患者的HP检测结果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HP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7.50%和85.00%,两组患者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P感染采用碳14呼气检验检测的操作简单,患者没有痛苦且安全快捷,与Giemsa染色检测效果相同。

  • 标签: 碳14呼气试验 检测 HP感染 消化道疾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常规对肾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2017年3月—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肾病治疗的患者1647例,并取这些患者的尿液样本。依据尿液检测的结果,将这些患者按照不同的肾脏疾病进行分组,即为A组、B组和C组,将取得尿液分成两份,一份上机检测,另一份做镜检。结果A组和B组的RBC的计数明显与正常的C组有较大的差异(P≤0.05)。3组的检测结果具有假阳性和假阴性。A组的蛋白定性结果高于B组。A组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REP)检出率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的常规检测主要是利用仪器检测方法,需要操作的人员要联合其他检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对不确定的病样要及时的处理,防治假阳性或者阴性的出现,让常规的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更加的准确,以提高患者对于肾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尿常规检测 肾脏疾病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基因工程药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是药学本科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把握好基因工程药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够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是激发学习兴趣,树立科研精神的重要措施。本文将对基因工程药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和策略,希望可以完善学科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标签: 基因工程药学 实验教学 开放性实验 自主性实验
  • 简介:摘要在药理学的课程之中,为了加深学生们的记忆、认识,教师必须将实验教学的方式应用其中,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行改革、创新。对此,笔者将阐述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并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探究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方式的途径,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药理学 实验教学 教学方法 改革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疤痕整形手术患者的手术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整形外科收治的疤痕整形手术患者48例临床资料,均行疤痕切除并整形术,必要时植皮。术前做好访视,协助体位摆放,加强护患沟通,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密切配合手术。结果本组48例(59块皮)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5d开拆包线,局部表皮出现水泡者4例(5块),随访3个月,仅1例出现变色迹象;皮肤弹性良好,无凹陷伴有汗毛生长45例(51块皮);与正常皮肤颜色比较评分相差±2分内,疤痕区与周边正常皮肤温度接近,术前疤痕平均面积16.8±7.9cm2,术后3个月平均疤痕面积2.4±1.2cm2,差异有显著性(t=10.682,P<0.001)。结论疤痕整形手术为精细外科手术,术前良好访视、术中密切配合、加强与患者沟通,以确保手术顺利实施,提升整体整形效果及手术质量。

  • 标签: 疤痕整形手术 手术室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实验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为慢性轻度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可靠地指导。方法将收集到的80名慢性轻度乙肝患者以及40名健康者分别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之间年龄和性别均无显著性差异,用血栓弹力图仪和STA型全自动血凝仪进行检测。结果血栓弹力图检测的结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中R、K、α、MA四组参数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都在正常参考范围之内。常规凝血实验的结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中PT、APTT、TT、FIB四组参数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都在正常参考范围之内。结论两种检测方法得到的结果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且血栓弹力图的检测更为敏感。两者的结合可以为慢性轻度乙型肝炎患者的凝血情况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参考意见。

  • 标签: 慢性轻度乙型肝炎 血栓弹力图 常规凝血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诺如病毒性胃肠炎在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与转录反转录协同实验中的检测结果,为诺如病毒提供快速的检测方法方法本次的研究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我中心进行就诊的肠胃炎患者120例,将其分别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和转录反转录协同实验检测。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为检测金标准,对转录反转录协同实验进行评价,对其灵敏度以及特异性和准确率进行计算。结果两种检测结果中有48例患者的结果均为阳性,60例患者的结果均为阴性。通过对其灵敏度以及特异性和准确率计算,其转录反转录协同实验对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检测的灵敏度为87.27%,特异性为92.31%,准确率为90.0%。结论使用转录反转录协同实验能够快速有效的对诺如病毒胃肠炎进行检测

  • 标签: 诺如病毒 胃肠炎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在梅毒螺旋体检测中对不同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客观的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梅毒患者,共86例,均给予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TP-ELIS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实验)检验,对比三种检验方法的效果。结果TRUST检出率、阳性预测率、特异性与敏感度显著低于TPPA、TP-ELISA,TPPA最高,与其它方法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检测霉素时,TRUST敏感度不高,而TPPA、TP-ELIS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敏感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梅毒检验 梅毒螺旋体 检测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急诊抢救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过程中,利用查血D-二聚体浓度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2017年10月—2018年5月纳入的胸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利用超声、血管CTA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检测,将同期急诊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与其对照。患者进入急诊室后抽血检测D-二聚体水平,观察不同时间段,指标变化。结果经检测后发现D-二聚体可有效检测急性主动脉夹层。结论血D-二聚体阳性到达一定指标后,对排除及诊断主动脉夹层具有一定效果,对患者预后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诊室 D-二聚体 主动脉夹层
  • 简介:摘要手术与消毒供应在医院的日常运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且两科之间的工作联系相互交叉渗透,其特殊性使两科工作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更显重要。在实际沟通中,若双方产生不良情绪和各种矛盾又未能及时化解,将对日后的工作循环造成人为盲区,极不利于工作的良性发展。因此,促进手术与消毒供应定之间的有效沟通显得至关重要。

  • 标签: 基层医院 手术室 消毒供应室 有效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预防手术医院感染过程中加强手术人员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与实施手术治疗有关的40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手术管理干预,对比管理前后的相关人员考核情况以及院内感染情况发生率。结果加强手术人员管理后,相关人员的考核评分明显提高,和干预前的考核评分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手术医院感染发生4例,管理实施后未发生,P<0.05。加强管理以后未发生1例院内感染。结论在预防手术医院感染过程中加强手术人员管理,能够降低院内感染,提高相关人员知识考核结果。

  • 标签: 手术室管理 预防医院感染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毒供应质量管理对手术器械清洗包装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消毒供应的700件手术器械为观察对象,严格的执行清洗包装规范,并在消毒、分类和发放等流程进行全面的控制。结果实验前后,手术器械的清洗包装、灭菌和发放质量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毒供应对手术器械实施质量管理不仅能有效的提升清洗包装质量和工作人员满意度,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障也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质量管理 手术室器械 清洗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