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血脂指标检测方式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实施病情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糖尿病的患者50例和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同年龄段健康人资料50例,分别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相应方法对血清总胆固醇、血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四项血脂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血清总胆固醇、血清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的血脂水平会出现明显异常,在临床上可以将这一特点作为对糖尿病进行诊断,和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糖尿病 血脂 检测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我们的目的是研究医护人员在决定终止病人生命支持治疗中的各种原因。方法采用现象学的方法,对10名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医生和护士进行深度访谈。结果影响医护人员在终止生命支持治疗中的决定的因素分别是1、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强度、换班、交班和护士的投入度。2、医护人员自身的经历没有希望的病人最后幸存了,自身或亲戚成员有这样终止支持治疗的经历。3、医护人员的态度手术做的很好,自己的预期、信仰、价值。4、医护人员与病人或家属的关系、亲耳听到过病人的真实意愿,与家属交流、沟通的结果。结论我们发现了影响医护人员终止支持治疗决定的几个因素,像其中的工作量大、换班、交班等需要引起重视和进一步的探索,规范护士投入,提供专业的终止生命支持治疗的培训,加强病人本人意愿的第一手资料的掌握,都可以影响终止生命支持治疗的决定。

  • 标签: 生命支持治疗 维持治疗 决定 医护人员角色 终末期照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游泳运动对哮喘患儿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53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游泳运动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运动组在给予药物治疗同时给予游泳运动运动处方,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试验持续12周。结果53例研究对象中,共50例完成试验。试验后,游泳运动组生命质量评分中的症状、活动受限、情感功能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哮喘患儿进行12周每周3天,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的游泳运动有益于提高哮喘患儿生命质量。

  • 标签: 哮喘 儿童 游泳运动 运动处方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106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3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53例采用舒适护理措施,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心理和生理的变化。结果实施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心理舒适、生理舒适的得分情况明显优于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数据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性护理方式能够使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降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不适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护理水平,因此非常适合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重症监护室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自动洗浴机器人是适合家用与医用环境、面向老年或残疾人群、具有智能洗澡、洗发、干身、按摩和康复等功能的一种个人卫生护理机器人。由于老年人或残疾人的身体机能一般较弱,对环境的适应调节能力有所降低,洗浴时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在自动洗浴机器人对人体进行洗浴的过程中,监测入浴者的生命体征十分必要。据报道,人体血压是最容易受到洗浴环境影响而发生波动的生命体征之一,故本文基于脉搏波的连续血压测量理论,研制了一套生命体征监护装置,可实现人体血压的连续实时监测,相对于传统的血压测量方式,更适用于人体在洗浴时的血压监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治疗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心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12周为1疗程。于入组时、12周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指数问卷(QL-INDEX)对2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评定。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末试验组与对照组SAS、SDS评分比较显著降低分别为(29.44±8.62)分、(38.89±8.47)分;(29.96±5.04)分、(39.69±9.87)分(P<0.01);12周末试验组SAS和SDS评分比入组时均显著降低分别为(29.44±8.62)分、(39.89±8.35)分;(29.96±5.04)分、(39.99±8.95)分(P<0.01)。12周末生活质量总指数试验组为(9.08±1.70)分,对照组为(7.80±3.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心理干预 生命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属情感支持对老年梅毒患者手术麻醉前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将144例60岁以上梅毒患者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术前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家属情感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24h及入手术室后10min的血压、脉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麻醉前血压、脉搏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梅毒患者手术前加强家属情感支持可有效维持手术前生命体征稳定。

  • 标签: 情感支持 老年人 梅毒 手术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心电图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能够反映出患者心脏跳动状态,虽然心电图不能准确表达出疾病的特异性,但从动态心电图中诊断医师能够通过波长、高低差等方面的变化掌握患者生命体征状态。本文基于这一背景,以心电图的使用为主线,分析了心电图在临床方面的应用价值。旨在优化心电图适用范围,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方式。

  • 标签: 心电图 临床使用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土人参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在沿海一带已广泛出现于闽东南地区市民餐桌。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材料,发现其具有作为食物营养健康,作为药物功效显著的特点,同时,研究发现其药用部位不同,表现出的功效也不尽相同;且土人参的种植方法及环境要求简单,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开发利用的天然药物。

  • 标签: 土人参 价值研究 天然药物 开发利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大肠癌的超声诊断影像表现及价值。方法对36例大肠癌患者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例大肠癌患者中,结肠癌20例,直肠癌16例。结论经腹超声检查在大肠癌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标签: 超声 大肠癌 定位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无缝隙护理用于急诊留患者与病房交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急诊留患者15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75例,常规护理;观察组75例,无缝隙护理。观察两组急诊留患者转至病房的交接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病房交接情况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为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缝隙护理应用效果良好,可在急诊留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急诊 病房交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告知制度在急诊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方法根据护理告知制度实施时间,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实施护理告知制度期间设为观察阶段,将未实施护理告知制度前设为对照阶段,对比分析实施护理告知制度前后急诊室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患者家属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阶段相比,观察阶段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专科知识学习能力、专科操作能力、护理服务态度的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阶段相比,观察阶段患者入须知知晓率及满意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留患者应用护理告知制度能有效提高急诊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率及护患纠纷事件,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告知制度 急诊 留观患者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的肢体肌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康复护理,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肌力的恢复情况及生命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肢体肌力恢复的总有效率97.7%(43/44)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3%(3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生活质量指数表评分(55.8±3.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32.1±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肢体肌力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脑梗塞患者 康复护理干预 肢体肌力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诊断脑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接收的脑动脉瘤42例患者,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对照组20例进行头颅CT检查,对研究组22例进行多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比较对照组、研究组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脑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较大,应予以重视。

  • 标签: 脑动脉瘤 多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超声诊断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肿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肿的超声诊断敏感度为82%,特异度85%,准确度86%。结论甲状腺肿各种原因引起甲状腺增生或肿大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单纯性甲状腺肿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等。甲状腺B超检查便可明确,B超检查显示甲状腺弥漫性增大,但无结节。

  • 标签: 甲状腺肿 超声诊断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技术在腹部创伤诊断时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3月到2013年6月间收治腹部创伤病例50例,所有入选病例均予以螺旋CT平扫后增强扫描,其扫描范围由隔顶至肾下极,需重点进行肠道以及腹膜后腔观察的病例行全腹扫描。其中41例采取手术治疗方式,其他9例采取保守治疗方式,并将治疗结果与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手术治疗的41例病例中,与CT诊断结果相吻合的为38例患者,CT诊断准确率达到92.68%。结论采用CT扫描技术对腹部创伤疾病进行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有效降低误诊率,应在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腹部创伤 CT扫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肌肉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超声检查86例肌肉损伤患者,归纳肌肉损伤的声像图特征。结果单纯肌肉挫伤8例,超声表现为局部肌纹理回声增高或减低;单纯肌间血肿14例,超声主要表现为肌间条状液性暗区,肌肉纹理尚清晰连续;肌肉部分撕裂伤合并肌内血肿59例,超声主要表现为肌肉局部连续性中断,小范围撕裂需要动态观察;肌肉完全撕裂伤合并肌内血肿5例,超声表现为肌肉连续性完全中断,边缘毛糙,肌肉断端回缩较明显,局部血肿形成。与MRI及手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符合率100%。结论超声可以直观、动态观察各类型的肌肉损伤,具有准确性高、无创、可重复检查等优势,可作为肌肉损伤的首选检查手段。

  • 标签: 超声 肌肉损伤 撕裂 血肿
  • 简介:摘要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畜牧业发达的西北地区,属牧区常见病。好发于肝、肺、脑、腹腔,以肝内包虫多见。而CT影像学检查在肝包虫病的诊中有重要作用,可显示其特征,提供诊断率。

  • 标签: 肝包虫 CT 诊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