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番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类胡萝卜,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防癌抗癌、保护心血管、提高免疫能力等多种药理作用,是目前国际上功能性食品成分和药品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现综述番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及保持其稳定性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番茄红素 理化作用 药理作用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桂木凝集(ALL)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首先,在无菌条件下提取Balb/c小鼠骨髓细胞,分离单个核细胞,以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和白细胞介4(rmIL-4)协同诱导下培养,培养至第六天,添加TNF-a或者ALL继续培养两天。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变化;ELISA法测培养上清中IL-12、IFN-γ的分泌水平。其次,小鼠皮内注射OVA和/或ALL;两周后断尾取血,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OVA特异性IgG的浓度。结果ALL能显著促进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的增殖;并促进BmDC分泌细胞因子IL-12、IFN-γ;但不能增强OVA在小鼠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的量。结论ALL在细胞免疫中具有很好的促进BmDC成熟及增殖的作用,但不能增强小鼠对OVA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 标签: 红桂木凝集素 树突状细胞 免疫调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鹰嘴肘周作为皮下注射促部位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7月选择广东省某三甲医院肾内血液净化中心MHD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上臂三角肌下缘为注射部位,观察组采用鹰嘴肘周为注射部位;分别比较两组患者Hb水平;记录患者注射部位淤血、硬结及皮肤感染情况;评估患者的疼痛状况以及患者对注射方式的接受度。结果两组患者Hb的情况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55.63,P>0.05);对照组患者接受人数为2人,接受率为5.2%,观察组患者接受人数为37例,接受率为97.4%;观察组可以明显减少患者注射部位淤血情况;两组患者的疼痛状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8.5,P=0.016)。结论鹰嘴肘周作为皮下注射促部位可以减少患者皮下淤血的发生率,同时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不影响治疗效果,患者的接受程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促红素 皮下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使用促后对其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高剂量组以及低剂量组,对不同组别患者采取不同剂量的促进行治疗,并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一个月对患者的动脉血压以及血红蛋白值进行监测分析,同时在治疗一个月后由Hct指标将患者重新进行分组,比较两组之间的血压情况。结果经过一个月治疗期后,高剂量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以及血红蛋白指标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经t检验表明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Hct指标分为A、B两组,经分析可发现B组患者的动脉血压明显高于A组,且增长幅度相比较于A组较大,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而言,使用促的同时控制△Hct<4%,可以部分避免患者由于促的使用而带来的血压增高的现象。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促红素 动脉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塞脉片对促治疗血透患者肾性贫血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MHD)40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和通塞脉片组,每组20例,通塞脉片组在常规组即促150u/kg.w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塞脉片5片tid,4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观察血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Hb较治疗前均有升高,通塞脉片组较常规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血清CRP较治疗前有下降,通塞脉片组较常规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通塞脉片能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血浆CRP及提高促治疗血透患者贫血效果。

  • 标签: 通塞脉片 促红素 维持性血透 肾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rHuEPO)治疗慢粒白血病及骨髓纤维化伴发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慢粒白血病及骨髓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羟基脲、牙酸、罗钙全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HuEPO,评价2组治疗后第4周外周血血红蛋白含量变化。结果研究组化疗第4周Hb含量呈下降趋势,但治疗后第3周开始明显上升,与化疗第4周时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粒白血病及骨髓纤维化伴发贫血患者化疗期间适量给予rHuEPO,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整体疗效。

  • 标签: 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 白血病 骨髓纤维化 贫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长期血透患者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长期血透贫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促医治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促联合左卡尼汀医治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外源性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血透患者接受促联合左卡尼汀医治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贫血症状,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左卡尼汀 促红素 长期血透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科臀患儿给予维生AD胶囊联合氧气创面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80例新生儿科臀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仅为轻度臀者给予紫草油及护臀膏治疗,有皮肤破损者于抗生软膏外用,研究组无论患儿臀情况均给予维生AD胶囊联合氧气创面治疗,对其临床效果和并发症进行研究。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新生儿科臀对患儿的影响较大,会引起臀部溃烂、疼痛甚至医疗纠纷等,而给予维生AD胶囊联合氧气局部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患儿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臀红 维生素AD 氧气创面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透患者肾性贫血行促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血透伴肾性贫血患者38例,均采用促静脉或皮下注射治疗,对比治疗前与治疗30d后患者的Hb、RBC、HCT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本组患者治疗30d后,Hb、RBC、HCT水平较之于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5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所有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透患者肾性贫血行促治疗,可有效改善Hb、RBC、HCT水平,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血透 肾性贫血 促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静滴蔗糖铁与口服琥珀酸亚铁联合使用促红细胞生成(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36例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每组18例。观察并比较两组贫血治疗的效果,铁代谢指标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均有升高,静脉组血清铁蛋白(SF)治疗后升高。静脉组比口服组Hb,sF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口服组有5例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而静脉组未出现。结论静脉蔗糖铁治疗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均优于口服琥珀酸亚铁。

  • 标签: 蔗糖铁 琥珀酸亚铁 血液透析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卡尼丁联合促治疗尿毒症血透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是从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尿毒症血透患者中抽取的80例,常规组采用促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左卡尼丁联合促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为7.5%,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左卡尼丁联合促治疗尿毒症血透患者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左卡尼丁 促红素 尿毒症 血透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LED蓝光治疗痤疮的疗效,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5月后我院收治的痤疮患者12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LED蓝光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15例,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9例,;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23例,无效17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71.67%,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1周、2周、4周后,患者各种类型皮损情况(粉刺、脓包、丘疹、结节、囊肿)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痤疮患者进行LED蓝光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皮损情况,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LED红蓝光 痤疮 治疗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早期护理干预臀,降低新生儿臀患儿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方法联合使用复方氧化锌粉、烧伤湿润膏等。结果176例中发生臀仅11例.发生率为6.2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于新生儿臀的发生有显著作用,值得在各级医疗单位推广。

  • 标签: 新生儿红臀 预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生儿臀又称尿布皮炎,俗称屁股,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皮肤问题。由于新生儿皮肤比较薄,比较嫩,血管丰富。新生儿表皮保护能力比较差,容易破损,臀部护理不当易引起尿布皮炎。如尿布质地比较硬,吸水性差,不及时更换,臀部皮肤受摩擦及大小便刺激而产生臀。臀可分为轻度和重度两类。轻度臀表皮呈潮红状态。重度臀可分为三度Ⅰ度局部皮肤潮红,并伴有皮疹,Ⅱ度臀除以上表现外,并有皮肤的破溃,脱皮。Ⅲ度臀局部皮肤大片糜烂或表现剥脱,有时可继发细菌和真菌感染。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番茄汁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4周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膳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就诊顺序及病史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这些患者以前并未有血液凝固方面的问题史,他们也未曾服用过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消炎药物以及其它能够影响血小板凝结的药物。被调查者的年龄在43岁到82岁不等。)随机分成A组50例B组50例。研究过程中,A组患者被要求每天饮用250毫升的番茄汁,B组患者每天饮用安慰剂(一种番茄味的饮料),期间患者连续饮用4周并保持他们正常的饮食。于治疗前后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AG)。结果饮用番茄汁治疗4周后,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诱导的PAG对比发现A组较B组PAG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番茄汁在体内能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番茄汁具有潜在的抗血小板治疗前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苦参联合华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采用苦参注射液400mg肌肉注射1次/d,华蟾口服液10mlpo.tid均连用3个月,对照组46例单用华蟾口服液方法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减轻和消失率99.0%,降丙氨酸转氨霉有效率81.5%HBeAg转阴率50.0%HBsAg转阴率27.5%,HBVDNA达正常值下限50.6%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显著。特别对于HBV标志物阴转差异有显著性,CP<0.057。结论苦参联合华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好。

  • 标签: 苦参素 华蟾素 肝炎 乙型 慢性
  • 简介:摘要肾血管紧张系统(RAS)不仅是一个对机体血压、水、电解质平衡起调节作用的循环内分泌系统,且存在于许多局部组织,以自分泌、旁分泌和胞内分泌方式参与相应组织、器官和细胞的功能调节作用。近年来,大量实验研究表明骨髓造血组织局部存在RAS,骨髓局部RAS对造血系统的生理及病理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 标签: 骨髓造血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血管紧张素Ⅱ
  • 简介:摘要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脑内小动脉、毛细血管破裂等原因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好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临床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死亡率有所下降。做好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在整个治疗中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对疾病治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脑出血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