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羟氯喹治疗结缔组织疾病的眼部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正在服用羟氯喹治疗的结缔组织病住院及门诊病人411例。每例患者均进行常规眼科检查视力、视野、眼底、眼压、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视诱发电位(VEP)等眼部检查,要求患者6个月后复查以上眼科检查。结果411例结缔组织病患者中有7例视力下降(1.70%);1例右眼颞下方、左眼鼻下方视野缺损(0.24%);1例右眼颞上方可见暗点、1例右眼鼻上方可见暗点(0.48%);8例眼底检查提示黄斑区色素紊乱(1.94%);1例眼压增高(0.24%);1例黄斑中心凹轻度增厚(0.24%);3例右眼振幅降低、1例左眼振幅降低(0.97%)。结论羟氯喹具有良好的眼部安全性和耐受性。

  • 标签: 羟氯喹 羟氯喹性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眼部疱疹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2001年以来收治的24例眼部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镇痛、抗病毒、抗炎、神经营养药联合治疗。结果24眼均治愈。结论采用镇痛、抗病毒、抗炎、神经营养药联合治疗眼部带状疱疹有效。

  • 标签: 眼部带状疱疹 镇痛 抗病毒 抗炎 神经营养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对21例眼部带状疱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并发症轻,明显提高视力结论眼部带状疱疹有自愈倾向,密切观察,尽早明确诊断,采用各种有效的治疗措施,消除患者的顾虑,积极配合冶疗,可防止和减少眼部并发症,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 标签: 带状疱疹眼部诊疗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重症头面部烧伤患者的眼部护理经验。方法制定临床治疗眼部烧伤患者的特殊护理方法,同时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在眼部护理的过程中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结论通过对头面部烧伤患者的眼部护理,保护了患者的眼睛,恢复病人对生活的信心,提高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头面部烧伤 眼部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眼部给药脂质纳米制剂的研究是当前肿瘤疾病开展药剂学纳米制剂研究领域内的热点之一。本文针对肿瘤疾病开展纳米制剂研究,包括脂质体,胶束,白蛋白纳米粒为研究主线,探讨其对眼部给药所起的作用研究,并在临床治疗实践中,以其突出治疗成效,进一步指导临床科研,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在药剂学上的贡献。

  • 标签: 眼部给药 脂质 纳米制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型超声检查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方法总结我院2012年一年内所做的1036例眼部疾病B超中,其中正常的320例;玻璃体混浊的670例;玻璃体积血和机化的26例;视网膜脱离的13例;视网膜肿物的2例;脉络膜脱离的1例,晶体全脱位的1例,脉络膜缺损的1例;视乳头水肿的2例。并对几例特殊病例的B超进行具体分析。结论B型超声检查能在很大程度上反应明显形态学改变的眼科疾病。并能为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B型超声检查 眼科疾病 形态学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降低全麻术中监护患者眼部并发症的护理循证实践方案。方法对460例全麻监护的患者,借鉴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中心(JoannaBriggsInstitutc,JBI)的重症监护患者眼部护理循证标准,制定全麻术中患者眼部护理循证标准,并加以临床实践。结果该眼部护理循证实践方案使眼部状况发生率由15.05%降低为1.09%(χ2=51.05,p=0.000<0.05)。结论该眼部护理循证标准应用于全麻术中监护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眼部并发症,降低患者术后眼部不适及痛苦。

  • 标签: 全麻监护 护理 循证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鼻内镜鼻窦手术的眼部并发症及其预后结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25例鼻内镜鼻窦手术引起眼部并发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5例眼部并发症患者中,10例纸样板损伤、7例视神经损伤、4例眼外肌损伤、1例眼底动脉栓塞、1例泪道损伤、1例框内感染、1例框内出血。探讨鼻内镜鼻窦炎手术引起眼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结果经过治疗之后,纸样板损伤、泪道损伤、框内感染患者痊愈;1例视神经损伤患者视力恢复正常,其余6例无变化;眼外肌损伤患者术后症状改善,眼底动脉栓塞、框内出血患者症状无改善。结论鼻内镜鼻窦炎手术导致的眼部并发症原因复杂,需要做好术前准备,了解手术操作,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及时发现眼部并发症,也是降低患者风险的重要手段。因为鼻内镜鼻窦炎手术引起的失明难以治疗,预后效果较差。

  • 标签: 鼻内镜 鼻窦炎 眼部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以眼部病变为首发症状的颅内病变进行总结分析从而提高临床诊断水平,避免误诊漏诊。方法对临床收治的24例以眼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颅内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部表现主要有视力减退18例(75.0%),上睑下垂或眼球运动障碍、复视5例(20.8%)。视乳头水肿6例(25.0%),视神经萎缩4例(16.7%),眼底静脉曲张、阻塞或出血各2例(8.3%)。视野损害15例(62.5%)。颅内病变为垂体腺瘤5例,颅咽管瘤3例.脑膜瘤3例,恶性胶质瘤2例,星形细胞瘤、松果体肿瘤、多发性肉芽肿、脑囊肿各1例。脑梗塞5例,脑出血2例。结论对临床出现上述眼科临床表现的患者,尤其对伴有全身症状或长期治疗无效者更应考虑颅内病变的可能性,以减少漏诊、误诊。

  • 标签: 颅内病变眼部症状首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东胜区小学儿童屈光不正及其他眼部疾病的患病率。方法对总共1100名,年龄在7岁到12岁的小学儿童(其中男生570名,女生530名)进行屈光不正,色觉缺陷和其它眼部疾病的调查。对这些儿童进行视力,眼前节检查,色觉检查和眼底检查。结果396名儿童(36%)被发现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眼部异常。其中,屈光不正占29%、色觉缺陷占1.6%、斜视占2.5%、内眦赘皮占1.9%、上睑下垂占0.9%、倒睫占0.3%、霰粒肿占0.4%、沙眼占7.8%、过敏性结膜炎占4%、结膜痣及面部毛细血管瘤占0.1%、先天性白内障占0.2%。结论近视是小学儿童最常见的屈光不正。在小学入学时有眼科医生对儿童进行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屈光不正和其它眼部疾病,有利于早期治疗并减少视功能的损害。

  • 标签: 视力 上睑下垂 儿童 屈光不正 斜视 色觉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患者行两种眼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患者78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划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9例。对干预组患者行无菌聚乙烯薄膜眼部护理,对参照组患者行氧氟沙星眼凝胶眼部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第3天、第5天的角膜上皮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护理第3天以及第5天的角膜上皮脱落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数据组间差异较大,即P<0.05,本次实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患者行无菌聚乙烯薄膜眼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角膜上皮脱落的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眼部护理干预 重症病人 护理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在翼状胬肉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10年-2012年我院收治的58例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切除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MMC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愈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临床治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3眼,复发率为6.7%,对照组复发9眼,复发率为23.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C能显著提高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迅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临床复发率。

  • 标签: 翼状胬肉 丝裂霉素C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更为安全、有效的眼罩应用,减少新生儿光疗后的眼部感染发生。方法将2017年6-8月来我院行光疗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自制黑棉布眼罩法,黑棉布剪裁合适的眼罩形状后经高压蒸汽灭菌后使用。实验组采用温州施乐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眼罩“避光宝”,对两组的眼部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眼部感染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结论使用一次性眼罩避光宝可降低新生儿光疗后的眼部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蓝光治疗 眼罩 眼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