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低氧诱导因子(HIF)-2是由HIF-2α和HIF-1β组成的异二聚合体,是机体的一种重要转录因子,HIF-2在诱导红细胞生成素基因表达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具重要作用,而红细胞生成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可刺激红系造血,与红系造血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就HIF-2的结构、分布及下游基因表达的调控作一综述。

  • 标签: 低氧诱导因子-2 红系造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炎性因子变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71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根据合并心律失常情况将患者分成观察组(83例)与对照组(88例),观察组为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使用10mg瑞舒伐他汀在每天睡前服用,持续两周的治疗。结果通过两周的治疗,两组患者在IL(白细胞介素)-1βmRNA、hs-CRP(C反应蛋白)以及TNF(肿瘤坏死因子)-α方面降低的较为明显,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有着明显的凋亡反应以及炎症反应,这也是发生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瑞舒伐他汀抗炎效果较好、同时具有抗凋亡的作用。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律失常 凋亡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高原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检查将居住于海拔2500~4250m的高原地区常驻人群分为四组健康对照组(无肺动脉高压,a组)、轻度肺动脉高压组(b组)、中度肺动脉高压组(c组)、重度肺动脉高压组(d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检测68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HIF-1α、VEGF浓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b组、c组及d组血清HIF-1α及VEGF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肺动脉高压患者随肺动脉压力的升高HIF-1α及VEGF浓度增高,肺动脉压力高低与血清HIF-1α及VEGF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628及0.536,均P<0.01)。结论血清HIF-1α、VEGF与高原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及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高原肺动脉高压 缺氧诱导因子-1&alph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出血采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1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脑出血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对照组采取胞磷胆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4天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7天及治疗后14天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4天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7天及治疗后14天的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GF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出血 神经生长因子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五苓散证的病机,进一步明确五苓散的临床适用范围。方法收集五苓散病案362例,运用统计软件对症状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得到11个公因子,F1三焦气化失司,水液直趋膀胱;F2脾虚湿盛或湿邪困脾;F3气虚津停,留而为饮;F4水饮内停,胃失和降及水饮上犯;F5水湿内盛,泛溢肌肤;F6心肺不足合并水饮疾患;F7阳虚津液不固;F8脾不散精;F9水湿阻滞经络;F10气血亏虚或阳虚痰湿内盛;F11痰湿内盛。结论五苓散证基本病机为气化不利,津液代谢失常。

  • 标签: 五苓散 病机 因子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炎症因子和危重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2年6月-2013年6月就诊于我院儿科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诊断的患儿78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危重评分法将全部入选患儿分为极危重组、危重组和非危重组。对入选患儿进行炎症因子检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炎症因子和危重症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经研究显示,WBC计数及PCT随病情加重升高,差异显著,P<0.05;PLT计数随危重症评分降低而降低,非危重组合和危重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RP随危重症评分降低而升高,非危重组和危重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PCT和WBC计数与危重评分呈正相关,而PLT计数与危重症评分则呈负相关,CRP则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炎症因子指标中WBC计数、PCT及PLT计数水平与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的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重症肺炎 脓毒症 危重评分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和正常健康人(CON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研究对象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10(IL-10)的差异。结果AMI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s-CRP、TNF-α、IL-6和IL-8均显著高于CON组正常健康人(P<0.05),血清IL-10显著低于CON组正常健康人(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处于炎症失衡状态,血清hs-CRP、TNF-α、IL-6和IL-8均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而血清IL-10显著低于正常健康人。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炎症因子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ITF通过诱导肠上皮细胞移行,促进损伤后肠道黏膜的快速修复,在维护肠黏膜的完整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主要机制为ITF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β-连环蛋白与E-钙黏蛋白的表达,使β-连环蛋白磷酸化,削弱β-连环蛋白和E-钙黏蛋白的交联,干扰细胞间黏附,从而促进细胞移行。

  • 标签: 肠三叶因子 肠上皮细胞 细胞移行 保护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鼠脑干出血清除血肿对脑干出血后急性期继发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SD大鼠36只,采用配伍组设计,分为出血对照组组和微创手术组。每组分3个亚组,每亚组6只大鼠。采用尾动脉取自体血脑桥注射法,制成脑干出血模型,抽取静脉血对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进行ELLISA检测,记录神经功能评分,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手术对致炎因子的影响。结果脑干出血早期,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逐渐升高,至72h到达最高,手术组与出血组比较,两种因子术后12h无差异,24h和72h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干出血自然病程中,血肿刺激和继发性炎症反应导致炎症介质增加,而及时清除脑干血肿能明显降低致炎因子水平,对预后有利。

  • 标签: 脑干出血 血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金因肽喷雾剂)治疗婴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将171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抗病毒、退热、补液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外喷金因肽喷雾剂,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症状改善、用药安全性等方面的异同。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61%,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疼痛改善时间、流涎消失时间、疱疹溃疡愈合时间、总病程等方面均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缓解婴儿疱疹性咽峡炎症状及促进疾病恢复方面效果显著,使用方便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疱疹性咽峡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内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对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后血肿灶周围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不同剂量之间的差别。方法雄性SD大鼠,采自体血(50μl)注入右侧尾状核制作脑出血模型。根据不同注射剂量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Control组)、0.5ug-NGF组、1.0ug-NGF组、1.5ug-NGF组。各组分别通过颅内原位注射等体积(2ul)生理盐水、NGF0.5ug、NGF1.0ug、NGF1.5ug。治疗一周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ND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血肿周NEURON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①NDS评分颅内注射不同剂量NGF组与单纯注射生理盐水的脑出血组相比,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1.0ug-NGF组及1.5ug-NGF组最为明显,而这两者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②Neuron阳性细胞数颅内注射不同剂量NGF组与单纯注射生理盐水的脑出血组相比,血肿灶周围的Neuron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1.0ug-NGF组及1.5ug-NGF组增加明显,而这两者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①颅内注射NGF能够改善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及血肿灶周围神经元的损伤;②高剂量NGF治疗效果优于较低剂量。

  • 标签: 脑出血 神经生长因子 颅内注射 不同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GF-β1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胆道外引流术后胆总管中的表达。方法监测对照组(假手术组)、梗阻性黄疸大鼠术后3天、6天、9天胆道外引流2天后共计3个时问点取大鼠梗阻段胆管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胆道损伤引流后不同时期的表达强度。结果胆总管完全梗阻的情况下,胆道外引流进行的越早胆管壁的TGF—β1表达量下降的越快。结论胆道损伤梗阻后,如不及时行手术外引流干预,胆道损伤程度会逐渐加重,可能导致胆道不可逆损害。

  • 标签: TGF-&beta 1 梗阻性黄疸 胆道外引流
  • 简介:摘要尖锐湿疣(CA)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STD),传染性强,严重威胁人群健康;CA患者在外周血中检测到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T淋巴细胞亚群,CA的发病不但取决于HPV感染的数量,而且与细胞免疫学关系密切。

  • 标签: 尖锐湿疣 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综合疗法治疗颈部肌筋膜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7例门诊颈部肌筋膜综合征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实施电针、按摩、颈椎牵引、理疗综合疗法,对照组选穴同电针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疗法治疗颈部肌筋膜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溶栓疗法、给予抗凝类要我、扩张冠脉血管类药物、β受体阻断药、ACEI类药物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检测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内皮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内皮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别与本组治疗前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内皮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内皮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内皮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能够改善内皮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阿托伐他汀 炎症因子 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炎合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抗炎合剂组和常规治疗组,于治疗后第3天观察疗效,第1和第5天分别用ELISA法和免疫层析法检测白介素-1和降钙素原水平。结果抗炎合剂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高,复诊率比较低,IL-1明显下降,较常规治疗组明显(P<0.05),降钙素原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两组也无差别(P>0.05)。结论抗炎合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明显,并能抑制IL-1水平。

  • 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 抗炎合剂 白介素-1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在人肝癌HepG2细胞内可稳定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VEGFR3片段,克隆至pBABE-puro质粒,构建重组质粒pBABE-puro-VEGFR3,经PCR、酶切、测序等验证后,体外与PIK包装质粒共同转染293FT细胞,获得携带VEGFR3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人肝癌HepG2细胞,获得转入VEGFR3的HepG2细胞,通过QPCR和Westernblot进一步验证VEGFR3在HepG2细胞内的表达。结果①获得携带VEGFR3基因的重组质粒pBABE-puro-VEGFR3和人肝癌细胞株HepG2-pBABE-puro-VEGFR3;②Q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到VEGFR3在靶细胞HepG2-pBABE-puro-VEGFR3中的稳定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VEGFR3基因的人肝癌细胞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逆转录病毒 载体 HepG2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健康体检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化学显色法测定了220例健康人、260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TSGF含量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TSGF含量及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结论TSGF检测具有较高敏感性、相对特异性,在健康体检中有助于早期恶性肿瘤筛查。

  • 标签: TSGF 恶性肿瘤 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