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尿膀胱抗原、透明质酸和存活素联合应用对膀胱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膀胱患者为观察组,入选的共40例,并选择健康的2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进行观察,以及20例泌尿系统良性疾病患者为参照组。随后可进行膀胱抗原(UBC)、透明质酸(HA)、存活素(Survivin)和尿脱落细胞学(UC)的对比分析。结果四种检测方式对膀胱的临床检测均具有自身价值,与此同时,UBC、HA和Survivin检查的有效性和敏感性均优于UC。结论采用UBC、HA和Survivin检查对膀胱的检查具有良好效用,且优于UC,可以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尿膀胱癌抗原 透明质酸 存活素 膀胱癌 尿脱落细胞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吡柔比星与吉西他滨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3例膀胱切除术后患者,其中对照组32例患者术后接受吡柔比星治疗;观察组31例患者接受吉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血肌酐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谷丙转氨酶高于对照组,血肌酐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膀胱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柔比星与吉西他滨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术后复发作用相似,但吉西他滨更能保护肾功能,减少并发症,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吡柔比星 吉西他滨 膀胱癌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更好地做好女性泌尿生殖道瘘的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病历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患者在住院期间对自身疾病及治疗过程有了全面的了解,能够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注重心理护理及加强健康宣教能够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宫颈癌 膀胱阴道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对老年膀胱患者行腹腔镜与开放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20例老年膀胱患者,随机划分为甲组(n=10)、乙组(n=10),甲组行开放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进行治疗,乙组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术中以及术后情况,并进行评价与比较分析。结果不同方式治疗后,乙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输血量、出血量)显著优于甲组(P<0.05);乙组术后情况(进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显著优于甲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膀胱患者而言,选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较开放性手术理想,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以及进食恢复时间等,从而更好的促进康复,在临床中价值可观。

  • 标签: 膀胱切除术 腹腔镜 膀胱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肤镜辅助诊治基底细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BCC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活检术明确诊断后再次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治疗组患者皮肤镜辅助设计手术切除范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95%,二者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就医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肤镜辅助诊治BCC,能够降低患者就诊时间成本和经济负担。

  • 标签: 皮肤镜 基底细胞癌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肝细胞(hepatocellularcarcinomas)存在多表型和分子异质性。新型免疫疗法增加了肝细胞活性化合物的治疗前景,促进了预后/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的发展。我们旨在综述肝细胞靶向治疗的分子通路,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肝细胞癌 分子疗法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尿道电汽化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接收的浅表性膀胱患者31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设为对照组,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并将同期收治的另外31例浅表性膀胱患者设为研究组,采用经尿道电汽化术进行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研究组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相比较对照组更高;而各项临床指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浅表性膀胱患者中采用经尿道电汽化术治疗,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满意度较高,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经尿道电汽化术治疗 浅表性膀胱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皮肤基底细胞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9例皮肤基底细胞癌病例,研究其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研究的109例病例中,男女比例1.141;单发多见,病理类型中结节型占77.98%,浅表型占12.85%,其他病理亚型占9.17%;发病部位以头面部的发生率高(占84.4%),存在色素沉着者占82.57%,无溃疡者占80.73%。结论皮肤基底细胞大多发生在头面部,常有色素沉着,发生溃疡的概率相对较小,容易误诊或漏诊,值得医疗团队对其进行关注。

  • 标签: 皮肤肿瘤 基底细胞癌 病理学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肾乳头状细胞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处理方式实现临床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8月,诊治的肾乳头状细胞患者20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依据相关诊断标准实现确诊的肾乳头状细胞患者。对全部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处理措施,收集患者临床诊治相关资料并对资料展开回顾性整合、分析。结果经多层螺旋CT诊断处理后,可见肿瘤细胞生长方式包含膨胀性生长及浸润性生长两种;患者肿瘤细胞主要作用于患者肾皮质,少部分作用于患者肾实质;存在包膜情形与无包膜情形对应的病例数分别为16例、4例。对患者实施平扫处理后,发现肿瘤细胞以不均匀稍高密度为主要表现。实施动态增强扫描处理后,强化主要表现为轻中度强化及轻度持续强化。结论对肾乳头状细胞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处理方式实现临床诊断,诊断结果显著,对肾乳头状细胞癌病症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能够为临床相关后续诊治处理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

  • 标签: 乳头状 细胞癌 多层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TURBt+术后灌注化疗联合治疗浅表性膀胱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4月收治的膀胱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进行治疗,并在术后应用灌注化疗联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临床治疗中膀胱的各个分期、分级、肿瘤大小对治疗后的复发率存在较大的影响,复发率各不相同,数据显示存在差异,P<0.05。结论针对浅表性膀胱患者,给予TURBt+术后灌注化疗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分期、肿瘤直径大小及分级等相关,应用化疗药物可以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效果,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TURBt 灌注化疗 浅表性膀胱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膀胱灌注化疗对上尿路尿路上皮术后膀胱发生的作用。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3例上尿路尿路上皮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患侧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35例UTUC术后未采用膀胱灌注化疗,肾盂19例,输尿管16例,尿脱落细胞阳性14例。Ta、T1、T2、T3期分别为4、11、15、5例;G111例、G2及G324例。自2012年1月后有48例UTUC术后采用膀胱灌注化疗,肾盂18例,输尿管30例,尿脱落细胞阳性19例,Ta、T1、T2、T3分别为6、15、20、7例,G117例、G2及G331例,分析膀胱灌注化疗对两组病人术后发生膀胱的影响。结果本组研究83例均获得随访,未灌注组有11例(31.4%)膀胱复发,灌注有6例(12.5%)膀胱复发,未灌注组明显高于灌注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脱落细胞阳性未灌注组有9例膀胱复发,灌注组有5例。T分期未灌注组T2期6例膀胱复发,T3期5例;灌注组T2期3例膀胱复发,T3期3例。肿瘤细胞分级未灌注组G2及G3共11例发生膀胱,灌注组G2及G3共6例。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前尿脱落细胞阳、G2、G3及T2期以上的UTUC根治术后即刻开始为期2个月共8次膀胱灌注化疗能够有效降低膀胱的发生率。

  • 标签: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膀胱灌注化疗 膀胱癌复发
  • 简介:摘要胃小细胞(SmallCellCarcinomaofStomach,SCCS)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约占胃恶性肿瘤的0.6%。临床上SCCS误诊率较高。SCCS病情进展迅速,预后极差,患者生存期几乎都在1年内。本例未予以放化疗,仅服用中药治疗,最终存活36个月,实属罕见。

  • 标签: 小细胞 胃肿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膀胱根治术后腹壁造口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我院住院部将2015年8月-2017年2月期间在泌尿外科行膀胱根治术的60例老年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均行腹壁造口处理。用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为30例。纳入对照组中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纳入观察组中患者予以延续性护理。以C-COH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经护理干预前C-COH量表评分两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C-COH量表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膀胱根治术后行腹壁造口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有进一步推广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膀胱癌 腹壁造口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填充型肝血管瘤与肝细胞的CT鉴别诊断。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快速填充型肝血管瘤与肝细胞患者各30例,行全肝轴面扫描,观察患者病灶CT图像,包含病灶大小、平扫病灶密度值(AV)、动脉-门静脉(A-P)分流、假包膜、门静脉期和延迟病灶强化特点等。结果两种肿瘤在大小和平扫AU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动脉期EV、A-P分流/假包膜方面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快速填充型肝血管瘤与肝细胞CT诊断中,在肿瘤大小和平扫AU方面较为类似,在动脉期EV、A-P分流、假包膜方面有明显区别,可以此实现快速填充型肝血管瘤与肝细胞的鉴别诊断。

  • 标签: 快速填充型肝血管瘤 肝细胞癌 CT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Ki-67在口腔鳞状细胞(O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30例OSCC和20例正常口腔粘膜(NOM)中VEGF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和Ki-67在OSCC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NO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和Ki-67阳性表达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OSCC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同时表达与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EGF和Ki-67在OSCC中高表达,两者可能与口腔鳞状细胞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有关。

  • 标签: VEGF Ki-67 口腔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血栓压力袜在膀胱根治术患者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02月—2017年12月在我泌尿外科住院的72例膀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抗血栓压力袜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两组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治疗情况。术后3~7天对可疑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实验组DVT形成0(0.0%)例,对照组DVT形成6(16.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配合抗血栓压力袜能有效预防膀胱根治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标签: 抗血栓压力袜 膀胱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皮肤鳞状细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对比治疗效果及其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远高于对照组的72.7%(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2%,远高于对照组的77.3%(P<0.05)。结论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皮肤鳞状细胞患者效果理想,还可提高满意度。

  • 标签: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皮肤鳞状细胞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肾透明细胞关键基因,为临床寻找相关分子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GEO数据库中获取肾透明细胞相关基因芯片(GSE46699),通过R语言分析肿瘤组织与正常肾组织差异表达的基因,用DAVID网站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聚类分析和功能富集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核心基因。结果经筛选获得848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384个,下调基因464个。差异基因主要涉及免疫反应、炎症反应、氨基酸代谢降解、PPAR信号通路等。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示COL1A1、COL1A2、COL6A2、COL6A3、COL4A2、COL4A4、COL4A5、COL4A3、COL3A1、COL5A2、COL5A1、COL8A1、COL15A1、COL23A1、COL21A1、DCN、FN1、CCL5、CXCR4、CXCL9等基因为关键节点基因。结论筛选所得的核心基因可能在肾透明细胞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肾透明细胞诊断及治疗的生物学靶标。

  • 标签: 肾透明细胞癌 生物信息学 差异表达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型HPV宫颈患者群体中宫颈活检和脱落细胞病理检查结果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HPV检测阳性患者的病例记录资料。结果宫颈活检和脱落细胞病理检查具备较高水平的CA阳性检出率(92.00%)。在高危型HPV病毒检查结果阳性的宫颈患者群体中,宫颈脱落细胞病理学LSIL指标阳性检出率为65.00%(65/100);活检病理学CINI指标的阳性检出率为67.00%(67/100)。结论宫颈活检及宫颈脱落细胞病理检查结果在高危型HPV宫颈患者群体中具备极其充分的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高危性HPV宫颈癌 宫颈组织活检 宫颈脱落细胞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K2和SFRP2在新疆汉族和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ESCC)中的表达及其在食管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65例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切除和病理确诊为ESCC的病例,汉族90例,哈萨克族75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两蛋白在ESCC及旁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二者的差异性表达统计分析,分析其与临床各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CK2在ESCC中61.2%阳性表达,SFRP2在食管旁组织中72.1%阳性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K2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10)。二者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结论CK2和SFRP2可能为ESCC相关差异蛋白。CK2有可能在ESCC侵袭转移进展中发挥作用。

  • 标签: ESCC CK2 SFRP2 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