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再生障碍贫血的临床护理。方法随机在本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间接诊的再生障碍贫血病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设为B组,另选取同期50例再生障碍贫血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设为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B组的治疗总依从率为96.00%,明显高于A组的84.00%;B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6.00%,明显高于A组的82.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再生障碍贫血综合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护理 护理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目的是了解肝炎相关再生障碍贫血(HAAA)在重型再生障碍贫血(SAA)中所占比例并探讨其临床特征。方法观察近五年来在本院接受诊疗的重型再生障碍贫血患者中HAAA所占比例,并将其与非肝炎患者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液常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诊疗及干预等进行对照。结果肝炎相关再生障碍贫血占SAA的比例为3.33%。再生障碍贫血与重型再生障碍贫血在进行临床治疗前均进行检查,并确定其血常规、骨髓象等均无异常;26例再生障碍贫血患者中24例(92.4%)三种(甲、乙、丙)型肝炎病毒经检查后呈阴性,2例(7.6%)乙型肝炎病毒,并按抗原种类此病毒又分为HBsAg、HbeAg,它们均成阳性;24例(92.4%)再生障碍贫血患者易在急性黄疽型肝炎后丙氨酸转氨酶(ALT)以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浓度降低时患病;经过6个月临床治疗后内,再次与非肝炎相关的SAA比较,早期发病率与感染相关病死率均显著增高;但HAAA组2年生存率显著降低。

  • 标签: 肝炎 再生障碍性 贫血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再生障碍贫血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慢性再生障碍贫血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和研究,研究病因,对比分析采用单纯的十一酸睾酮治疗(观察组)、环孢素A与十一酸睾酮联合治疗(对照组)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环孢素A与十一酸睾酮联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贫血,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病因 治疗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再生障碍贫血(AA)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7年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确诊为AA的276例患儿临床资料,对症状、辅助检查结果及误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6例AA患儿平均年龄7.1岁,中位病程0.58月,首诊时误诊率为30.1%,误诊疾病包括免疫血小板减少症(23.6%)、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5%)、免疫全血细胞减少症(1.1%),噬血细胞综合征(0.7%)、感染(呼吸道感染及脑炎,0.7%)、白血病(0.4%)、巨幼红细胞性贫血(0.4%)、青春期功血(0.4%)、系统红斑狼疮(0.4%)。结论儿童AA容易发生误诊,首诊医生需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尤其血象或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及治疗反应欠佳者,需积极完善骨髓检查。

  • 标签: 儿童 再生障碍性贫血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再生障碍贫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再生障碍贫血患者88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血常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再生障碍贫血患者的护理效果良好,能够帮助患者降低并发症率,改善患者血液相关指数,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再生障碍性贫血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小儿佝偻病与贫血的相关分析。方法选取2015、2016、2017年例行体检的420例儿童作为对象,设为三个组别,每组140例,分别就其佝偻病与贫血的发病率进行回顾分析,对比三组小儿佝偻病与贫血的相关。结果2015年小儿佝偻病与贫血的发病率均处于最高水平,2016年小儿佝偻病与贫血的发病率均处于中等水平,2017年小儿佝偻病与贫血的发病率均处于最低水平,三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佝偻病与贫血的发病率正逐渐降低,患儿如果罹患小儿佝偻病,患贫血的概率也相对较高,反之亦然,二者发生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

  • 标签: 小儿佝偻病 小儿贫血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球分析仪检测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血象指标变化情况及原因。结果MCHC、RDW-CV差别较小,MCV、MCH、PLT差别较大。结论地中海贫血红细胞mcv小、靶形红细胞、小球形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及泪滴形红细胞,是造成血小板假性增高、MCV低的主要原因,实验室需建立相关坐标图加以判断。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血象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年创伤经历与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相关。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共纳入60例研究组和60名对照组。用早年创伤问卷简表评估早年创伤情况,焦虑自评量表评估焦虑水平,运用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早年创伤与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相关。结果研究组的普通创伤(χ2=7.161,P=0.007)、情感虐待(χ2=21.056,P<0.001)和创伤(χ2=4.603,P=0.032)3个早年创伤分量表分和总分(χ2=4.012,P=0.044)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SD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t=7.372,P<0.05)。广泛性焦虑障碍病人早年创伤总评分与SDS评分相关(r=0.352,P<0.01)。结论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早年创伤更多,尤其表现在情感虐待方面,并且表现出更高的焦虑水平,对照组也存在早年创伤,但是比例低,不足以导致焦虑发作。

  • 标签: 早年创伤 广泛性焦虑障碍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查结果应用于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诊断鉴别效果。方法对缺铁性贫血组、地中海贫血组患者给予血常规检查,具体项目包括RBC、MCHC、Hb、MCH、RDW、MCV等,将两组上述血常规项目检查结果输入SPSS软件后给予统计学分析。结果地中海贫血组患者RDW、MCV、RBC水平显著低于缺铁性贫血组(P<0.05);地中海贫血组患者Hb、MCHC水平显著高于缺铁性贫血组(P<0.05);两组MCH检测值对比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准确掌握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患者血常规检查特点,接诊疑似贫血患者后积极给予各项检查正确鉴别诊断病情并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从而有利于保障患者疗效、预后。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血常规检查 临床鉴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不同分期血红细胞参数进行检测,并分析不同时期患者参数变化特点。方法176例患者均为我院肾病科临床确诊为慢性肾衰竭的患者,氮质血症期组62例、肾衰竭期组71例、尿毒症期组43例,检测红细胞各项参数(包括RBC、HB、MCV、MCH、MCHC、RDW),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各期均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在氮质血症期组、尿毒症期组、肾衰竭期组、患者的RBC及Hb值随着病情的进展呈减低的变化趋势(P<0.05),而其MCV、MCH、MCHC、RDW值随着病情的进展呈增高的变化趋势(P<0.05)。结论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参数变化的分析可反映肾性贫血的情况,并辅助肾性贫血的诊断及病因分析。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红细胞各项参数(包括RBC HB MCV MCH MCHC RDW)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琥珀酸亚铁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观察。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98例,分成实验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实验组给予琥珀酸亚铁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亚铁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7%(P<0.05),实验组患者的贫血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中,采用琥珀酸亚铁给予治疗能够提升其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琥珀酸亚铁 妊娠 缺铁性贫血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4例贫血患者,其中观察1组为地中海贫血(n=27),观察2组为缺铁性贫血(n=27),再选取27例健康者并设定为对照组,对比三组检测结果。结果红细胞和RBCC/MCV方面,观察组1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平均红细胞容积、血红蛋白、红细胞血红蛋白量方面,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1组和观察2组,(P<0.05)。此外,观察2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观察1组,(P<0.05)。结论临床诊断、鉴别贫血时,可通过检测红细胞、RBCC/MCV、平均红细胞容积、血红蛋白、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分布宽指标进行,且对于贫血分型也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贫血 血液检测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抽取本院接诊的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贫血病症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患者血常规检验鉴别诊断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血常规指标中的Hb、MCH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水平;实验组患者的RBC、RDW、MCV三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水平;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MCH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Hb、MCHC、RBC、RDW、MCV等指标对于鉴别贫血类型具有重要重要参考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之用。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养阴补血—温肾化痰通络—补肾健脾序贯疗法治疗排卵障碍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60例排卵障碍不孕患者,给予中药养阴补血—温肾化痰通络—补肾健脾序贯疗法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最大卵泡直径及血孕酮值、基础体温、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中药序贯治疗总有效率(65.0%),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显著降低,子宫内膜厚度、最大卵泡直径及血孕酮值显著升高;患者典型双相体温比例均显著提升;排卵率(57.14%)和妊娠率(21.66%)均显著提高;而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养阴补血—温肾化痰通络—补肾健脾序贯疗法可明显提高排卵障碍不孕症临床疗效,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提高妊娠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序贯疗法,排卵障碍性不孕,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贫血鉴别诊断的血液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4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贫血患者分为A组(地中海贫血)和B组(缺铁性贫血)各40例,同期选取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其血液样本进行检验,比较血液检验指标之间的不同差异,并对血液检验诊断贫血的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计算。结果对照组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高于A组和B组,B组红血细胞(RBC)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高于A组和对照组,各组血液检验结果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符合率为65.0%和72.5%,灵敏度为87.5%和90.0%,特异性为62.5%和65.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贫血 血液检验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肺病认知功能障碍疾病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方法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对慢性阻塞肺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症状进行科学评估,连续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离散变量采用构成比进行描述,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本研究的研究对象MoCA量表根据受教育年限调整后总平均分为(22.18±6.91)分,根据MoCA量表认知功能障碍判别标准,研究对象中190人有MCI,患病率为79.17%。结论某医院呼吸科慢性阻塞肺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高年龄和低文化程度是该医院诊治患者中最主要的疾病影响因素。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癫痫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34例癫痫精神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人性化护理),选择同期收治的34例癫痫精神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癫痫精神障碍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癫痫性精神障碍 人性化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于脊髓损伤神经源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影响分析。方法将在我院就诊2016年01月—2018年01月收治以脊髓损伤神经源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133例,采取护理干预,分析其护理干预的特点,总结护理干预后各项肠道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肠道功能评分腹胀程度评分(3.53±0.46)分,便秘情况评分(2.84±0.23)分,药物依赖评分(3.12±0.33)分,排便时间(3.12±0.33)分。生活质量评分(87.38±9.62)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佳,反之,分数越低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差。护理满意度67例非常满意,59例满意,7例不满意,总满意率=94.74%。结论对于脊髓损伤神经源肠道功能障碍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更好的恢复患者的肠道功能,进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效果理想。

  • 标签: 护理干预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 肠道功能障碍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因素。方法选择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到我院进行体检的189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的调查问卷收集所有儿童的血红蛋白等辅助检查结果、喂养方式以及辅食的添加情况等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喂养方式、不同辅食添加方式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病率的差异,以探讨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因素。结果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1周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患儿家长对疾病的认知度较低;不太喂养方式及辅食添加情况是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因素。结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多发于1周岁以下婴幼儿,家长应注意科学母乳喂养,并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及时添加辅食,补充铁元素,同时要加强对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大力宣传纯母乳喂养的优势的同时注意提醒儿童家长及时添加辅食,尽力预防该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小儿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发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