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对1例以全身骨质溶骨性破坏为主要表现,误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胃癌患者进行回顾,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疗经过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经过多次检查,患者确诊并给以化疗。结论扩大知识面,重视各种临床表现,重视检查结果,不完全依靠检查结果,减少误诊及漏诊。

  • 标签: 骨质破坏 胃癌 多发性骨髓瘤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杀行为患者的抢救措施,进一步提高自杀行为患者抢救成功率。方法对196例自行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6例自杀行为患者治愈115例(58.67%);死亡81例(41.33%)。结论溺水与自缢患者需现场心肺复苏;自杀行为出现后、及时就诊和应用特效解毒剂;血液灌流;综合抢措施,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自杀行为 患者 抢救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人群高血压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价值。方法本次选取我城区常住居民作调查对象,其中2010~2014年五年间各抽调1000人,共5000人,监测高血压行为危险因素。结果2010年至2014年五年间各抽调1000人,共5000人,均有效。男2560人,女2440人;15~19岁230人,20~39岁1975人,>40岁2795人。除临界高血压值有较低知晓率外,正常血压值、与脑卒中有关、与冠心病有关、高血压演变结果知晓情况均>50%,并在2010年至2014年间呈增长趋势。通过对比5年间居民对遵医用药、调理饮食、情绪稳定、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定期监测血压的认知率可以看出,2010年~2014年居民对各项高血压预防措施的认知率均逐步升高。结论针对人群中高血压行为危险因素展开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防范对策进行制定,增强宣教水平,纠正错误行为观念和不良习惯,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保障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对维护患者生命健康意义重大。

  • 标签: 人群 高血压 行为 危险因素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现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本市辖区内幼儿园就读的300例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其抚养人进行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现状调查,并评估儿童营养状况。结果调查结果本组受试儿童中不良饮食行为总百分比达到了60.33%,其中无法独立完成进食(46.33%)、存在不良进食习惯(41.67%)百分比较高(P<0.05);营养不良总发生率为28.33%,其中本组儿童超重(9.0%)和肥胖(9.67%)百分比较高(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不良饮食行为存在普遍性,且超重和肥胖占比较高,应注意纠正儿童不良饮食行为习惯,促进均衡膳食,改善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饮食行为 进食习惯 家庭环境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行为干预对患者选择输液工具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我院收治的80例急诊输液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询问,患者自愿选择输液工具进行输液,研究组护理行为干预后再行常规询问,对比两组患者对输液工具的选择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不选择静脉留置针的原因基本分为价格昂贵、不安全、不知晓等原因,且两组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研究组选择留置针概率73.33%高于对照组14.29%,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护理行为干预能有效影响患者对输液工具的选择。

  • 标签: 护理行为 输液工具 影响
  • 简介:摘要抑郁症病人的心理往往不健康,存在着焦虑、消极的现象,严重者可能会产生自杀的年头和行为。医护人员应当注重抑郁症病人的心理状况,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减少抑郁症病人的自杀率。我们对一些抑郁症病人进行了护理,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发现心理护理对缓解病人的抑郁情绪、减少病人自杀行为十分有帮助。

  • 标签: 抑郁症 病人 心理护理 自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4年5月诊断为难治性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30例研究组和30例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规范的高血压内科护理,研究组加用心理行为干预。评价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和护理后血压及焦虑评分水平。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血压及焦虑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后血压及焦虑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心理行为干预能够明显改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对改善不良情绪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心理 行为 难治性高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严重骨折患者健康行为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我科室住院治疗的80例严重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及一般治疗组,15天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健康行为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心理干预组焦虑情绪发生率为42.5%,一般治疗组焦虑情绪发生率为67.5%,心理干预组焦虑情绪明显低于一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组的健康行为改善率明显高于一般治疗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组临床疗效优于一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缓解严重骨折患者的焦虑情绪,并能使患者健康行为大为改善,有效的提高了临床疗效。

  • 标签: 心理干预 严重骨折患者 焦虑情绪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婴幼儿厌食行为问题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婴幼儿营养与喂养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儿保科儿保的婴幼儿1000例,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婴幼儿厌食行为问题的发生及原因。结果发现存在厌食的儿童235例,儿童厌食行为与进餐时间过长、饮食无规律、家长不正确的喂养态度有密切关系。结论家长不正确的喂养态度和喂养方式是导致儿童厌食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儿保门诊 婴幼儿 厌食行为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从大量研究显示,口腔溃疡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本文以XX医科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对大学生患有口腔溃疡疾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 标签: 口腔溃疡 大学生 生活习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实习护生洗手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82名中专实习女护生进行,为期2周的洗手行为干预,根据观察量表,采用现场观察法,记录洗手有关情况。结果行为干预后,实习护生执行洗手的情况及洗手技术掌握情况均显著提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为干预可以提高实习护生洗手的依从性。

  • 标签: 实习护生 洗手依从性 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幼儿智力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低劣的环境会对幼儿行为与心理造成负面影响,易导致幼儿出现智能迟缓、行为缺陷以及学习困难的情况,从而影响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2个方面进行考虑,探讨影响幼儿智能发展与心理行为的因素。

  • 标签: 智能发育 幼儿 心理行为 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过应用行为分析对自闭症儿童饮食障碍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治疗的自闭症饮食障碍儿童15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自闭症饮食障碍儿童1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饮食障碍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进食量、进餐时间、对食物兴趣、拒绝食物以及偏爱食物等各项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行为分析对自闭症儿童饮食障碍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应用行为分析 自闭症 饮食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不遵医饮食行为原因及对策。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高血压病人为观察对象,对高血压病人不遵医饮食行为的诱发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处理对策。结果自控能力不足、饮食习惯不良等对于高血压病人不遵医嘱饮食行为的影响较为明显,而不了解肥胖的危险、家庭成员不配合饮食等对于患者的影响相对较小。结论导致高血压病人发生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较为复杂,需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遵医饮食行为

  • 标签: 高血压 不遵医饮食行为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一样的心理会对儿童口腔内科治疗的造成的影响情况。方法探究自2012年8月到2014年12月之间,我科室接诊的三百例临床数据,按照年龄、居住环境、生长地、家长受教育程度等多个方面,全方位调研心理对口腔内科疾病的治疗影响。结果使患病儿童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之一为病种,年龄较大的患病儿童以及生长在和谐的环境中的患病儿童会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结论造成儿童心理行为的原因十分广泛,这一系列的心理行为造成大概11的口腔内科疾病的,为了能够有效地治疗,医生应对患病儿童的心理行为以及心理需求多加注意,使其能够在根本上顺利的治疗疾病。

  • 标签: 口腔内科 心理行为 影响因素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加强手卫生管理对急诊医务人员自身手卫生行为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对急诊科25名医务人员实施手卫生相关知识、行为的培训,并将其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将2015年10月前未进行手卫生培训的同科室25名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调查比较两组人员的手卫生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六步洗手法的操作考核及手卫生学检测达标率。结果观察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识掌握程度及六步洗手法考核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手消毒卫生学菌落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卫生管理培训可以增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改变其手卫生行为,自觉养成手消毒的良好习惯,避免因手卫生而导致的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手卫生 急诊 医务人员 行为干预 手消毒 洗手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家属求医行为和心理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9月期间来我院就诊求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形式对其进行调查。结果120例患者就诊之前求助宗教迷信24例、求医于非精神病专科医生15例、求助于心理门诊12例;40例患者自愿就诊,51例是被诱骗下就诊,29例被胁迫就诊。发病未治疗期平均(15.2±6.5)月,多数患者拒绝接受诊治,甚至暴力性对抗。陪诊家属中41例存在否认心理、65例为求治心理、30例为厌倦心理。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诊治过程中,要关注患者自身的治疗及心理干预,也要关注家属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提高社会支持作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求医行为 心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危险行为进行探析,并对此提出护理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06月30日~2015年06月30日的住院病人精神分裂症患者5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人。实验组药物给予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进行治疗。在给予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和研究的基础上,给予28例实验组患者针对性的治疗对策,并且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危险行为出现的几率进行评估。结果本次实验发现,实验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危险行为出现的几率较小,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调查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以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发生的几率。

  • 标签: 精神分裂症患者 危险行为 调查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我国医院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情势有些许僵化,资源利用率不高,缺乏整体性目标,最重要的还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近年来尽管我国的一些医院,依据PDCA管理循环系统探索着适应我国医院发展的绩效管理办法,但是,这仍然不够。人力资源一直被认为是最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库,如何激发起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提高每一位医务人员的执行力,如何促进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一个完善科学并且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亟待建立。笔者结合自身的新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在KPI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怎样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作为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方面,有助于人力资源发展,有助于整个医院的良好发展,本文意在为我国医院的良好发展做出贡献,供各位学者参考交流。

  • 标签: 医院人力资源 激励机制 思路探究
  • 简介:摘要丹参,在中医学中属于唇形科植物,其对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临床上,丹参的主要成分包括两大类其一,二萜醌类化合物,脂溶性;其二,酚酸类化合物,水溶性。主要作用是抗菌消炎、抗血栓、抗心肌缺血、保护肝脏、抗氧化等。本篇文章着重分析人工合成丹参以及使用生物技术手段合成丹参的有效成分,对今后开发丹参药物的资源,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丹参 化学合成 生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