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所引起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过去流行于长江以北地区。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病犬,通过白蛉传播。在浙江此病较为罕见。2011年2月我院收治一名黑热病患儿,该患儿疑为国外输入性黑热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医务人员对疟疾的防治意识。方法对我科12月份收住的1例输入性恶性疟疾凶险发作病例临床资料的回顾与分析。结果通过及时治疗和护理,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头痛﹑呕吐症状消失。结论早期诊断和使用抗疟药物治疗可改善病情和防止并发症。

  • 标签: 输入性 恶性疟疾 凶险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疟疾的护理方法,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按循证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发热护理、口腔护理、黑尿热期的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患者好转出院;护理人员对恶性疟疾的临床护理经验有了一定的掌握和积累。结论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恶性疟疾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是保证恶性疟疾治疗成功和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

  • 标签: 恶性疟疾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云南省既往有白蛉存在,但从未有过黑热病病例报告。方法本病例是云南省第一例确诊黑热病,为外源性输入感染病例。结果本病例从发病到确诊时间较长,但未出现外源性输入,内源性感染的病例,病人经过葡萄糖酸锑钠治疗,最终也治愈。结论黑热病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通过雌性白蛉叮咬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在我国甘肃、陕西、山西、四川等长江以北地区有散发,云南省既往没有过黑热病报告,这是云南省首例黑热病病例报告。

  • 标签: 黑热病 云南省 首例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开展一起登革热疫情调查处置,为制定本地登革热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经省疾控中心检测,登革热病毒NS1抗原阳性。结论这是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开展病例搜索、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水平,及时开展调查和采取控制措施是防控登革热疫情的关键。

  • 标签: 登革热 调查 眉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疟疾的护理方法,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按循证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发热护理、口腔护理、黑尿热期的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患者好转出院;护理人员对恶性疟疾的临床护理经验有了一定的掌握和积累。结论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恶性疟疾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是保证恶性疟疾治疗成功和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

  • 标签: 恶性疟疾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健康人群白细胞VCS(体积、传导率和光散射)参数的参考范围。方法利用Beckman-Coulter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360例健康体检者(男性174名,女性186名)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的VCS参数。结果研究发现白细胞的VCS参数值成正态分布,VCS参数与年龄和性别无关,而与白细胞总数相关。结论建立了健康人群白细胞VCS参数的参考范围,为各种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指标。

  • 标签: 白细胞 VCS参数 Beckman-Coulter LH75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入性麻疹暴发的特征和原因、为预防控制输入性麻疹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病例血清进行麻疹、风疹IgM检测。结果2012年5月27日-6月4日在一个家庭发生5例麻疹病例,麻疹IgM检测4例阳性,4例确诊病例、1例临床诊断病例。结论5名病人为外籍人员且为外地感染,此次疫情为“一起输入性麻疹暴发”,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未发生二代病例,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 标签: 输入性 麻疹 暴发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区一起输入性恶性疟疾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为以后的疟疾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例进行疟疾快速诊断检测(RDT)和血片镜检。结果两名患者在发病前均有南非旅行史,回国后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及血常规血小板总数下降、淋巴细胞百分比减少等表现。疟疾血片镜检和RDT检测均为恶性疟原虫阳性。给予青蒿琥酯抗疟治疗,同时给予保肝、护胃等对症支持治疗,共住院治疗17天,经多次复查血疟原虫阴性,予以出院。1名病例两天后疟疾复发,医院再次给予青蒿琥酯抗疟治疗8天后,经多次复查血疟原虫阴性,予以出院,而后未发现疟疾复发。结论此疫情为一起境外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疫情。由于疟疾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临床医生在接诊时注意询问近期有没有疟疾流行区的旅行史,增加疟原虫血片镜检,减少漏诊或误诊的发生。同时各医疗机构应做好疟疾检测的技术储备和抗疟药的物资储备。

  • 标签: 输入性 恶性疟原虫 青蒿琥酯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嵩明县境外输入性恶性疟疾病例的调查和处理过程,为科学防治恶性疟疾输入提供借鉴。方法查阅病人的病历档案,访谈接诊医生及患者同事;对患者的血样作凃片镜检疟疾原虫。结果患者2005~2013年到尼日利亚工作,2005-2012年曾多次出现冷热病,2013年9月27日自尼日利亚回到家中,10月19日出现发热,10月24日到县医院诊疗,经专项检查诊断为恶性疟疾,当地对疫点进行调查和处置,未出现二代病例。结论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流行病学史判断,这是一起典型的输入性恶性疟疾个案,通过调查和处置,未出现二代病例。

  • 标签: 恶性疟 输入性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肉芽创面植皮成功率的方法。方法2004年至2011年,使用超范围植皮法修复烧伤及创伤后肉芽创面51例58个部位,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使用超范围植皮法除1例1个部位局部血清肿形成,局部抽吸后成活外,余50例57个部位植皮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1年,全部病例外形均恢复良好。结论超范围植皮术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皮片下血肿形成机率低,皮片成活率高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肉芽创面 超范围植皮 刃厚皮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脾肿大切除术前输入单采血小板的价值。方法将60例乙肝后肝硬化伴脾肿大患者根据血小板数量分为轻度33例、中度18例和重度9例,不同分度患者再随机分为输注血小板组(A组)和未输注血小板组(B组),比较A、B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出血发生率和术后不同时间点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①术前血小板分度重度患者中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应流量和术后出血发生率均大于和高于A组(P﹤0.05)。②在B组中,术前血小板分度轻度和中度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术前血小板分度重度患者(P﹤0.05)。③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后1h、24h血小板计数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脾切除术前在掌握血小板输注指针的情况下输注单采血小板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且可短时间内进一步提高血小板计数,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

  • 标签: 肝硬化 脾切除术 单采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胶体金试纸条法潜血实验进行灵敏度阳性范围的验证及质量控制。方法通过人工配置相应浓度的血红蛋白溶液,找到隐血阳性的检测范围。结果胶体金试纸条的阳性结果范围为625μg/ml左右至1μg/ml左右。结论验证阳性范围后对日常检测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效控制假阴性的出现。

  • 标签: 胶体金法 隐血 敏感性 假阴性 阳性范围
  • 简介:摘要在体内激素和神经内分泌的影响下,孕妇在妊娠期各系统会发生一系列解剖和生理变化,其中包括血液系统的改变。孕妇妊娠期血液出现稀释现象,红细胞和血色素较非孕时低。白细胞出现轻度增加,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增加。因为血液系统的这些变化,普通人群的血常规参考范围不能用于孕妇,必须建立针对孕妇群的参考范围

  • 标签: 健康孕妇血常规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新的数学模型预测肺部肿瘤在500ms后移动的位置以补偿使用动态肿瘤跟踪放射法对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时由于多叶准直器(MLC)控制系统的延迟所造成的误差。方法使用具有外源性输入的非线性自回归网络(NARX)建立数学模型,使用实时循环学习算法对其进行训练,在模型训练后可以对肿瘤的位移进行预测。结果①建立的新的数学模型能够计算出肿瘤未来500ms后移动位置的估计值,并与500ms后肿瘤真实的位置相近,证明建模的成功。②预测的七名癌症患者的未来的肿瘤移动位置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和门控占空比相比于先前的研究者建立的数学模型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结论使用新模型的预测结果相较于以前的模型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停留在理论模型阶段,需要继续进行改善。

  • 标签: 放射治疗 呼吸引起的肿瘤运动 主动跟踪和动态传递 肿瘤位置预测 具有外源性输入的非线性自回归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健康成年人窦性心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探讨静息状态下正常心率范围。方法用单导心电图机记录常规12导联心电图,测量51042人的窦性心率,应用SAS8.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人群平均心率为(75.89±9.17)次/min男(75.31±9.62)次/min,女(76.79±8.34)次/min,全人群心率95%的参考值范围为55.7~86.1次/min(男55~83次/min,女56~89次/min).男女平均心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78,P>0.05),心率与年龄有弱关联性。结论健康成年人静息状态的窦性心率为55~90次/min,占96.01%。现执行正常窦性心率60~100次/min参考值偏高,建议健康成年人静息状态的窦性心率正常范围为55~90次/min。

  • 标签: 正常范围 窦性心率 成年人 健康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泵输入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干预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两患者均使用微量泵输入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加强。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护理干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力衰竭病人的治疗过程当中,在应用常规护理防基础上加强管理,患者护理满意率有明显提升,应当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微量泵 血管活性药物 治疗 心力衰竭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区医疗机构报告的1例登革热病例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为以后的登革热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例血清进行登革病毒NS1抗原、抗体及相关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患者在发病前有印度旅行及蚊虫叮咬史,回国后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及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总数下降等表现。血清检测登革病毒(DENV)NS1抗原、IgG抗体和IgM抗体均为阴性,DENV通用核酸阳性、DENV-3核酸阳性。寨卡、新型布尼亚和基孔肯亚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患者隔离治疗5天后,痊愈出院。对患者所在医疗机构进行蚊媒监测和灭蚊措施。患者出院25日后无二代病例发生,疫情终止。结论此起疫情为一起境外输入性3型登革热病例疫情。对于有伊蚊传播的多种传染病流行区旅行史的发热病例,采用多种病原体同时检测可以缩短检测时间,提高诊断效率。登革病毒感染早期,与抗原和抗体检测相比,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核酸的灵敏度最高,分型核酸的灵敏度高于通用核酸的灵敏度。

  • 标签: 3型登革热 输入性 荧光定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