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治疗。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回顾分析选取的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资料,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治疗预后。结果两类心绞痛的临床主要表现均是心前区阵发性胸痛,两者主要诱因是体力劳动和情绪激动激发,其中少数不稳定型心绞痛无明显诱因;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临床表现均是心前区阵发性胸痛,且多有诱因,经过治疗多数能康复。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45例,对45例患者根据病情分别采用骨牵引、外固定架固定、前环或后环钢板螺钉固定治疗的方式,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45例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优秀27例,良好13例,尚可2例,差3例,总体优良率为88.9%(40/45)。结论对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不稳定骨盆 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当前社会环境及医疗水平对药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药物制剂稳定性问题开始受到医药行业相关人员的重点关注。药物制剂稳定性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其稳定性难以保障或维持,进而影响药物质量,严重情况下还可能会导致服用后出现不良反应或者药物中毒情况,因而加强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在此着重对药物制剂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药物制剂稳定性提出几点措施。

  • 标签: 药物制剂 稳定性 影响因素 提升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不稳定原因,维护护理队伍的稳定和活力。降低护理风险,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规范聘用护士招聘制度,提高聘用护士福利待遇,加强聘用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及人性化管理等有效措施。结果聘用护士的福利待遇,职业压力等影响护理队伍稳定。结论有效的管理措施能降低聘用护士的流失,稳定护理队伍,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

  • 标签: 合同制护士 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泪膜稳定性。方法选取600例(600只眼)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术后1、7、30天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检查,与术前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天、7天、30天,BUT明显缩短,SIt分泌术后第一天明显增多,染色率术后1天、7天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泪膜稳定性下降,术后及时补充人工泪液,促使泪膜稳定性恢复。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泪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50例不稳定肩胛骨骨折,予以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50例全部得到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12个月,采用Hardegg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45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6%。结论X线,三维CT有助于诊断及选择适宜治疗方法,不稳定肩胛骨骨折需切开复位内固定可获得较好的肩关节功能。

  • 标签: 肩胛骨 骨折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常用的抗感染药物配伍间的稳定性。方法对本院2009年3月到2011年4月间医院急诊科及感染科的处方进行研究,了解抗感染药输液时常用的配伍关系,对出现不良反应的处方进行相应配伍实验研究,并将研究情况分类归纳总结。结果很多抗感染药性质不稳定,与一些药物配伍会因沉淀及结晶出现而不宜配伍。结论临床医生应在充分了解抗感染药物配伍规律及药物稳定性基础上慎重配伍,以发挥出药物的最好疗效。

  • 标签: 抗感染药 配伍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稳定期COPD门诊患者肺功能及自我症状的影响。方法对73例稳定期COPD门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健康教育前后肺功能(FEV1、FVC、FEV1%Pred、FEV1/FVC)、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差异。结果随访结果显示,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FEV1%Pred、FEV1/FVC及CAT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依从性提高,且接受吸入治疗患者的肺功能显著改善。结论健康教育可以帮助稳定期COPD患者延缓肺功能下降,改善自我症状,增强治疗依从性。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健康教育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如何进一步保障儿童药物稳定供应。方法从儿童药物生产研发,药物分销企业供应以及儿童药物临床使用等多角度分析导致药物供应不稳定因素并提出对策。结果与结论加大儿童药物研发,完善药品供应企业监管,统筹医院药房各部门药品协调使用等多环节保障临床儿童药物稳定供应。

  • 标签: 儿童药物 药品供应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硫酸阿托品缓释片的稳定性,便于科学贮存硫酸阿托品。方法根据经典恒温法对硫酸阿托品缓释片的有效期进行预测,并在高湿以及强光照射条件下观察供试品的外形变化,并对药品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该药品的稳定性与温度相关,符合Arrhenius公式,但高湿度环境下不稳定,测定其有效期是2年。结论该药品不稳定,应根据其不稳定性质设定有效期,并放置于干燥处保存。

  • 标签: 硫酸阿托品缓释片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影响牙列拥挤矫正后稳定性相关因素的探究与分析。方法从近年来在我院进行牙列矫正的患者100名。采用牙弓测量和头颅测位片方法进行测量,并用PAR指数的数据评估分析。结果上前牙不齐指数平均值由治疗前(11.2±5.03)mm减至为(2.25±1.32)mm,随访增至为(3.45±1.52),下前牙不齐指数治疗前平均值为(7.24±4.02)mm,治疗后为(1.70±1.08)mm,随访又增值为(3.92±1.80)mm。治疗后加权PAR值减少83.98%,保持后减少69.98%。1结论上前牙矫正后的稳定性相对于下前牙稳定性较低,且在随访时尤为明显。影响牙列拥挤矫正后稳定因素与性别、下切牙的宽度、位置以及颌骨矢状向都有显著的关系。

  • 标签: 牙列拥挤 矫正 牙弓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康复的效果。方法常规治疗及综合治疗COPD康复期患者各43例,分别视为对照组及综合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综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功能锻炼、氧疗、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院外治疗指导,随访治疗6月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综合组患者呼吸困难及呼吸气流受阻程度均明显较对照组降低,而运动耐力显著比对照组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综合组患者再入院或急诊率也显著比对照组减少,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呼吸困难及运动耐力,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治疗 肺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的患者口服含有益气化痰祛瘀功效的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使用氨茶碱缓释片—舒弗美进行治疗1。8个月后,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在生存质量、肺功能、临床疗效等指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整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此外,研究组的生存质量、肺功能、临床疗效在治疗后也有明显的改善。结论使用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肺功能和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益气化痰祛瘀法 临床疗效 稳定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黑色素细胞培植术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确诊为稳定期的90名白癜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名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黑色素细胞培植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白斑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78%,白斑症状消失时间为(96.8±7.9)天,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白斑消失时间为(103.2±9.7)天。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黑色素细胞培植术在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白斑治疗周期,并实现快速消除白斑的目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黑色素细胞培植术 白癜风稳定期 疗效评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76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A组(n=38)和B组(n=38),A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B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92.1%(25/38),高于B组的73.7%(28/38),差异有显著性(x2=4.547009,P=0.032976)。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26例应用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回顾性总结分析,探讨其治疗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26例均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进行自体植骨,均采用掌侧切口,骨折类型按A0标准分为B3型9例,C2型6例,C3型11例。结果术后1.2年得随访。根据改良Mcbride评分标准,优19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8%。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固定结合植骨治疗结果可靠,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效果满意。

  • 标签: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锁定板 自体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微创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32例股骨转子间粉碎性不稳定骨折在普通可透视床上行微创行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32例均获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在没有骨科牵引床的情况下,通过闭合或小切口辅助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不稳定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术中创伤小、固定牢靠、有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和骨折愈合等优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微创 转子间不稳定骨折 髓内固定 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和辛伐他汀,观察比较各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低分子肝素 辛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7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快速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各项指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优质护理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