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体外循环或非体外循环下实施的心脏手术,对心肺功能都有较大影响。术后早期呼吸循环功能尚不稳定,需用机械通气辅助以减轻呼吸做功,减轻心脏负担,保证全身氧的需求,防止二氧化碳的蓄积,顺利渡过术后早期危险期,因此,呼吸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心脏直视术后人工气患者的呼吸管理方法,拔管后的护理以及怎样预防肺部并发症。方法对21例心脏直视术后人工气病人的呼吸管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21例患者中20例无并发症顺利拔管,1例并发肺部感染。结论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机体提供氧和排出二氧化碳,该系统任何环节的功能障碍均会影响气体交换,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心外科治疗的临床业已证实,呼吸系统功能对手术是否能获得最终的成功有绝对的重要作用。心脏术后病人早期呼吸功能极不稳定,做好呼吸机管道的管理和人工气护理以及拔管后护理是十分重要的。肺不张和肺部感染是心脏术后较常见的主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之一,积极有效的预防和科学的护理可杜绝此并发症,以达到预防肺部感染、窒息、呼吸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从而增强护理工作的预见性和科学性,心外科护士应熟练掌握呼吸系统术后护理。

  • 标签: 心脏直视术 人工气道 呼吸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治疗消化穿孔的技术应用上,对利用腹腔镜和传统的剖腹探查技术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通过对126位消化穿孔患者分别使用不同的探查技术,对接受不同技术治疗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手术之后的住院和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手术之后的镇痛药使用情况以及住院花费还有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接受腹腔镜探查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剖腹组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接受腹腔镜探查手术之后的患者传统剖腹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数据对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手术之后两组患者在镇痛药物的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上对比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消化穿孔的治疗上,传统的剖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探查手术可以减小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恢复时间短,所以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剖腹手术 消化道穿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SD外科手术治疗消化早期癌肿的效果对比。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20例消化早期癌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则给予内镜黏膜下剥离(E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治疗消化早期癌肿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ESD术 外科手术 消化道早期癌肿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内镜黏膜下剥离(ESD)在上消化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的临床应用及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04月至2014年04月我院胃镜诊断为上消化相关病变175例患者,其中男性92例,女性83例;年龄33-84岁,平均年龄57岁。对患者行内镜下治疗,评价临床疗效、安全性、并发症、病理类型、卫生经济学。结论ESD治疗上消化相关病变疗效确切,但对病变的评估、适应症的把握有待提高及规范。

  • 标签: 上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386列采用支撑喉镜显微镜下CO2激光气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术前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做好术前准备;中做好有效的体位安置、仪器设备的放置。并确保显微镜、CO2激光系统的正常运行。结果手术方式采用经支撑喉镜入路顺行切除方法。手术时间10min~30min,中出血量0~1ml。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恢复良好。

  • 标签: 显微镜 CO2激光刀 术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手术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上消化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1例急性上消化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行腹腔镜(腹腔镜组),63例行开腹(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肠功能恢复、伤口感染、术后发热、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理运用腹腔镜技术治疗上消化溃疡穿孔对于患者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好处,加上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和术后规范的内科治疗,能为患者带来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上消化道溃疡 穿孔 腹腔镜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上消化活检的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670例内镜下取活检的术前准备、中配合及术后护理进行观察,总结内镜下活检的护理体会及中配合要点。结果670例活检患者,669例活检成功,1例因取材不当,内镜下高度怀疑胃癌,而病理为阴性,需再次行内镜活检,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穿孔或大出血。结论做好术前准备,中医护配合默契,术后正确处理标本是活检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也提高了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内镜 上消化道活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EMR)对消化浅表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92例患者经内镜检查发现消化表浅病变,并用超声内镜(EUS)探查证实明确病变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确定患者无手术禁忌证后,择期选择单独直接圈套切除、EMR—L、EPMR或联合以上方法切除病变。病变标本固定、标注后送病理检查。结果EMR耗费时间为10~75分钟,平均为(32士2.5)分钟。病理结果为息肉、消化早期癌及中、重度异型增生、黄斑瘤、粘膜肌层来源的平滑肌瘤、异位胰腺、低/高级别上皮内或粘膜内瘤变、类癌、纤维瘤、Peutz-Jeghers综合征。并发症包括出血和穿孔;随访1一36个月,无1例复发或癌变。结论内镜黏膜切除治疗消化浅表病变安全有效,尤其是对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的老年患者效果好、易操作、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和深人研究。

  • 标签: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消化表浅病变 治疗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提出普胸外科围期呼吸管理的有效措施,以便更好的进行呼吸管理。方法选择普胸外科患者80例接受手术治疗,通过护理干预,手术前准备呼吸,手术后要接受科学的管理呼吸,以及有效的减少了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普胸外科围者术前做好呼吸准备和术后对呼吸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能降低呼吸并发症的可能性,有效保障患者顺利的出院。

  • 标签: 普胸外科 围术期 呼吸道管理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黏膜下黏膜切除(EMR)对消化广基息肉样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采用胃镜、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治疗40例共47个胃、大肠广基息肉。病灶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后,一次圈套整块切除或分次圈套切除病变,回收标本送病理检查,术后胃镜、结肠镜随访。结果全部息肉EMR一次切除,最大的2*3cm,无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增生性息肉20例,腺瘤样息肉13例,腺瘤癌变位于黏膜内1例,边缘及基底均无浸润。幼年性息肉1例,炎性息肉1例。随访中,1例腺瘤样息肉癌变,基底部及切缘无肿瘤组织残留,未行进一步手术治疗,术后1月、3月及24个月复查未见复发。结论EMR是治疗消化广基息肉及黏膜内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消化道息肉 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病变(Gastrointes-tinaldisease,GI)(如早癌、间质瘤、平滑肌瘤、异位胰腺、脂肪瘤、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内镜发现的69例消化病变(食管18例、贲门1例、胃30例、十二指肠5例、结肠6例、直肠9例)进行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后(除息肉、LST未行超声内镜检查,11例病变位于黏膜层、12例病变位于黏膜肌层、8例病变位于黏膜下层、23例位于固有肌层),应用ESD进行治疗。结果66例成功完成ESD治疗,成功率达95%,病灶最大直径5×7cm(平均1.5cm),手术时间15~145min(平均55.5min)。5例中出现皮下气肿,术后即消失,无1例出现中内镜无法控制的大出血,4例出现迟发性出血,经保守止血治疗及内镜下止血治疗后出血停止,7例(病变位于胃底4例,胃体2例,胃窦1例)出现中穿孔,1例穿孔较大,转外科手术治疗,其余6例均经金属夹等方法夹毕后保守治疗成功,无1例迟发性穿孔、消化瘘和胸腔腹腔继发感染,2例术后病理为癌变,转外科追加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1例,失访5例,无1例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ESD治疗消化病变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微创,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并且可获得完整标本送检病理,但有一定的风险及并发症,需由有经验的内镜医生开展。

  • 标签: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消化道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患者8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41例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为对照组,41例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患者的恢复速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手术安全性。

  • 标签: 消化道内镜 黏膜剥离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镜辅助下行上消化息肉摘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62例上消化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胃镜辅助下息肉摘除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62例上消化息肉患者,胃镜下一次性成功切除息肉84枚,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2例患者出现恶心及咽部不适感,1例患者出现腹部不适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未见消化道出血发生。术后随访3~6个月,内镜下可见3例患者息肉复发,复发率为4.8%。结论采用胃镜辅下行上消化息肉摘除治疗上消化息肉临床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较低,且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手术的创伤小,患者痛苦少,医疗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上消化息肉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上消化道息肉 胃镜 摘除 疗效
  • 简介:摘要电子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切电凝抢救大气阻塞窒息是我科近来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高频电切电凝对气管、支气管腔内良性肿瘤、恶性肿瘤而造成窒息解除阻塞,病情急重,其中的麻醉护理配合很重要。以前我们采用单纯雾化麻醉,时间长,病人易引起剧烈咳嗽,医生操作不顺利。现我们采取传统组实验组比较,传统组单纯雾化麻醉,实验组采用联合表麻,用咽部喷雾法加局部注麻药,此法麻醉效果快而好,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少,不能平卧的可半卧,病人咳嗽轻微或无,医生操作顺利,检查成功率高。

  • 标签: 联合表麻 气管镜 电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粘膜切除(EMR)的临床疗效及钛夹的应用。方法结合我院近两年126例消化息肉患者的内镜下治疗,包括高频电凝电切,EMR以及钛夹封闭。结果EMR者均未出现术后即刻出血及严重并发症;使用钛夹封闭者62颗,有17颗出现迟发性出血。结论EMR创伤小,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易于推广;钛夹即刻止血效果好,对于预防迟发性出血,无需常规使用。

  • 标签: 消化道息肉 EMR 钛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EMR)和单纯高频电切治疗消化息肉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01例169枚消化息肉患者,分别行EMR和单纯电切治疗,观察治疗的操作方法、中、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情况。并于治疗后1个月首次复查随访疗效。结果EMR组出现并发症(包括中出血、术后出血、穿孔、切口过深及残端残留)共11例,而电切组共有34例,EMR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电切组(P<0.05),对比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息肉行EMR治疗传统单纯高频电切治疗比较,具有操作简便,微创,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镜治疗手段。

  • 标签: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EMR ) 消化道 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儿一科上呼吸感染患者九项呼吸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儿一科1288名上呼感染患者空腹血清,九项呼吸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在这1288名患者中,乙型流感病毒型IgM抗体和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阳性率较高,分别为47.7%和42%,其次是嗜肺军团菌IgM抗体和腺病毒IgM抗体,分别为7.4%和7.3%。结论乙型流感病毒型IgM抗体和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阳性率较高,九项呼吸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在上呼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意义,需要引起重视。

  • 标签: 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 抗体检测 上呼吸道感染 肺炎支原体(MP)IgM 乙型流感病毒型IgM 肺炎 全身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上消化穿孔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上消化穿孔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行腹腔镜下上消化穿孔修补;选取同期行开腹上消化穿孔修补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观察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93%(5/56),明显低于对照组24.0%(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上消化穿孔修补可有效减小手术创伤,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腹腔镜 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