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喉镜在声带微小病变手术中的价值。方法日本富士能电子喉镜连接索尼彩色监视器,配电脑图文系统,电子喉镜下500例微小病变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病理提示声带息肉428例,声带小结26例,声带囊肿39例,声带白斑5例,喉癌2例。其中,2例喉癌继续治疗,余498例则恢复良好。手术后2周复查,488例发音正常,术后声带病变消失,发音正常,声门闭合好;90例声音改善明显,创面轻度肿胀。结论电子喉镜是处理微小病变的优良工具。

  • 标签: 声带 微小病变 电子喉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立体定向辅助下脑内微小病灶切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例22岁男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与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立体定向辅助下脑内微小病灶切除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术后第一日,患者明显感觉头脑清醒,语言流利,定向力及认知障碍明显好转。术后一周复查长程视频脑电,癫痫波消失。术后病理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继续口服抗癫痫药物1月后停用抗癫痫药,随诊1年癫痫未再发生。结论立体定向辅助下脑内微小病灶切除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是一种科学、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立体定向 辅助 脑内微小病灶切除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2期
  • 机构: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肖庚富领导的科研团队在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encephalitisvirus,JEV)囊膜蛋白介导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在病毒学领域重要期刊《病毒学杂志》上在线发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组织培养中的脱病毒及其病毒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脱病毒技术包括热处理、茎尖培养、茎尖微芽嫁接、热处理配合茎尖培养、热处理配合茎尖微芽嫁接等,病毒检测技术包括指示植物法、抗血清鉴定法、生化法和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法等。

  • 标签: 组织培养 脱病毒 病毒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辛鼻喷剂对慢性鼻窦炎术后术的临床症状、体征、粘膜上皮化时间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鼻窦炎Ⅱ术后患者,按照单纯的随机化方案,以11分为中药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各30例。分别用辛鼻喷剂、0.9﹪生理盐水喷雾术腔,每周一次,连续三月。结果(1)临床结果表明术后30日两组患者术后上皮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短期病情恢复情况相近。(2)术后第60日﹑90日两组患者术后病情评估显示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 标签: 中药 鼻窦炎术后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CM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围产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2例围产感染CMV的患儿和80例围产感染HBV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于我院分娩的90例健康儿为对照组。采集患儿及其母亲血液标本,检测CMV感染组患儿和母亲的CMV-IgM和CMV-IgG指标值,检测HBV感染组患儿和母亲的HBV标志物和母亲HBVDNA,对照组健康儿和母亲做上述对应检查。结果CMV感染组患儿母亲的CMV-IgM、CMV-IgG阳性率依次为44.44%、83.33%,均高于对照组母亲的12.22%、23.33%(P<0.05)。54例母乳CMV-DNA阳性配对的患儿尿CMV-DNA阳性的配对率为81.48%(42/54),18例母乳CMV-DNA阴性配对的患儿尿CMV-DNA阳性的配对率为22.22%(4/18),二者比较,P<0.05。同时,80例HBV感染组患儿母亲HBeAg、HBVDNA阳性率依次为80%、75%,均高于对照组母亲的17.78%、13.33%(P<0.05)。结论母体感染CMV、HBV是造成围产感染的重要因素,加强孕前和围产期检查对防治围产感染的意义重大。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围产感染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8-18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8期
  • 机构:研究人员最近在古巴发现了一种新型HIV病毒毒株,其发展为艾滋病的速度要比普通毒株快得多,这种病毒毒株可能是人类研究中最厉害的病毒。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31期
  • 机构:美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病毒疫苗,在动物实验中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下一步,研究人员将确认该疫苗对人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本院122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2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中治愈116例,好转5例,死亡2例。结论尽早确诊及正确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对保证病情顺利恢复,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有十分重要作用。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分析 治疗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院信息系统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其信息安全性也成为医院需要考虑的因素。本文阐述了医院信息网络的防病毒体系的维护与管理,以及针对医院网络特点提出了防范病毒的策略。

  • 标签: 医院网络 防病毒体系 维护与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狂犬病毒PV-2061株病毒滴度的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方法取12批狂犬病毒PV-2061株的病毒样品,分别采用蚀斑法、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滴度,与小鼠脑内注射法进行比较,验证其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另取一批狂犬病毒PV-2061株的病毒样品,用蚀斑法和免疫荧光法重复检测6次,比较两种实验方法的精密性。结果蚀斑法和免疫荧光法测得的结果与小鼠脑内注射法之间呈正相关性;重复测定同一病毒样品,免疫荧光法的变异系数更低,表明免疫荧光的重复性更好。结论以细胞法替代小鼠法检测狂犬病毒的毒力是可行的。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滴度,快速、准确、精密度好,为狂犬病毒PV-2061株的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狂犬病病毒 免疫荧光法 蚀斑法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抗病毒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更昔洛韦组和病毒唑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更昔洛韦5~10mg/(kg.d),bid,静脉滴注,病毒唑10mg/(kg.d),bid,静脉滴注,7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变化,计算脑脊液复常时间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更昔洛韦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2.5%和95%,病毒唑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7.5%和77.5%,更昔洛韦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病毒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更昔洛韦组患儿的头痛、惊厥、抽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及脑脊液复常时间等均明显短于病毒唑组,两组间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清除病毒效果更好,临床疗效确切,快速改善神经毒性症状与体征,患儿预后良好,不良反应小,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更昔洛韦病毒唑儿童病毒性脑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特异性肠道病毒抗体)在缓解患者口腔疼痛及促进口腔疱疹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在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患者口腔疼痛及疱疹恢复情况,观察时间为5.5天。结果使用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特异性肠道病毒抗体)的患者口腔疼痛缓解及疱疹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者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76.67%,观察组为93.33%,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特异性肠道病毒抗体)对患者的口腔疼痛及口腔疱疹恢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标签: 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特异性肠道病毒抗体) 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3期
  • 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张波课题组,对1976年到2014年全球暴发的7次埃博拉疫情中的埃博拉病毒(ZEBOV)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ZEBOV的GP基因受到自然选择作用,而且在2014年暴发的毒株中具有显著加快的进化速率,推测该基因的变化与此次大范围人与人之间快速传播相关。相关论文已在最新一期国际传染性疾病研究期刊《传染、遗传和进化》上在线发表。这一发现对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设计有重要意义。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2期
  • 机构:利比里亚当局担心国内最新1起埃博拉病例可能起因于性行为传染,呼吁埃博拉幸存者禁欲,在痊愈后3个月内不要发生性行为,或是做好防护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朊病毒病是一类由朊病毒引起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日益明显。本文就朊病毒病的致病机制、检测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朊病毒 朊蛋白 致病机制 检测 治疗 综述
  • 简介:摘要小儿病毒性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由多种病毒引起。常见有流行性感冒病毒,其次副流感病毒和巨细胞病毒引起,主要侵犯呼吸系统。起病可急可缓,有发热咳喘症状,体温36℃-40℃不等。一般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我院儿科以炎琥宁冻干及病毒唑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显著,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炎琥宁 病毒唑 小儿病毒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目安眼膏抗单纯疱疹病毒(HSV-1)作用的最佳浓度,为目安眼膏处方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兔角膜上皮划痕法造模,将模型兔随机分为7组,每组4只(8只眼)。分别为Ⅰ组~Ⅳ组含0%、3%、5%、7%蜂蜜的目安眼膏;Ⅴ组模型组;Ⅵ组3%阿昔洛韦(ACV)眼膏;Ⅶ组凝胶基质组,接种病毒后第9天,用病毒滴度法观察。结果通过观察,含5%蜂蜜组的病毒抑制指数最高,即含5%蜂蜜的目安眼膏其对HSV-1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目安眼膏抗HSV-1蜂蜜最佳浓度为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贵阳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分型的分布情况,探讨本地区丙型肝炎患者基因分型与最高病毒载量、年龄、性别及6个月转阴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2年8月~2015年12月期间的HCVRNA及HCV基因分型的数据。结果对284例患者的外周血样本进行基因分型检测,显示I型131例,占总量的46.1%,非I型153例,占总量的53.87%;HCV基因I型、非I型平均年龄分别为45.0±12.4岁、37.9±10.4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分布上,不同基因型在男女比例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型女性比例大于非I型;HCV基因不同型的最高病毒量及6个月转阴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贵阳地区HCV分型与性别、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与最高病毒载量与6个月转阴率没有相关性,提示了贵阳地区HCV具体分型可能较为复杂,下一步有必要做HCV具体分型的鉴定以指导以后的临床工作及研究。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