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健康的心理教育是现代教育主题,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幼儿心理健康是指幼儿心理发展健全,能正常对待外界的各种变化,从情绪到内心能适应并能及时调整。目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幼儿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阶段,它不仅是为小学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成长打好基础。

  • 标签: 幼儿 心理健康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柳州市区入儿童矮小现状调查,为儿童矮小的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柳州市区2017年全年13719名入儿童为研究对象,评价其中的儿童矮小情况,并根据其身高、体重,明确其身高与体重比,回顾分析矮小患儿的相关资料。结果13719名入儿童中男性矮小占到2.88%,女性矮小占到2.26%,男性矮小高于女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矮小中62.08%为营养正常,27.53%为轻度消瘦,8.14%属于营养不良,2.25%属于肥胖。结论柳州市区入儿童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儿童矮小,多数矮小儿童营养正常,应进一步明确营养外的其它因素,便于针对性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 标签: 柳州市区 入园儿童 矮小现状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幼儿运动、饮食习惯、行为干预及正确教育与降低其肥胖率的关系和作用。探索儿童肥胖综合防治技术,为控制儿童肥胖发展做一有效的干预模式,为预防并降低儿童肥胖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方法在上海黄浦区三所幼儿中,根据身高、体重判定为肥胖儿童50例,作为肥胖组。在同幼儿同班级选择同样数量、性别、身高、年龄的正常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对肥胖组肥胖、超重儿童每天逐步增加运动量与时间,饮食调整,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加强健康宣教。结果两组出生时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与饮食、生活习惯及遗传等因素有关。经过一年的干预试验,肥胖组肥胖、超重发生率下降明显;肥胖与超重儿童体重增长明显放缓。结论儿童肥胖的干预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儿保医生、幼儿老师与家长紧密结合,三方联动是有效干预的保证,健康教育与正确指导对预防儿童肥胖至关重要。因此,要取得家长、老师及全社会的支持和理解,共同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的发生、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为预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并发现的60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婴幼儿,分析相关因素,并给予补充铁剂治疗。结果6~24个月是婴幼儿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高危时期,非母乳喂养、未及时添加辅食是引起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经过补充铁剂治疗后,痊愈58例,显效2例,治愈率为96.67%。结论应对婴幼儿家长进行科学喂养教育,鼓励母乳喂养,科学添加辅食,发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应及时给予补充铁剂治疗,促进婴幼儿健康发育。

  • 标签: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应用于全区3~6岁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的常规方法及检查技巧,从而降低听力筛查的假阳性率。方法经过统一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医护人员对全区14315例学龄前儿童在幼儿内进行DPOAE检查。结果总结出常规操作方法、检查技巧(如幼儿安静配合法,HEINEmini3000电耳镜的使用,放置耳塞的方法)及筛查结果判断方法。结论检查技巧的应用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学龄前期儿童听力筛查,降低筛查假阳性率,提升听力筛查的临床意义。

  • 标签: DPOAE 学龄前 儿童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婴幼儿腹泻采用小儿推拿按摩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儿科门诊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98例腹泻幼儿,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9例,给予对照组患儿主要以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予以小儿推拿按摩方式的治疗。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为95.9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6.73%,观察组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关于临床婴幼儿腹泻采用小儿推拿按摩方式的治疗其疗效显著,可有效抑制毒副作用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医学临床应用。

  • 标签: 小儿 推拿按摩 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敏舒治疗婴幼儿过敏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我院接诊婴幼儿过敏性湿疹患者674例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37例。对照组给予丁酸氢化可的松治疗,观察组服用利敏舒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指标及不良反应、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4、IL-5指标降低,IL-2、IFN-γ指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IgG、IgM)指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9%(320/337)高于对照组79.8%(269/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8.6%(29/337)低于对照组的25.2%(85/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7.4%(25/337)vs7.7%(26/3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敏舒可有效降低婴幼儿过敏性湿疹患者炎症水平,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值得积极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利敏舒 婴幼儿 过敏性湿疹 免疫球蛋白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止血带结扎法在婴幼儿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来门诊静脉采血的患儿200例,年龄在3岁以下,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单日为实验组,双日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双止血带结扎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止血带结扎法,观察两组静脉血管充盈度、一次穿刺采血成功率。结果实验组血管充盈度、一次穿刺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幼儿采用双止血带结扎法能显著提高静脉血管充盈度,从而使静脉采血成功率显著提高。

  • 标签: 婴幼儿 采用双止血带结扎 静脉采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在预防乙型肝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种乙肝疫苗的婴幼儿78例临床资料,对所有婴幼儿予以乙肝疫苗接种,分析婴幼儿在接种完成后的1年、2年以及3年后的表面抗体反应以及出现乙型肝炎抗体滴度情况。结果通过不同时间段对HBsAb低应答率、HBsAb阳性率、HBsAb无应答率分析,1年后分别为2.5%、95%、2.5%;2年后分别为17.9%、74.3%以及7.8%;3年后分别为38.4%、38.4%以及23.2%,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在1年后、2年后以及3年后,出现抗体滴度分别为(117.4±11.3)、(93.69±9.4)、(48.51±6.9)。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婴幼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能够对乙型肝炎进行预防,其HBsAb无应答率也有所降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婴幼儿 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 抗体滴度 指标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并脓毒症临床指标与危重性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1月1日—2018年6月30日河南省人民医院PICU病房收住的婴幼儿肺炎148例,回顾性分析单纯肺炎组、肺炎早期脓毒症组和肺炎严重脓毒症组的临床指标与危重权重和临床转归的相关性。结果三组在BE绝对值、乳酸(Lac)、胆红素、血肌酐、APTT、PT、INR、D二聚体、平均住院天数方面均显著升高趋势(P<0.001),在PLT、氧分压/氧浓度、尿量、纤维蛋白原(Fib)方面均显著降低趋势(P<0.01);三组危重性与BE绝对值、Lac、累及器官个数、平均住院天数相关(P<0.05)。结论BE绝对值、Lac、累及器官个数、平均住院天数与婴幼儿肺炎脓毒症危重性相关。

  • 标签: 婴幼儿肺炎 脓毒症 危重性 临床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智护训练联合游泳对婴幼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3300例婴幼儿,随机分为A组(1650例)与B组(1650例),A组仅行游泳干预,B组在其基础上加行智护训练,观察统出生时及6个月时体格发育情况(体重、身长以及头围)、3个月以及6个月时Gesell发育量表评分情况,并予以对比评价。结果出生时两组婴幼儿组间对比体格发育情况(P>0.05),6个月时,B组婴幼儿体格发育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B组3个月以及6个月时Gesell发育量表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对于婴幼儿而言,对其行智护训练干预以及游泳干预,不仅有利于体格发育,Gesell发育量表评分情况也更为理想,对早期生长发育大有裨益,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生长发育 游泳 智护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在婴幼儿MRI检查中对扫描图像质量和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进行MRI检查的180例婴幼患儿按照入院ID号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措施。检查后分析其护理干预后的扫描图像质量和完成效果。结果观察组MRI检查扫描完成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63,P=0.0290)。观察组图像质量优良率(90.59%)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703,P=0.0083)。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在婴幼儿MRI检查中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明显提高扫描图像质量,扫描完成的效果也得以提升。

  • 标签: 全程护理 婴幼儿 MRI检查 扫描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为比较幼托机构内摆放的洗手液和固体肥皂的适合性,以及两种洗手用品用后的清洁效果,通过现场采样和染菌量计数经统计所得结果进行评价,结论是洗手液和固体肥皂使用后的清洁效果均无明显差异,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产品。

  • 标签: 幼托机构 洗手液 肥皂 染菌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疫苗接种对于婴幼儿预防乙型肝炎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11月辖区内180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记录婴幼儿接种疫苗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阳性情况。比较接种后不良反应、不同时机(首次接种后4、12、24周)接种表面抗体的阳转率、接种后第1年、第2年、第3年后平均乙型肝炎抗体滴度。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有4名,占2.22%,不良反应在发生之后24内均自行消失;婴幼儿首次接种后4、12、24周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转率分别为18.89%、40.56%、93.89%,24周、12周明显大于4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后第1年、第2年、第3年后平均乙型肝炎抗体滴度婴幼儿接种后第1年的平均乙型肝炎抗体滴度(117.1±10.6)mU/ml,第2年的为(92.7±-8.7)mU/ml,第3年的为(49.5±6.2)mU/ml。结论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降低了乙型肝炎在婴幼儿中的感染率。

  • 标签: 乙肝疫苗 婴幼儿 接种 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管理模式在婴幼儿毛细血管支气管炎喘息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中随机选取80例,均经整群随机抽样法分为参考组(n=40)和研究组(n=40),为所有患儿提供祛痰、止咳、吸氧以及抗病毒等常规治疗以及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等常规护理干预,为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提供综合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喘息发生情况以及病情缓解效果。结果参考组患儿喘息总发生率为32.5%,研究组总发生率为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08,P=0.011)。护理后研究组患儿潮气量高于参考组(t=9.825,P=0.002),达峰容积比高于参考组(t=11.262,P=0.014)。研究组患者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短于参考组(t=7.981,P=0.013)、喘憋消失时间短于参考组(t=8.015,P=0.011)、住院时间短于参考组患者(t=11.486,P=0.007)。研究组出现并发症患儿共计5例,总发生率为12.5%,参考组出现并发症患儿共计9例,总发生率为22.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99,P=0.002)。结论在婴幼儿毛细血管支气管炎喘息预防中应用综合管理模式有助于促进患儿病情改善,同时还能够提高治疗安全性。

  • 标签: 综合管理模式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为比较幼托机构内摆放的洗手液和固体肥皂的适合性,以及两种洗手用品用后的清洁效果,通过现场采样和染菌量计数经统计所得结果进行评价,结论是洗手液和固体肥皂使用后的清洁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产品。

  • 标签: 幼托机构 洗手液 肥皂 染菌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3年来收治的82例轻度胃肠炎并伴幼儿良性惊厥的临床特征,探讨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疗及预后。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2例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就发病季节、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2例患儿中男性占52.4%,女性占47.6%。平均发病年龄19.2月。发病季节1~3月占34.1%;4~6月占13.4%;7~9月占9.76%;10~12月占42.7%(2)82例BICE患儿中95.5%惊厥形式表现为全身性大发作,平均抽搐次数2.14次,平均95秒,腹泻平均3.8天。(3)82例中36例患儿行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检查均无明显异常。(4)所有患儿出院后均未继续使用抗癫痫药物,随访一年,无一例患儿发展为癫痫。结论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发病率无显著性别差异,秋冬季节发病率显著高于春夏,一次病程中可惊厥发作数次,以全身大发作为主,占95.5%,平均每次惊厥持续时间95.1秒,大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占54.9%。大部分病例脑电图和头颅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该病对症治疗预后较好,随访一年无一例复发或发展成为癫痫。

  • 标签: 轻度胃肠炎 婴幼儿 良性惊厥 BICE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院内18个月前婴幼儿髋关节发育进行筛查,对筛查到小于18月婴幼儿髋关节发育患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干预的临床观察结果进行研究。方法自2014年1月—2019年1月我院共进行26700例婴幼儿发育性髋髋臼发育不良筛查,对0~6个月的筛查对象采用骨科髋关节体格检查方法加B超筛查。对7~9月的筛查对象采用骨科髋关节体格检查方法加B超筛查。对10~18个月的筛查对象采用骨科髋关节体格检查方法加DR检查。B超筛查采用Graf分型筛查方法,DR筛查测量髋臼角及髋臼指数筛查,观察髋臼的及股骨头的发育是否正常及对筛查到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干预结果进行观察。结果筛查到的阳性率为0~6个月患儿60例(74.07%),采用念珠式吊带进行保守干预,治愈率为99.7%。7~9个月的患儿11例(2.08%),采用闭合复位蛙式可调性支具进行干预,治愈率为92%。10~18个月的患儿10例(12.34%),采用在全麻行内收肌切断闭合复位蛙式石膏外固定,对于闭合复位失败者,行切开复位关节囊成型术加蛙式石膏外固定进行干预,治愈率为80%。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高(男女比例为17.1),左髋较右髋的发病率高(10.37)。结论6个月内对婴幼儿髋关节发育进行筛查是黄金筛查及干预时段,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可提高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治愈率。

  • 标签: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婴幼儿 筛查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酪酸梭菌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婴幼儿的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80例,跟据数字随机法将患儿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给予酪酸梭菌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72小时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反应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蒙脱石散和酪酸梭菌联合治疗婴幼儿的轮状病毒性肠炎不仅安全有效,还可促进受损肠黏膜恢复。

  • 标签: 酪酸梭菌 蒙脱石散 婴幼儿的轮状病毒性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应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12月—2018年4月在我院心脏外科治疗的400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婴幼儿患者按使用麻醉药物不同分为两组,均行全静脉麻醉,对照组使用芬太尼,观察组使用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浆儿茶酚胺变化。结果两组患儿T1时HR、MAP、CVP均明显低于T0(P<0.05),观察组T2、T3时HR、MAP、CVP变化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E和E与基础值相比,在劈胸骨后明显降低,而主动脉开放后明显升高,手术结束时又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NE和E的升高幅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舒芬太尼应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更佳,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小,抑制应激反应能力更强,有助于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舒芬太尼 芬太尼 麻醉效果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