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科学、客观的心率变异分析检测法(HRV),利用我中心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心理健康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分析软件,对本市浦东新区、黄浦、长宁、徐汇、宝山、闵行、普陀、虹口和青浦9个区60岁以上共2904人的失独家庭对象开展心理健康检测,重点分析4种心理健康相关的情绪问题,包括恐惧、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根据采集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其每种情绪问题的严重程度,分为正常、注意、警戒和严重。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获得被检测的失独家庭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和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为开展可能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结合90项症状清单(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其心理情绪问题。

  • 标签: 失独家庭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空心病是指一种由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它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得非常突出。近年来,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愈来愈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空心病作为一个新的病理概念,体现着当代青年的心理现状和表现形式。目前,对于空心病的差异化成因和针对性政策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旨在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了解大学生空心病在不同年级、性别、专业上罹患状况的差异程度,进行深入的心理学层面的探析并为大学生潜在性空心病、空心病以及趋向于发生“病变”的病症提供解决方法,进行针对性干预并引起社会重视。

  • 标签: 大学生 空心病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2015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749万,较之往年持续增长,2016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达到765万,加之往届未找到工作和留学归国学生将近千万人。就业人数不断的增长,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希望,能够减轻就业压力,顺利实现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是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

  • 标签: 大学生 就业焦虑 缓解对策
  • 简介:摘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我国近年来发表的有关残疾大学生身体自我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从概念、研究方法、影响因素、

  • 标签: 残疾大学生 负面身体自我 研究述评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社会工作中的个案方法对社交焦虑个体进行介入研究,帮助案主分析了焦虑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进行了干预,达到了缓解焦虑情绪、改变焦虑思维、提升社交能力等目的,表明社会工作对社交焦虑的介入的有效性。

  • 标签: 社工介入 个案方法 社交焦虑
  • 简介:摘要为全面了解大学卫生所消毒质量及其出现的问题,规范大学卫生所消毒管理工作,提升消毒工作质量,确保广大师生接受安全卫生医疗服务。本文针对大学卫生所消毒现状,提出相应消毒改进及护理干预作一综述,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大学 卫生所消毒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学校适应有助于实现学校教育目的,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小五人格问卷和大学新生学校适应问卷对400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考察人格特质与大学新生学校适应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学新生学校适应在性别和专业上差异显著;大学新生学校适应总分以及学习活动适应、交往活动适应、情绪状态适应三个维度与人格总分及各维度均显著相关,其中与情绪性显著负相关,与其它人格维度及人格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

  • 标签: 人格特质 学校适应 大学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300例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整体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每组各150例,对比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痛经症状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无意义(P>0.05),干预后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整体护理 原发性痛经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无偿献血事业离不开社会公众的支持和参入,无偿献血也是非常重要的挽救生命的事业。血站良好形象的建立,有利于社会公众正确认识无偿献血事业,关注、信赖血站的无偿献血工作,积极支持并参与无偿献血活动。血站良好社会形象的树立,依靠的是血站一线采血服务人员与公众相接触的所有人员的良好素质和优良行为表现,这些除了对血站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基本素质以外,提高员工执行力,对于全体员工时刻按照血站的宗旨和文化、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去正确履行献血招募和服务等其它职责尤为重要。

  • 标签: 血站 执行力 社会形象 采供血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孤独感、领悟社会支持对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2月从社区抽取老人440名作为对象,采用孤独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心理健康量表对老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孤独感、领悟社会支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入组老人男性与女性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及领悟社会支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老人男性孤独感、一般健康评分,高于女性(P<0.05);入组老人男性其他支持评分,低于女性(P<0.05);SPSS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老人心理健康与孤独感呈正相关性(P<0.05);老人心理健康与领悟社会支持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孤独感、领悟社会支持会对老人心理健康产生明显的影响,减少老人孤独感,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改善老人心理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情况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155名在职医护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工作倦怠问卷以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来评估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情况和社会支持情况的关系。结果155名医护人员工作倦怠检出率是78.71%,轻度工作倦怠率是36.89%,中度工作倦怠率是32.79%,重度工作倦怠率是30.33%;情绪衰竭检出率是27.74%,成就感降低检出率48.39%,缺乏人情味检出率是46.45%;医护人员的情绪衰竭、成就感降低、缺乏人情味、总工作倦怠情况分别和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以及总社会支持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医护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作倦怠情况,和社会支持存在密切相关性,应从组织、人际以及工作特征支持等层面来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情况进行调节。

  • 标签: 医护人员 社会支持 工作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状况并进一步探讨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本文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职医务人员561名,对其分别采用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工作倦怠问卷(CMBI)进行调查。结果561例医务人员中,具有工作倦怠现状的456例,检出率为81.28%,其中轻度工作懈怠率较高。医护人员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降低及总工作倦怠分别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结论医务人员的工作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密切。

  • 标签: 医务人员 工作倦怠 社会支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对围绝经期女性心理困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09-2018.09收治的92例围绝经期女性患者进行干预,按照随机方式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心理弹性以及社会支持,分析其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K1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在围绝经期妇女心理困扰中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对其内心不良情绪的改善较为突出,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性的提高。

  • 标签: 心理弹性 社会支持 围绝经期 心理困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不同病房管理模式对首发精神分裂患者社会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方医院收治的82例首发精神分裂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采取常规开放式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取精细化家庭开放式病房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41例患者RBANS、社会功能评分组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家庭开放式病房管理模式可加强患者执行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认知功能,并且社会认知功能较低,值得推广。

  • 标签: 首发精神分裂 RBANS 社会认知功能 家庭开放式病房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精神分裂症伴社会功能缺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伴社会功能缺陷患者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康复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8周后SDSS评分、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DSS评分、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伴社会功能缺陷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减轻社交回避以及苦恼,有利于促进患者回归家庭与社会

  • 标签: 社会功能缺陷 精神分裂症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措施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对患者社会功能、婚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进行研究,用随机分组表法分为干预组(针对性护理干预,32例)和常规组(基础护理,32例),比较两组患者社会功能、婚姻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社会交往、社会活动、社会技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婚姻质量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93.75%vs.75.00%,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能显著提高患者社会功能和婚姻质量,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婚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