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在育龄妇女病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工作期间进行妇科疾病普查的292例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妇女均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分析所有妇女超声检查结果。结果本次292例育龄妇女中50例妇女被检出妇科疾病,疾病检出率为17.12%。其中节育环异常2例(0.68%),子宫腺肌病3例(1.03%),附件肿块10例(3.42%),卵巢囊肿14例(4.79%),子宫肌瘤21例(7.19%)。结论超声检查操作简便,且检出率较高,可作为妇科疾病普查的常用手段,有利于及早预防,及早治疗。

  • 标签: 育龄妇女 妇科疾病普查 超声诊断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已婚妇女妇科疾病常见类型及发病率等。方法选择各个单位的1023名已婚妇女作为普查对象,由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常规妇科检查。结果1023名普查对象中有794名妇女患有妇科疾病,患病率为77.61%;排在患病率前三位的妇科疾病为宫颈糜烂374人(36.49%),阴道炎192人(18.77%),附件炎79人(7.72%)。结论已婚妇女妇科疾病发生率较高,需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共同努力,加强妇科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关注已婚妇女妇科健康情况。

  • 标签: 已婚妇女 妇科普查 妇女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地区已婚妇女妇科病普查结果,探讨妇女常见病以及多发病主要的病种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妇科接收的1000已婚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均建立妇科普查卡片,对研究对象仔细询问病史进行卡片填写,同时结合进行常规妇科检查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妇科病普查结果显示,妇女常见、多发病中,宫颈炎的患病率40.2%(402/1000);阴道炎21.7%(217/1000);乳腺疾病15.2%(152/1000)。生殖道感染的患病率随妇女的年龄增加而出现下降;同时,乳腺疾病的患病率在城镇女职工、农村妇女之间存在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生殖道感染是当前影响妇女健康的一类主要疾病,对于妇科疾病需要通过多学科联防群治,同时加强进行健康教育、关注经期卫生与性卫生,积极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 标签: 已婚妇女 妇科病普查 妇科常见病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实施妇科普查对疾病早期筛查和防治的意义。方法纳入2013年3月—2018年3月,于本院接受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受检者100例进行研究,对其实施妇科普查,分析其筛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对100例受检者实施妇科普查后,检出生殖道感染35(35.00%)例,宫颈病变10(10.00%)例,其他妇科疾病1(1.00%)例,宫颈癌1(1.00%)例;病理检查显示1级宫颈病变9(9.00%)例,2级宫颈病变2(2.00%)例,3级宫颈病变1(1.00%)例,浸润癌1(1.00%)例,其他宫颈类疾病87(87.00%)例。结论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实施妇科普查对疾病早期筛查和防治的意义显著,可以明显提高疾病检出率,又可针对性的实施干预,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妇科普查 宫颈癌 早期筛查 早期防治 意义
  • 简介: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一体化进一步深入,流动人口的结核病人的比例在增高,由于流动人口的自身特点,治疗较“常人”难度加大,经专业人士研究这一部分病人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病人的治疗和愈后。

  • 标签: 流动人口 结核病人 心理问题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农村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农村地区人口的流动性与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本县部分农村的18岁到50岁的总计10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研究调查率为98.5%;在接受调查的人员中,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共计973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8.78%。通过对回收的有效的调查问卷的分析和总结,发现共有流动人口457人,占比46.97%,非流动人口有516人,占比53.03%。流动人口与非流动人口人口动力学特征存在差异,P<0.05。流动人口中知晓艾滋病的人口占比为89.06%,而非流动人口只占84.45%。在对艾滋病的认知方面,流动人口与非流动人口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及对艾滋病的相关态度上,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农村地区,人口流动性相对来讲还是比较高的,这增加了艾滋病的易感性。因此,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宣传艾滋病的医学常识,提高农村地区对于艾滋病的认识是十分重要的,要努力在社会中营造一种正视艾滋病和预防艾滋病的氛围。

  • 标签: 农村地区 流动人口 艾滋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集束化策略的形成及其应用价值并作比较分析。方法选取136例经口气管插管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接受一般口腔护理,研究组接受集束化策略口腔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插管前的SpO2指数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开始插管时的SpO2指数均有升高,且研究组升高幅度更明显(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集束化策略实施口腔护理可以有效提高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SpO2指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经口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集束化策略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用于流动人口的价值探讨。方法选取1年间的流动人口,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各项数据,进行详细的数据比较分析,得出利用率,以及影响该项工作有效性实现的相关因素。结果现阶段我国的该项工作的总体利用率不理想,需要在工作开展中,对于不同年龄层和文化程度的人口进行卫生服务的重视。结论针对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需要我国在具体工作开展中,积极发现存在的问题,以此有针对性的改善流动人口健康管理意识不高,不会主动进行健康体检、职业防护意识薄弱、服务与实际需要脱节等现状,逐步加强政府、流动人口对于该项工作开展的重视度,进一步促进人口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切实保障其权益。

  • 标签: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流动人口 利用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贵州省高校学报编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个人基本情况问卷对贵州省部分高校学报编辑进行心理健康调查,了解贵州省高校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在不同人口学变量间的差异。结果贵州省部分高校学报编辑SCL-90总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躯体化、强迫、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评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编辑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焦虑因子和精神病性因子评分上高于女性编辑;31~40岁组编辑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因子评分上高于20~30岁组、41~50岁组和51~60岁组;已婚编辑在躯体化因子评分上高于未婚和离异,未婚编辑在强迫症状因子评分上高于已婚和离异编辑。结论贵州省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心理健康存在部分心理健康问题,学报编辑人员及管理部门应给予重视。

  • 标签: 编辑 高等学校 学报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督导管理对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与作用。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0例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家庭督导管理措施。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及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督导管理对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具有积极影响,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家庭督导管理 流动人口肺结核 服药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