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救治在急诊外科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5年10月于急诊外科救治的患者124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2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62例联用创伤救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并发症、预后、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医院急救反应时间、总抢救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通路建立时间、药物应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救治在急诊外科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更易为患者家属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创伤救治 急诊外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织胶水在急诊小儿外科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小儿科582例新鲜头面部表浅创面,清洗伤口后,437例使用组织胶水粘合创面,145例使用可吸收线缝合。结果434例创面一期愈合,1例伤口感染裂开后二期愈合,2例伤口裂开后换药愈合。所有可吸收线缝合伤口均一期愈合。结论组织胶水粘合术在治疗头面部表浅伤口时,具有操作简单、减轻患儿痛苦、术后护理方便等优点,值得在急诊小儿外科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组织胶水 粘合 头面部挫裂伤 清创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合并糖尿病的普外科急诊手术处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48例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全体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检查,包括血糖、体温、血压等。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判断临床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显效44例(59.46%),有效8例(10.81%),无效22例(29.73%),临床有效率70.27%。观察组显效64例(86.49%),有效6例(8.10%),无效4例(5.41%),临床有效率94.59%。较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70.27%vs94.5%9),两组比较(χ2=20.419,P<0.05)。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72.97%(54/74),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7.30%(72/74),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较对照组高(97.30%vs72.97%),两组比较(χ2=23.387,P<0.05)。结论急诊手术在普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是不但能有效清除病灶、解除症状,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疗效安全可靠,有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患者近远期生存质量,故认为此法适合于临床推广普及。

  • 标签: 糖尿病 普外科 急诊手术 处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对急诊外科清创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从我急诊收治的清创患者中选取70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舒适护理,35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35例),对比两组患者清创时心理状况和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清创时负性情绪率、正常率分别为28.6%、71.4%,同对照组患者的85.7%、14.3%相比,统计学意义较为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达97.1%,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4.3%,P<0.05。结论在对急诊外科清创患者护理时舒适护理能很好的降低负性情绪的发生率,并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常规护理 急诊外科清创患者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颅脑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所收治的急诊颅脑外科手术患者77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临床护理流程。结果观察组所有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其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对急诊颅脑外科手术患者予以临床护理流程,将临床疗效提升,将致残率、致死率降低。

  • 标签: 护理流程 急诊 颅脑外科 手术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通过应用不同护理方式对于急诊外科清创缝合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期间外科收治的80例接受清创缝合术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该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心率和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用时更短。两组患者的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清创缝合术治疗中通过给予患者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术中心率及收缩压,并且缩短手术的总时间,能够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因此优质护理适合作为清创缝合术中的优选护理方案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方式 外科急诊 清创缝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急诊外科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具有显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诊手术 普外科疾病 糖尿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急诊预检分诊管理,合理分级分区急救资源,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急诊急救效率。方法根据患者病情按照急诊预检分诊标准,1、2级危重病人立即送红区抢救,3级急症病人及时诊治,4级病人候诊。结论采用分级分区管理后,提高了急诊预检分诊的准确率,优化了就诊流程,实现了急重优先,提高了急诊急救效率。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 分级分区管理 提高急诊急救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急诊胸痛患者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作用。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抢救的急诊胸痛患者(100例)当研究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50例。本次研究乙组是常规抢救护理流程,而甲组是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总结急救效果、临床情况。结果甲组急诊的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胸痛患者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提高急救效果,并明显缩短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住院天数。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诊胸痛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合理布局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急诊科布局改造前后对比,研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在实施改造后实施抢救前的时间(110s)明显低于改造前(180s),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造后发生不良事件率(0.98%)明显低于改造前(5.2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造后满意度(99.35%)明显高于改造前(80.1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布局合不合理会影响急诊科的护理质量,为实施抢救争取时间,提高抢救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急诊科 合理布局 护理质量 急救成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2月,患者例数共计100例,在随机分组的方式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急诊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提高患者入院时间,可确保临床检查以及治疗工作的有序性,保证患者的安全,降低临床死亡率。

  • 标签: 急诊胸痛 抢救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挑选自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诊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参与对象。将200例急诊患者盲选法平均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在接受临床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分诊护理;给予研究组采取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并且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资料收集整理。结果研究结束后,将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对急诊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显著,可以使急诊护理的质量明显提高,使患者对急诊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提高,从而有效提高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配合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急诊 分诊 安全管理模式 急诊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在多发伤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急诊科收治的100例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50例作为观察组,另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抢救过程中的患者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应用于多发伤患者急诊抢救中,能够有效开展抢救工作,提高抢救效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护理 多发伤患者 急诊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护理流程手段抢救急诊患者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为8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程度比较无差异。观察组采用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将两组患者急诊抢救过程中各项用时以及急诊后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对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接诊用时为(14.36±3.96)min,分诊用时为(0.66±0.15)min,用药时间为(4.33±0.78)min,治疗用时为(60.81±8.47)min,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25%,与对照组(83.75%)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可以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显著提高抢救效率及抢救成功率,具有推广价值1。

  • 标签: 急诊患者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幼儿急疹的护理对策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我院接收的急救幼儿患者75例,对其急诊护理流程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5例患儿均得到成功救治,救治成功率为10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达到了98.66%(74/75)。结论幼儿急诊护理中,应当注意保持患儿呼吸通畅,及时建立静脉通道补液给药,同时护理人员应通过交流稳定患儿及家属的情绪,进一步减少医疗纠纷,保证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除了严格遵循急诊护理流程,护理人员还应当充分结合自己的经验,对患儿的情况急性合理判断,为治疗工作提供建议,最大限度的提高救治成功率。

  • 标签: 幼儿 急疹 护理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急诊宫外孕患者行以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急诊宫外孕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参照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即P<0.05。结论对急诊宫外孕患者行以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对身体康复十分有利,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宫外孕 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腹腔穿刺应用于急腹症急诊鉴别中的诊断价值,以期为急腹症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03月~2016年0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腹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各有50例患者,其中对比组患者给予传统腹部超声诊断,研究组患者给予急诊腹腔穿刺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进行客观比较。结果对比组采用传统腹部超声检查方式进行诊断,诊断准确率为80%,研究组以急诊腹腔穿刺进行检测,诊断准确率为96%;经对比显示,研究组临床诊断率显著优于对比组,且研究组漏诊与误诊情况明显低于对比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急诊腹腔穿刺方式对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断,安全性高且操作性简单,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还有效减少漏诊误诊发生。具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急诊腹腔穿刺 急腹症 急诊鉴别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急诊脑出血患者中的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脑出血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应用急诊护理路径。比较抢救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死亡率2.0%(1/50)较对照组12.0%(6/50)显著较低,且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48/50)较对照组80.0%(40/50)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急诊脑出血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显著减少抢救死亡率,又能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急诊脑出血 急诊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急诊抢救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2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伤患者48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抢救程序。选取2015年2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后收治的多发伤患者研究组48例,给予绿色通道抢救程序,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死亡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急诊抢救室危重症患者过程中,绿色通道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抢救成功率的提高,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急诊绿色通道 急诊抢救室 多发伤 抢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