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焦虑是一种变化的情绪体验,主要是由轻度紧张和不适感到内心恐惧的一种内心变化。而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当患者患上焦虑症后,就会出现焦虑的心情,外部的身体变化诸如头晕、胸闷、盗汗、尿频以及口干等。本文将针对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护理特点。

  • 标签: 焦虑症 患者 护理特点
  • 简介:摘要2015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749万,较之往年持续增长,2016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达到765万,加之往届未找到工作和留学归国学生将近千万人。就业人数不断的增长,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希望,能够减轻就业压力,顺利实现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是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

  • 标签: 大学生 就业焦虑 缓解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社会工作中的个案方法对社交焦虑个体进行介入研究,帮助案主分析了焦虑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进行了干预,达到了缓解焦虑情绪、改变焦虑思维、提升社交能力等目的,表明社会工作对社交焦虑的介入的有效性。

  • 标签: 社工介入 个案方法 社交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神经内科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采用盐酸舍曲林治疗,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加一定的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护理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神经内科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进行药物治疗并加入心理护理,能够使抑郁程度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神经内科 焦虑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黛力新治疗老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270例老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黛力新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黛力新治疗老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 标签: 黛力新 老年冠心病 焦虑抑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肿瘤科护理实习生焦虑状况,提出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肿瘤科学习的100名护理实习生,对其焦虑状况情况调查并找出应对措施。结果肿瘤科护理实习生在工作中承受较大的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情绪,应依据产生焦虑的原因予以相应的应对措施。结论对于肿瘤科护理实习生焦虑情况选择有效应对措施可缓解其不良情绪。

  • 标签: 肿瘤科 护理实习生 焦虑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性别、科室、实习阶段的口腔医学实习生之间,以及口腔医学与临床医学实习生之间的心理焦虑与工作压力现状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88名医学专业实习生,其中临床医学实习生157名,口腔医学实习生131名。记录其性别、科室与实习阶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与工作压力测验量表评估其心理焦虑及工作压力现状。使用SPSS1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口腔医学与临床医学实习生相比,两量表得分皆无统计学差异(t=0.161,P>0.05;t=0.611,P>0.05)。口腔医学实习生中,不同性别的实习生之间两量表得分皆无统计学差异(t=-0.380,P>0.05;t=-0.150,P>0.05),不同实习阶段的实习生之间两量表得分皆无统计学差异(t=0.729,P>0.05;t=-0.257,P>0.05);而颌面外科组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显著高于非外科组(t=2.018,P<0.05),工作压力测验量表得分无统计学差异(t=0.599,P>0.05)。结论口腔医学实习生的心理焦虑与工作压力现状与临床医学实习生相似。口腔医学实习生中,从事口腔颌面外科的实习生的心理焦虑状态值得关注。

  • 标签: 口腔医学 实习生 焦虑 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酒精诱导精神障碍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酒精诱导精神障碍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被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好转情况比对照组患者更明显。结论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治疗,缩短住院时间,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医院的治疗质量,临床推广有意义。

  • 标签: 心理 酒精 精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焦虑及自尊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子宫内膜癌化疗的4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认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自尊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实施认知护理干预后有效的降低焦虑、抑郁,并提高自尊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认知护理干预 子宫内膜癌 化疗 焦虑 自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认知行为疗法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对拟行MECT治疗的精神科住院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术前护理干预,研究组一次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在干预前、后各进行一次心理评估。结果干预后,研究组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量表评分、状态焦虑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降低MECT患者术前焦虑水平。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焦虑 认知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头痛患者中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500例以头痛为主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原发性头痛诊断标准均确诊为偏头痛或紧张型头痛,统计所有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对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病程、收入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00例患者中,发生焦虑或抑郁共267例(53.40%),紧张型头痛焦虑或抑郁、单纯焦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偏头痛者(P<0.05);各影响因素比较中,女性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年龄≥40岁、无业、月收入<2000元、初中以下学历、病程≥1年的焦虑抑郁发生率也明显提高(P<0.05)。结论析原发性头痛患者中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临床应早期识别并治疗,以减轻心理因素对头痛的影响。

  • 标签: 原发性头痛 焦虑 抑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养心解郁汤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方法选取94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分组进行研究,对照组行常规抗心衰治疗+心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心解郁汤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中医症候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并且观察组疗效更显著(P<0.05)。观察组HAMD、HA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并且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心解郁汤可明显改善心衰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疗效显著。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焦虑抑郁 益气养心解郁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抽样的原则,在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焦虑症患者中,抽取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对其进行平均分组,每组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的是心理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状况。结果以我院自制的患者调研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在干预前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进行干预时,能够有效地调节其心理状态,从而帮助患者入睡,优化其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焦虑症 睡眠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实施双心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数字表达法将102例高血压并焦虑患者分为51例对照组(氯沙坦钾片治疗)、51例实验组(氯沙坦钾片+盐酸帕罗西汀+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压水平以及HAMA评分;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1%高于对照组78.5%,实验组DBP、SBP水平、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并焦虑患者,采取双心治疗模式,降血压和改善焦虑情况显著。

  • 标签: 高血压并焦虑 双心治疗 负面情绪 血压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评价同时采用SAS焦虑量表与HAMA焦虑量表,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焦虑症状评定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对254例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同时使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HAMA焦虑他评量表进行测评,对两种焦虑检症状检出结果进行配对卡方检验,计算Kappa值评定两种结果的一致性。结果采用HAMA他评量表的焦虑症状检出率为48.9%,明显高于SAS量表的焦虑症状检出率24.3%,具有显著差异(P<0.001),两者评定的一致性Kappa值=0.185,说明两种量表焦虑评定的一致性程度不理想。结论采用不同的焦虑量表,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焦虑症状进行测评的结果有明显差异,他评法的焦虑症状检出率明显高于自评法,在临床研究中,应根据患者的人群特点选用合适的焦虑量表,并注意鉴别不同焦虑量表测评结果之间的可比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缓解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情绪与疼痛,探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共8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常规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心理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护理情况。结果心理组焦虑情绪、疼痛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不仅焦虑情绪能够得到充分的缓解,且疼痛也能得到有效的减轻。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痛风性关节炎 焦虑情绪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脑卒中病患家属照顾者的抑郁、焦虑水平与照顾者负荷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病患的家属照顾者98名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所有照顾者的抑郁、焦虑情况进行评估;同时采用照顾者压力指标(CIS)对照顾者的负荷进行评估,从而对照顾者的抑郁及焦虑水平与照顾者负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经分析显示,照顾者的抑郁及焦虑水平与照顾者负荷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本次研究显示,脑卒中病患家属照顾者普遍存在着抑郁、焦虑的不良情绪,并且抑郁、焦虑水平越高,照顾者的负荷也就越重,长久以往可影响照顾者的心理健康,因此可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

  • 标签: 家属照顾者 负荷 脑卒中 抑郁焦虑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卵巢囊肿择期行腹腔镜切除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来我院进行腹腔镜切除术的病人360例进行研究,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病人采取普通护理措施,研究组病人给予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者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情况。结果采用优质护理措施的研究组病人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焦虑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优质护理能够减轻卵巢囊肿腹腔镜切除术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其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卵巢囊肿 腹腔镜切除术 优质护理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生菌配伍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配伍黛力新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益生菌治疗)与实验组(30例益生菌配伍黛力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4周后、3个月、6个月后同期症状自评表(SCL-90)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给予益生菌配伍黛力新治疗可有效降低个体焦虑抑郁情绪等负面心理情绪刺激。

  • 标签: 益生菌 黛力新 肠易激综合征 焦虑抑郁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干预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状态、护理满意度的效用以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干预,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焦虑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在焦虑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状态,增进患者护理体验,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普及的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协同护理 舒适护理 焦虑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