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药物学与临床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研发出了各种各样的抗精神药物。但因为这些药物的独特性,它在临床医学中凸显了很多副作用。本文就结合我多年的从医经验,简要的分析了一些相关的病例,阐述了在服用抗精神药物过程中的副作用的具体表现以及抗精神药物副作用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并结合相应的病症,采用针对性的措施,来加强对抗精神药物副作用的护理,尽最大的努力去减轻药物副作用给患者所带来的痛苦与伤害,以此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健康发展。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副作用 心理影响
  • 简介:摘要月经异常是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APS)的女性患者的常见不良反应,APS对下丘脑D2受体有拮抗作用,可抑制催乳素抑制因子,使催乳素(PRL)升高。高PRL会抑制下丘脑的促性腺素释放激素分泌,从而使促性腺素低下,卵巢功能低下而引起月经异常,甚至闭经。近年以中医药为主改善该项不良反应的研究越来越多,故本文检索了近年的与其相关的中医药、针灸等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类文献及临床案例报类文献。检索发现抗精神药物引起月经异常、闭经、泌乳是临床很常见的症状,中医通过服用单味药、复方及针刺疗法,取得较好疗效。在今后研究中需收集更多临床案例进行观察,并实施规范化治疗。

  • 标签: 中医 抗精神病药物 月经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中应用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存在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抗精神药物(喹硫平)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药物(喹硫平)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OAS评分和PANSS评分进行观察评估。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MOAS评分和PANSS评分发现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OAS评分和PANSS评分发现,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丙戊酸镁 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患者 攻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治疗与药物联合心理康复干预治疗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心理卫生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63)与参照组(n=57),参照组给予利培酮片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予心理康复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执行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02.2±20.7)分、(76.8±2.7)分,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患者出院6个月后,研究组用药依从(86.39±5.33)分,运动依从(85.56±4.89)分,饮食依从(87.57±3.55)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药物联合心理康复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执行能力及生活质量,且患者用药依从性高,疗效较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更具优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药物治疗 心理康复干预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远期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支持性心理干预,治疗12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阴性症状量表评分(SANS)、生活质量评分(QOL)、精神症状评分(BPRS)。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2.88%)明显高于对照组(54.24%,P<0.05)。观察组BPRS、QOL、SAN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药物与支持性心理干预联合治疗,效果好,有助于病情改善,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支持性心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远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对提高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底前龙岗区社区在管治疗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自愿参与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其健康家庭照料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精神分裂症常规健康教育技能,观察组联合采取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比较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技能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结果经过健康教育技能干预后,观察组的按时服药率为94.00%(47/50),合理饮食率为92.00%(46/50),定期检查率为96.00%(48/50),合理运动率为88.89%(48/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健康教育技能干预后的家庭/社会状况、生理状况、功能状况以及情感状况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可以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 精神分裂症 服药依从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超声诊断对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引起肝脏损害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就诊的60例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引起肝脏损害患者临床诊治资料,将服药时间3~5年的30例患者纳入实验1组,将服药时间5年以上的30例患者纳入实验2组,另外在同期选择30岁以上且未服用过抗精神药物的30例研究对象纳入对照组。结果对比其他2组,实验2组患者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发病率均明显更高,实验2组患者对比对照组单纯性脂肪肝发病率明显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引起肝脏损害,主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利用超声诊断可对患者肝脏损害进行明确诊断。

  • 标签: 超声诊断 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 肝脏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国产及进口奥氮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的药物经济学价值。方法选取患有精神分裂症的60例患者,观察组对其使用国产奥氮平治疗,对照组对其使用进口奥氮平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经济学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治疗后BPRS总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期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药物应用产生的相关成本比较,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CER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国内或进口的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相同,但就成本而言,国产的性价比更高。

  • 标签: 奥氮平 精神分裂症 药物经济学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中的应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1月本院接诊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58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实验组采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疗法,对照组采用假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疗法。分析两组阴性症状的缓解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阴性症状评分为(94.26±7.58)分,明显比对照组的(98.83±6.61)分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采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施治,可显著改善其阴性症状,建议采纳。

  • 标签: 阴性症状 临床疗效 精神分裂症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第二代抗精神药物的主观舒适度,并进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对象114例在我院接受不同种类的第二代抗精神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其中甲组给予氯氮平进行治疗,乙组给予利培酮进行治疗,丙组给予喹硫平进行治疗,观察其应用治疗的主观舒适度(SWN量表评分)以及阳性与阴性症状(PANSS量表评分)。结果甲乙丙三组患者的SWN评分以及PANSS评分相比较,均存在差异,且丙组患者的SWN评分明显最高,P<0.05。结论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喹硫平治疗比其他二代抗精神药物治疗效果更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主观舒适度,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标签: 首发精神分裂症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主观舒适度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过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于本院进行康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由不同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36例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36例基于此联合心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干预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PRS评分、SFRS评分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过程中应用心理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分裂症状,提高患者社会功能和自知力,值得大量推广应用在精神分裂症康复过程中。

  • 标签: 心理治疗 常规药物治疗 精神分裂症 康复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症是近些年来较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病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年龄越大,患病风险越大;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脑内黑质纹状体通路神经发生病变,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肌肉僵硬、平衡障碍及运动迟缓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目前临床上关于怕帕金森疾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延缓病情的发展,减慢神经元变性的速度,临床上药物治疗帕金森疾病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以发病原因作为基础,主要作用于关键发病靶点或是信号通路,目前针对帕金森疾病的治疗主要有两类药物——抗胆碱能类和作用于多巴胺系统的药物

  • 标签: 抗帕金森药物 抗胆碱能 多巴胺系统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以幻听症状突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维持原药物治疗方案不变,研究组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真刺激,对照组给予伪刺激,疗程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4周结束时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入组前两组患者的听幻觉评分量表(AHR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疗效确切,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 顽固性幻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对肿瘤患者使用中药处方治疗时,所用处方药物的药理。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至6月我院中药门诊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药处方中使用较多的前5种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中药处方治疗肿瘤时,使用最多的中药分别为清热解毒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以及利水渗湿药。在处方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中药分别为白花蛇舌草、黄芪、石见穿、壁虎以及薏苡仁。结论对肿瘤患者治疗时,使用中药处方有着扶正祛邪的作用,其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毒副反应,同时在治疗期间辅以其他的治疗方式,便可使肿瘤患者的生活得以改善,因此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肿瘤 中药处方 药物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气肿合并感染应用头孢呋辛钠药物联合三拗片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例本院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根据入院单双号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n=30)、治疗组(n=30),对照组应用头孢呋辛钠治疗,治疗组应用头孢呋辛钠联合三拗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有效率、肺功能、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治疗有效率对比显示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对比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显示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头孢呋辛钠联合三拗片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改善肺功能,又可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肺气肿 感染 头孢呋辛钠 三拗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期间噎食的原因,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制定预防噎食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案例回顾性研究方法,对5例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噎食受智力,自理能力,精神症状和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有关,且年龄越大发生噎食的风险越高。结论引发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噎食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护士应做好饮食观察和指导,做好家属饮食宣教,制定落实相关护理措施,从而降低护理风险,杜绝噎食的发生。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 噎食 原因分析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方法2017年11月—2018年5月期间,统计我院患者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包括药品品种、用量以及联合使用等情况。结果(1)我院二类精神药品共涉及9个品种,均为口服剂型,其中,278人使用佐匹克隆,149人使用右佐匹克隆,137人使用氯硝西泮,135人使用阿普唑仑,69人使用奥沙西泮,64人使用劳拉西泮,23人使用艾司唑仑,19人使用唑吡坦,8人使用苯巴比妥。(2)分析二类精神药品联合使用情况发现,84.53%单用1种,14.28%联合使用2种,1.19%联合使用3种。结论总体分析,本院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在二类精神药品中,新的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占主导地位,使用相对广泛。

  • 标签: 精神专科医院 二类精神药品 使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科家属宣教手册》在首发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对家属健康知识掌握、满意度和危险品带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首发精神疾病入住我院老年精神科的16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在给予患者家属口头健康宣教的同时,提供病区制作的《老年精神科家属宣教手册》,对照组只给予口头健康宣教,对比两组患者家属健康知识掌握度、家属满意度、危险物品带入率差异。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家属健康知识掌握度和满意度显著高,危险物品带入率显著低,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精神科家属宣教手册》在家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能明显增强患者家属健康知识,提升家属的满意度并能减少病房家属危险物品的带入。

  • 标签: 老年精神科 家属宣教手册 健康知识 家属满意度 危险物品带入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延伸对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6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予以护理延伸服务。结果研究组用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ITAQ(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延伸服务有助于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提高用药依从率以及自知力,对社会和谐发展十分有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延伸 精神活性物质 精神障碍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