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占位的应用价值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选取肾占位患者共52例作为实验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之后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患者当中,以透明细胞癌患者比较多见,与其他类型病变患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且恶性肿瘤的动脉血流峰值流速值Vmax及Vmin、RI均高于良性肿瘤患者,P<0.05。结论临床对肾占位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应用效果较好,利于患者尽早接受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肾占位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超声造影在心脏占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5年9月在我院诊断的心脏占位患者42例,对患者分别进行胸部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心脏占位的形状和大小,以及患者心脏内部的回声情况,分析占位对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通过超声心动图的检查,42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的占位类型表现为血栓,16例患者的类型为肿瘤,患者的肿瘤情况不明确。同时,经过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和心动图诊断一致,对患者的肿瘤情况也进行了有效的诊断,其中良性肿瘤患者11例,恶性肿瘤患者5例。结论临床中,使用超声造影检查和诊断心脏占位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提高了诊断准确性,因此,可以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超声造影 心脏 占位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占位患者的高频彩超临床诊断结果,为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例乳腺占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高频彩超检查结果。结果经超高频彩检查发现,30例乳腺占位患者中,乳腺肿块患者5例;乳腺增生患者11例;乳腺导管扩张患者9例;乳腺囊肿患者4例;误诊1例;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诊断的符合率高达96.7%。结论高频彩超检查具有准确率高、无创伤、方便的优点,对乳腺占位患者进行高频彩超检查,可提高医生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乳腺 占位性病变 高频彩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诊断肝脏占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样本分析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肝占位病变及疑似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以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将两种扫描方式所得到的图像结果进行分析,并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相对比。结果多层螺旋CT平扫的检出率为91.25%,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检出率为77.5%,增强扫描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平扫的检出率,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肝脏占位患者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显著提高率,可以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准确的理论依据,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 CT 增强扫描 肝脏占位性病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占位病变进行病理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B超检查进行对比。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来我妇幼保健所接受诊疗的乳腺肿瘤患者78例进行研究。治疗前,对患者行B超检查,随后将病理分析结果与之进行对比,并观察诊断符合率。结果符合率纤维瘤、囊肿、哺乳期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100.0%,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85.71。结论总结临床经验,对乳腺占位病变进行病理分析,可显著提升B超初步诊断与最终病理结果的相似性。

  • 标签: 乳腺占位病变 B超 诊断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纤维束示踪技术(DTT)对涉及皮质脊髓束附近占位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位于皮质脊髓束附近的占位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3DT1轴位全脑容积图及DTI扫描,术前、术后进行KPS评分及肌力检查并进行配对t检验,P<0.05为有意义。结果26例患者镜下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30例患者术后KPS评分及肌力检查较术前增加,统计学有意义。复查DTT可见皮质脊髓束保护完好。结论利用DTT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受病变影响的皮质脊髓束显像的准确性,降低术后致残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KPS 纤维束示踪 肌力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占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6例(96.2%)穿刺成功,1例因气胸穿刺失败。26例均明确诊断,其中恶性病25例(鳞癌10例,腺癌12例,腺鳞混合癌1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转移性纤维肉瘤1例),肉芽肿性炎1例。EGFR基因检测10例,突变率50%(5/10),均为腺癌。并发气胸5例(18.5%),咯血3例(11.1%)。结论CT引导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安全可靠,可为肺部病变提供明确的病理诊断,结合EGFR基因检测也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活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胆管癌及肝占位诊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抽取的胆管癌患者20例,入院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随后选择同期入院的肝占位病变患者和正常人员各20例,分别当做A组、B组和C组,所有受检人员均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最后评定诊断结果。结果比对三组受检人员的ADC参数,A组较比C组更低,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差异产生,呈P<0.05。比对A组和B组的ADC参数,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呈P>0.05。结论在胆管癌及肝占位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可以将定量诊断信息予以提供,ADC参数精准,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 标签: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胆管癌 肝占位性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乳晕切口切除方式在乳腺良性手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乳腺良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给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乳房表面放射性切口方式,观察组采取环乳晕切口方式,对比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愈合时间、瘢痕宽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整体的美观度为93.48%,对照组整体的美观度为84.44%,观察组美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7.28,P<0.01)。结论环乳晕切口切除对乳腺良性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美观度,使得瘢痕不明显,达到美容与治疗的双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借鉴。

  • 标签: 环乳晕 切口设计 切除乳腺 良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良性治疗中腹腔镜术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4月110例胆囊良性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组,各有55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术式,治疗组采取腹腔镜术式。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术后1天疼痛程度;手术、胃肠功能恢复、下床和住院时间;胆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率。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0%,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术后1天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手术、胃肠功能恢复、下床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胆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良性治疗中腹腔镜术式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出血,减轻疼痛,缩短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出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胆囊良性病变 腹腔镜术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下使用支撑喉镜在治疗声带良性中的特点和优势。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科在全麻下使用鼻内镜辅助支撑喉镜对122例声带良性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男82例,女40例,年龄27~65岁,平均54.3岁,临床表现均为声嘶。病理证实为声带息肉108例,声带囊肿的1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鼻内镜辅助支撑喉镜下使用显微喉钳完成手术,完整切除病变,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发音良好,随访6月以上无复发。结论鼻内镜辅助支撑喉镜在治疗声带良性中具有视野清晰、精确度高、手术安全、术野暴露好等特点,尤其是对于前联合暴露困难的病例更有其突出优点,有利于彻底清除声带病变,保护正常声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支撑喉镜 鼻内镜 声带良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大肠良性围术期的护理要点及其重要性。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行ESD术的23例大肠良性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通过术前的心理疏导及术前肠道准备,术后加强病情及并发症的观察,未发生并发症。

  • 标签: ESD 大肠良性病变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壁隆起性病的B超诊断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间收治的32例患者,对其进行B超诊断,并与手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就诊断方法与效果予以评估。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超声检测出的最大病灶为21mm、最小为3.5mm,平均值(10.1±0.7);其次,经过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B超检测与病检结果显示,符合率为85.7%。结论经B超诊断可以对患者的胆囊隆起性病有一个清晰的判断,而且为手术提供了可靠依据,因此,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胆囊壁隆起 病变 B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卵巢囊性病应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卵巢囊性病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所有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CT诊断。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65例患者中,卵巢囊腺癌10例、卵巢输卵管炎性囊肿7例、囊性畸胎瘤15例、卵巢囊肿10例、卵巢囊腺瘤15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8例。结论卵巢囊性病采用CT诊断具有相对较高的临床价值,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和敏感性,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卵巢囊性病变 CT诊断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脏镰状韧带旁假性病(FLP)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6年1月我院临床证实的51例FLP的CT资料,总结分析病变的位置、形态及CT平扫与增强各期的密度情况等。结果51例FLP均为单发,其中74.51%(38/51)位于肝左叶S4段前缘,25.49%(13/51)位于肝左叶S2或S3段前缘;68.63%(35/51)呈三角形、19.61%(10/51)呈扁平状、11.76%(6/51)呈结节形状。FLPCT平扫的显示率最低,仅为27.45%(14/51),CT增强扫描中,门静脉期的显示率最高,达100%,动脉期和实质期的显示率为66.67%(34/51)和52.94%(27/51)。病变于CT平扫和增强均表现为无占位效应的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影,边缘清楚或稍模糊,多位于肝脏轮廓内。结论根据肝脏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的位置、形态及CT特征,有助于与真性病鉴别,减少误诊。

  • 标签: 肝脏 镰状韧带 假性病变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在肾上腺结核与肿瘤性病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肾上腺结核与肿瘤性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经临床证实的45例肾上腺结核及肿瘤CT表现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中,年龄27~78岁,平均60岁。肾上腺嗜铬细胞瘤9例,肾上腺结核4例,肾上腺转移瘤20例,肾上腺腺瘤8例,肾上腺髓质脂肪瘤7例。双侧受累(33%),单侧受累(67%)。11例患者合并肺结核、1例合并胸膜结核,病灶中有钙化密度者8例(16.7%),无钙化密度者40例(83.3%)。增强扫描14例病灶边缘环形强化,22例病灶中度不均匀强化,12例逐渐强化。结论双源CT平扫与增强对肾上腺结核与肿瘤性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结核 双源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弥漫性病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甲状腺弥漫性病患者超声声像图,并与病理结果、生化检查结果对比,总结不同疾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超声结合生化检查、病理检查可准确诊断此类疾病。结论超声检查对弥漫性甲状腺病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是诊断本病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 标签: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 桥本 甲亢 亚甲炎 单纯性甲状腺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内空洞性病的CT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1月经临床确诊的60例肺内空洞性病的CT影像结果。结果肺结核31例,其中右肺中叶11例,上叶尖后段11例,下叶后基底段4例,下叶背段5例,病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空洞壁厚薄不均,空洞壁或空洞周围有钙化,空洞周围多存在卫星病灶;肺癌19例,其中右肺中叶6例,上叶舌段4例,上叶尖后段3例,下叶基底段2例,下叶背段2例,肺门区2例,病灶多呈深分叶、边缘毛糙,空洞壁厚薄不均;肺脓肿10例,其中右肺中叶3例,下叶背段3例,下叶后基底段3例,病灶为圆形或椭圆形,内缘光滑,外缘较模糊,空洞壁厚,多见液平面。结论CT对肺内空洞性病的诊断能力强,综合分析各类空洞性病的CT影像学表现是鉴别诊断的关键。

  • 标签: 肺内空洞性病变 CT 影像表现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对于老年心瓣膜退行性病的诊断结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疑似老年心瓣膜退行性病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针对80例疑似老年心瓣膜退行性病患者实施超声诊断检查,观察超声诊断检查老年心瓣膜退行性病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诊断老年心瓣膜退行性病的敏感度为91.30%,特异度为84.62%,准确性为83.75%;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比(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针对疑似老年心瓣膜退行性病患者实施超声诊断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心瓣膜退行性病变 超声诊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2月收治的62例甲状腺弥漫性病合并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结果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7.1%,与病理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甲状腺弥漫性病合并甲状腺癌有着较高的准确率,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 甲状腺癌 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