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微量元素作为人类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之一,其含量的改变可通过影响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引起人情绪和行为的异常。网络成瘾是伴随互联网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心理行为问题,包括注意力障碍、学习能力下降、记忆力减弱以及情绪异常等认知功能受损的表现,尤其是在青少年及大学生群体里危害甚重。研究表明微量元素水平与大脑认知功能发育及认知功能改变相关。但目前关于网络成瘾者认知功能的改变与外周血清微量元素水平关系的研究尚为匮乏,对于网络成瘾的机制也尚不明确,该篇就目前该领域研究成果作综合概括。

  • 标签: 网络成瘾 认知功能 微量元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对青春期痛经患者认知水平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青春期痛经患者138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认知水平与健康行为。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认知水平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在饮食、作息、个人卫生、情绪状态方面的健康行为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能够提高青春期痛经患者认知水平,促进健康行为养成。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青春期痛经 认知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钙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患者100例,随机分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认知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钙磷水平、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及依从性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血磷水平和护理总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钙磷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认知干预 血液透析 自我管理行为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干预对初产妇产褥期相关认知、健康信念及行为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1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产褥期相关认知、健康信念及行为水平情况。结果对照组新生儿护理认知、母乳喂养认知、产后一般认知评分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后康复信念、社会角色转变、婴儿护理与母乳喂评分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自护遵医依从性、社会角色转变、新生儿护理及母乳喂养评分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提高初产妇产褥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增强其健康信念,改善其行为水平

  • 标签: 健康教育干预 初产妇 产褥期 相关认知 健康信念 行为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认知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疾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月期间在本院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58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且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两组病人住院治疗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还实施认知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疾病自我管理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在情绪调节、自理能力及社会交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情绪调节、自理能力及社会交往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认知护理,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疾病自我管理水平,对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控制疾病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改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认知水平中的作用。方法所选病例为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共78例,时间范围为2015年8月—2016年8月。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并知情同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服药依从性及认知水平。结果入院时,两组服药依从性差异不显著(P>0.05);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两组服药依从性均差异显著(P<0.05);入院时,两组高血压病认知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两组高血压病认知评分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血压病患者护理过程中,辅以健康教育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认知水平,提升服药依从性,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健康教育 服药依从性 认知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对孕妇产后抑郁和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孕妇采取常规治疗联合护理治疗,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护理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孕妇产后后抑郁状况和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变化。结果(1)出院6个月后对照组EPDS得分以及E、NE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2)出院6个月后随访两组产妇抑郁情况,对照组产妇抑郁率23.44%明显高于观察组6.25%(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对孕妇产后抑郁有明显的预防以及消除效果,对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产后抑郁 血清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临床影响
  • 简介:目的初步探索依恋的认知机制。方法测量527名不同依恋模式被试的心理类型和学习风格,对三种依恋类型被试的认知信息表征特点进行间接的考察和比较。结果安全依恋的B型(secure)最突出的特点是外向,不安全依恋的A型(avoidant)和C型(ambivalent)虽然都比较内向,但在认知信息表征方面二者差异显著;A型依恋者偏于理性,与语言表达和思想因素联系紧密;C型依恋者偏于感性,与情感和循序渐追因素联系紧密。结论本研究的结果牵涉依恋认知机制的实质,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依恋模式 内部工作模式 认知机制 心理类型 学习风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应用社区系统干预在改善其认知功能上的效果。方法对照观察实施社区常规健康教育的对照组和实施社区MCI系统干预的干预组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认知功能评分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在干预后MoCA总评分、记忆、注意力、语言流畅、定向力评分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胜过对照组。结论给予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社区系统干预,对改善这类患者的认知功能有益。

  • 标签: 社区系统干预 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 认知功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积极影响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诊治的102例认知功能障碍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接诊顺序按顺记抽签的方式将病例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疾病者常规科室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病人认知康复护理,对比干预后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MMSE、ADL评分及WCST测验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除常规治疗及护理外,同时给予认知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病人认知功能状态,有利于疾病恢复。

  • 标签: 认知康复护理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性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及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性心理护理,8周后,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抑郁状态的变化。结果观察组WCST评分中,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持续性错误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认知性心理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了患者的抑郁状态,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 标签: 认知性心理护理 老年抑郁症 认知功能 抑郁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压氧(HBO)对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进行脑外伤治疗的100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与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BI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而言,于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高压氧治疗可以显著提升认知功能的恢复水平,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高压氧 脑外伤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康复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所收治的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之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两组不同康复训练在的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不同康复训下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较轻,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康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症状,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员工对医疗废物的风险认知,进而如何改变员工对医疗废物的风险认知。方法利用比例分层随机抽样,共抽取362位员工进行调查。并将回收后之资料,通过统计软件包(SAS)进行资料分析。结果一、在不同年资及不同性别,对放射性废弃物之风险认知有显著性差异。二、医院员工在获取医疗废物信息之传播媒体主要来自于报纸、电视以及同事等途径。三、不同单位的员工在获得医疗废物信息的主要来源为医疗人员经由师生之间的讨论、护理人员经由工作例会和同事;医技人员经由杂志以及单张小册、行政人员经由报纸。从报纸以及朋友接收过有关医疗废物信息的风险认知得分较高。但从电视接收过有关医疗废物信息,其风险认知得分却较低。结论医院管理者应了解医院中不同单位的员工对于医疗废物之风险认知,以作为医院相关单位在管理医疗废物上提供重要的政策指引。并可针对不同的对象利用不同的传播媒体,使员工对医疗废物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进而影响或改变员工对医疗废物的风险认知

  • 标签: 风险认知 传播途径 医疗废物 医院员工
  • 简介:情绪与认知的关系一直是人们长期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情绪与认知的争论,情绪理论的提出和研究情绪与认知的应用领域等方面概略讨论了情绪与认知的关系,总的来说,认识情绪与认知关系经历了从对立到统一、互倚的过程,研究情绪与认知对提高信息加工、矫正由于认知导致的不良情绪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不良情绪 认知 关系 矫正 研究 重要作用
  • 简介:摘要社会认知对婴幼儿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已经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综合近几十年婴幼儿的社会认知研究方法,分析了婴幼儿社会认知的起源,婴幼儿对他人心理意图以及行为动作的理解,以及婴幼儿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等等。总结和分析了社会认知领域相关研究报告中的研究范式及研究理念,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者研究理念的转变对该领域研究方法的革新。

  • 标签: 婴幼儿 社会认知 研究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中认知疗法对患者社会功能认知的提升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下均实施认知疗法治疗,比对治疗前后患者社会功能认知的提升效果。结果所有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SDSS评分、ITAQ评分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疗法能够显著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认知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加以推广使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认知疗法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源认知是指对信息所携带意义的根源性认知,并能对个体内在状态进行调节的潜在“觉知者”。本文认为催眠是源认知沟通的独特形式,不同层次的言语暗示能引起众多心理现象的显著变化,催眠暗示涉及元认知与社会认知,是一种被广泛用作研究有关人类意识的基础科学问题,同时也是治疗一系列症状行之有效的手段。本文尝试在理解催眠基本概念与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统摄催眠基本因素的源认知概念,从更为整体的角度整合催眠理论争议的同时,对催眠理论及应用的未来方向给予展望。

  • 标签: 源认知 源认知沟通 催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方法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来我科治疗脑卒中的患者60例,通过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BMI、性别、学历、卒中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以验证这些指标是否为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BMI、性别、卒中次数,等均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且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和学历因为P值大于0.05,因此没有纳入本次多元线性回归。结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BMI、性别、卒中次数,为脑卒中患者的影响因素,因此在治疗脑卒中患者中,应尽量预防认知障碍的发生。

  • 标签: 脑卒中 认知障碍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