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对糖尿病肾病维持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抽取糖尿病肾病患者10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治疗时间持续6个月以上,其中包括常规透析组与高通量透析组,各占53例,通过分析两组患者血清中SOD、MDA、CRP、IL-6、TNF-α等水平差异,继而探讨高通量透析对糖尿病肾病维持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状态的影响。结果高通量组患者治疗后SOD、CRP、MDA、IL-6、TNF-α均显著优于常规透析治疗后,P<0.05;SOD与MDA呈负相关关系(P<0.05);SOD与CRP、IL-6、TNF-α呈负相关关系(P<0.05),MDA与CRP、IL-6、TNF-α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治疗模式能够有效提升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SOD水平,降低CRP、MDA、IL-6、TNF-α水平;促进微炎症状改善进程,缓解氧化应激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通量透析 糖尿病肾病 维持性透析 氧化应激 炎症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老年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2016年12月—2018年12月维持血液透析死亡的中老年患者50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中老年患者的死亡原因中,脑出血与心功能衰竭是主要死亡原因。结论中老年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避免患者出现心功能衰竭与脑出血,这将影响到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尿毒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死亡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警干预对骨科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的褥疮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1例骨科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警干预,观察两组的褥疮发生率、褥疮分级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褥疮发生率为2.4%,对照组为15.4%,观察组的褥疮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褥疮分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7.6%,对照组为82.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Barden评分法进行预警干预,可有效降低骨科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的褥疮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 标签: 褥疮 老年患者 长期卧床 预警干预 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心理护理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临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经临床护理前后的心理焦虑、抑郁评分进行比较,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与对比。结果经临床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DS评分与SA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临床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其心理状况,因此,临床心理护理具有广阔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临床心理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理健康 干预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关于护理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新进展,分别从内瘘选择和护理以及透析期间内瘘的护理,对先阶段的护理进展进行描述。

  • 标签: 血液透析 静脉内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骨折卧床患者舒适护理中采取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所收治的78例骨折卧床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将其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单一组和综合组,每组各为39例。单一组采取舒适护理干预,综合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加以护理程序进行联合护理干预,收集单一组和综合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对比两组的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综合组的舒适度36例(92.31%)显著高于单一组28例(71.79%),综合组的护理满意度38例(97.44%)显著高于单一组30例(93.9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折卧床患者应用护理程序的方案,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 标签: 护理程序 骨折卧床患者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特定时间段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实施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98.0%,对照组84.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维持性 血液透析 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延续护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采取延续护理干预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进行延续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延续性护理 血液透析 护理满意率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预防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愿参与此次研究的100例ICU长期卧床患者,随机抽取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4月,分组方法则依据护理模式的差异性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综合护理以及基础护理为两组应用的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4%,满意度评分为(92.6±4.1)分,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18%,满意度评分为(86.5±3.2)分,以上数据经对比差异显著。结论ICU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预防中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压疮人数。

  • 标签: 综合护理 ICU长期卧床 压疮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血液透析病人心理的因素、设计优化血液透析患者常规心理护理的办法。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内收治的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双盲法将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人。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心理护理;实验组患者先调查其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随后给予优质心理护理。从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四个维度出发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1)导致实验组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包括疾病因素、治疗因素、经济因素、自身因素等,各因素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2)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优化患者的护治效果,因而应该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优质心理护理”。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的78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采取个性化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个性化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优质护理对慢性肾病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依从及症状改善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研究。2016年1月—2017年1月分析我院长期维持透析的138例慢性肾病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患者分为两组,根据有无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9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采用优质护理前后的血清肌酐(Scr)及内生肌酐清除值(Ccr)差异。结果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的患者,依从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患者,血清肌酐(Scr)及内生肌酐清除值(Ccr)的改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肾病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依从,改善其症状,在临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慢性肾病 依从性 症状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与对策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1月120例医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患者,随机将入选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医院感染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在医院感染、护理差错、医患纠纷等方面的发生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医院感染、护理差错、医患纠纷等方面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血透室使用相应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从而减少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医院 血透室 医院感染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四肢骨折骨连在临床较为常见,目前临床治疗四肢骨折骨连的方法较多,主要包括手术治疗以及非手术治疗,但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可能存在差异。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相关文献对四肢骨折骨连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四肢骨折 骨不连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6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出100例,根据动静脉瘘的护理方法分组,常规组和优质组,对比两组的动静脉瘘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优质组动静脉瘘并发症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动静脉瘘并发症发生率22.0%,P<0.05;护理2个月后的内瘘自我护理知识掌握评分优质组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满意度对比优质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加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的优质护理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能更好的主治内瘘自我保护管理,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瘘 优质护理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自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8年1月间我院治疗的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透析血流、并发症出现率进行对比。结果在透析血流以及并发症出现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全程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出现率,提高患者对自我的护理能力,增加患者安全,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长期留置双腔导管 血液透析 安全性
  • 简介:摘要介绍了集束化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研究和具体应用情况,概述了血液透析护理中构建集束的具体方法,为集束化护理在临床血液透析中的实施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通过文献分析,表明集束化方法提高了血液透析的护理水平,明显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和医疗服务质量。同时指出了后期研究应就集束化护理策略中的具体手段(单项护理单元)及其护理效果的多元化分析进行深入探讨。综述助力科学的护理策略转化为具体的临床实践,从而促进护理方案的优化。

  • 标签: 血液透析 集束化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给予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以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患者的积极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内收治的10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对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不良问题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上述几个维度内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优化常规护理,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降低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益于优化患者临床,降低护治落实阻力,因而应该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针对性心理护理”。

  • 标签: 尿毒症 血液透析 针对性心理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腹股沟疝疾病患者采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8年11月间收治的23例老年腹股沟疝疾病患者,予以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58.13±11.84)min;术中出血量为(23.6±4.7)ml;术后住院时间为(3.81±1.12)天;手术中有1例患者出现撕裂腹膜情况,未中转其他术式;术后无患者发生腹股沟区慢性疼痛、血肿、阴囊积液、切口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术后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疾病,有效、安全、可行,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且创伤小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 老年 腹股沟疝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