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儿肢体异常的超声诊断和预后处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样本分析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300例孕妇,所有孕妇均接受超声诊断,判断胎儿的肢体异常情况,给予其针对性的预后处理方法。结果300例孕妇中有23例出现胎儿肢体异常,其中有6例为马蹄内翻足,5例为四肢短小畸形、6例为桡骨发育不全或缺如畸形、6例为手姿势异常。在孕妇知情同意的情况下,18例选择引产,5例选择继续妊娠。5例继续妊娠中有2例为桡骨发育不全或缺如畸形、2例为先天性足畸形、1例为软骨发育不全。经过引产或生产后的X线检查证实,有19例诊断准确,超声的诊断符合率高达82.61%。出生后的畸形患儿经过针对性的合理预后,有1例死亡,死亡率为20%。结论对产妇进行有效的超声产前超声检查可以提高胎儿肢体异常的检出率,减少漏诊病例,给予针对性的预后措施,提高围产儿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胎儿肢体异常 超声诊断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对于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的治疗一般也是采取手术治疗,主要就是实施屈光晶体置换术,本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分析该术式的影响因素及预后效果。采用的方法是随机选取某院接受治疗的80例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共150眼,并对所有准备接受治疗的患者都实施屈光晶体置换术,并在术后观察其最佳矫正视力、术前眼轴长度和眼底情况。

  • 标签: 高度近视白内障 手术预后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胆囊癌患者采用外科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以及预后因素。方法样本选自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胆囊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患者为胆囊根治术患者,对照组患者为姑息性手术患者,每组50例对比术时间、住院时间、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治疗满意率、预后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治疗满意率、预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实验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通过研究证明,对胆囊癌患者采用胆囊根治术治疗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改善患者生存率,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推广。

  • 标签: 胆囊癌 胆囊根治术 姑息性手术 预后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7月60例在我院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统计患者的开始治疗时间、听力下降程度及既往疾病史。结果突发性耳聋患者开始治疗时间、听力下降程度及既往疾病与突发性耳聋预后有关(P<0.05)。结论(1)患者开始治疗时间越早,预后越好;(2)听力损失越小的耳聋患者预后好于听力损失越大的耳聋;(3)患者既往疾病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8年6月本院接诊的心肺复苏患者60例,根据数字抽签法分成甲组和乙组(n=30)。对两组都应用常规护理流程,甲组加用急诊护理方案。分析两组出院时的存活情况,比较呼吸机维持时间等指标。结果甲组的出院时存活率达到90.0%,比乙组的70.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呼吸机维持时间和住ICU时间比乙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心肺复苏患者采取急诊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可显著提高其预后,缩短呼吸机维持时间,促进病情缓解。

  • 标签: 急诊护理 存活率 心肺复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肝癌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2017年12月,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肝癌切除术患者28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43例与对照组140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护理,记录两组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肝癌切除手术,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腹胀、发热、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肝癌切除术患者能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肝癌的 并发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在入院后采用头颅CT或者是MRI、心脏超声、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头颅CTA或者是DSA等检查,并且在入院时、4周后、8周后采用Barthel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对其病变部位、危险因素、以及DSA表现以及预后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中,8周后患者的Barthel评分大于85分的有65%(39/60),小于85分的患者有30%(18/60),发生死亡的有3例,死亡率为5%。结论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对其实施检查的比较有效的手段就是采用CT或者是MRI,而且及时的对患者进行cta检查或者是DSA检查,可以尽快的了解患者的病变范围和具体位置,以便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段的进行治疗,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后循环脑梗死 临床特点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房颤患者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可评估其心功能,观察心脏结构1,结合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可更有效评估患者临床预后。方法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研究脑栓塞患者心脏超声检查指标与房颤脑栓塞患者NIHSS评分之间的关系,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结果运用Logical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看到NIHSS评分与左房内径及二尖瓣口血流速度、左室射血分数(EF)值相关系数(R)分别为0.944、0.889、0.932,其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房内径增大、二尖瓣口血流速度降低及EF值降低的患者有较差的预后

  • 标签: 心脏彩超 脑栓塞 NIHSS 左室射血分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应用凝血功能检测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希望能为脑出血的临床诊断以及预后评估提供帮助。方法将2014年11月15日—2017年11月21日期间进入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盲选62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检查结果以及正常指标对比进行分组,其中变化不明显的31例患者纳入第一组,变化明显的31例患者纳入第二组,对第一组和第二组患者关于凝血功能以及预后评估之间的关系展开详细分析。结果和第二组进行对比,第一组患者的良好率明显更高,组间存有差异(P<0.05)。第一组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明显低于第二组,组间存有差异(P<0.05)。而第一组、第二组患者的P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活酶时间)以及FIB(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的预后判断通过凝血障碍检测,可有效的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价值,可推广。

  • 标签: 凝血障碍 脑出血 检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胰腺癌辅助化疗的预后及复发因素。方法对30例于我院接受胰腺癌切除术后辅助化疗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治疗预后及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1)由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切缘情况、血管侵犯、脉管内癌栓、淋巴结转移、是否完成辅助化疗、术前CEA水平等单因素与化疗预后正相关(P<0.05);(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血管侵犯、术前GEA水平升高属于胰腺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胰腺癌辅助化疗后低分化、淋巴结转移、未完成辅助化疗等属于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而术前GEA水平升高、血管侵犯则为引起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此需临床重视。

  • 标签: 胰腺癌 辅助化疗 预后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的预后影响。方法从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出2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本次的试验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实验组患者的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等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心理干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治疗质量的满意度,对提高患者的听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心理干预 突发性耳聋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补锌对于儿童精神发育迟缓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以2015年4月—2017年12月因患精神发育迟缓而进入我院就诊的75例患儿,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将以上患儿列入试验治疗组(38例)、一般治疗组(37例),一般治疗组向患儿施予语言疗法、作业疗法、针灸疗法等临床教育训练,并辅以神经节苷酯、鼠神经生长因子等营养脑神经药物。试验治疗组患儿在接受上述治疗的前提下增服赖氨葡锌颗粒进行补锌治疗。对照两组治疗前后患儿的发育商、血锌值、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疗效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儿发育商、社会适应能力评分都显著提升,且试验治疗组显著优于一般治疗组(P<0.05);一般治疗组患儿血锌值没有较大变化,试验治疗组患儿血锌值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同时,试验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出一般治疗组(P<0.05)。结论对精神发育迟缓患儿施行常规教育锻炼及有关治疗的前提下适度进行补锌治疗,将对临床治疗及预后产生显著辅助效果。

  • 标签: 儿童 精神发育迟缓 补锌 治疗效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心理康复对老年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心理康复,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采用MES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析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MES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3.5%,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脑卒中老年患者采取早期心理康复,能够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能力,消除紧张、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提高对临床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治疗心理健康 老年性脑卒 康复治疗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白质损伤早产儿和非脑白质损伤早产儿的预后及脑瘫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6月年我院NICU,胎龄24~34周的早产儿,60例经颅脑超声检查有脑白质损伤的为A组,同期早产儿60例颅脑B超(或MRI)未发现脑白质损伤的早产儿为B组,比较两组的预后及脑瘫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A组的脑瘫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2岁前,两组脑瘫发生的高危因素和肌张力、头颅MRI病理改变的密切相关。结论有脑白质损伤的早产儿头围<χ--2s且肌张力高≥I+,头颅核磁结果存在PVL或基底节病变就诊时Gesell大运动发育商<55分为早产脑损伤患儿患脑瘫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脑白质损伤 早产儿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同时采用ADL量表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分,分析术后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140例患者预后良好62例,预后不良78例;单因素结果显示,年龄、出血量、术前GCS评分、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效果存在影响(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出血量>60ml、术前GCS评分低和手术时机>5h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根据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制定对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可以在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日常生活能力(ADL)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抑郁患者的认知情绪治疗及功能预后情况。方法选我院100例2017年2月—2018年6月脑卒中抑郁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选择常规用药方法治疗,观察组则选择常规用药方法加上认知情绪治疗。比较两组结果。结果观察组疗效、心理好转的时间、疾病认知水平、自我情绪调节能力、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ERP潜伏期相比较照组有优势,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无异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用药方法加上认知情绪治疗脑卒中抑郁的疗效肯定。

  • 标签: 脑卒中抑郁患者 认知情绪治疗 功能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颅脑外伤患者预后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讨论患者入院情况、治疗情况、全身情况、基础疾病、预后等影响因素。结果112例颅脑外伤患者中,预后良好者71例,占63.4%,后遗症严重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者35例,占31.3%;死亡6例,占5.4%。其中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颅脑外伤患者预后因素包含严重的原发性脑干损伤、术后并发症、基础疾病、以及受伤后就医时间长短以及处置措施等。结论影响颅脑外伤预后因素为多方面的,应就各个影响因素均给予积极以及正确的干预措施,以充分改善颅脑外伤患者预后,降低致死率及致残率。

  • 标签: 颅脑外伤 基础疾病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其情绪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综合护理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情绪与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情绪指标、生活能力指标、生活质量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相关护理后,综合护理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情绪,增强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梗死 综合护理 情绪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声带白斑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预后评估。方法纳入我院100例2017年1月—2018年4月声带白斑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选择支撑喉镜下冷器械治疗,观察组则选择支撑喉镜下激光治疗。比对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手术开展实施时间、声嘶改善时间、声带活动闭合的时间、声带症状积分、发音质量、生活质量相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观察组切割损伤等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撑喉镜下激光治疗声带白斑的疗效肯定。

  • 标签: 支撑喉镜下 声带白斑 手术治疗方法 临床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8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使用抽签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患者使用一般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优化急诊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急救反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其急救反应时间和住院时间大大缩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急诊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情况,缩短急救反应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恢复程度,值得在临床护理服务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急诊护理 预后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