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患有急性动脉栓塞患者在进行取栓术后留置动脉导管溶栓护理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于来我院接受急性动脉栓塞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30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都处于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对其中的15例患者在接受取栓术后采用一般的护理,这组称为研究的A组,对另外15例患者在接受取栓术后实施留置动脉导管溶栓护理,包括进行术前和术后护理,对患者进行病情、心理、饮食等方面的护理,这组称为研究的B组。最后对比两组患者血管通畅的程度和症状缓解的情况。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取栓术后实施不同的护理,显示B组患者的血管通畅率比A组高,症状缓解的情况也优于A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对患有急性动脉栓塞的患者在进行取栓手术后,实施留置动脉导管溶栓护理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急性动脉栓塞 动脉导管 溶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患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研究这种护理方式对患者治疗有何帮助。方法选择52例患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进行本文的实验研究,这部分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治疗,且治疗时间都处于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之间,称术后接受一般护理的26例患者为实验研究的一般组,其他的26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这部分患者称为研究的优质组。经过手术治疗和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加上不同方式的护理,所有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身体的疼痛都有所好转,但是优质组恢复的更好,且生理功能也比一般组患者强。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在接受外科手术后,实施一般护理不如实施优质护理所取得的效果好,患者在优质的护理中能够更快恢复健康,这种护理方式是值得推广应用的。

  • 标签: 优质护理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外科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采用磁共振常规成像(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后经手术证实40例,采用MRI、MRA检查诊断,对MRI、MRA的影像表现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进行比较。结果对MRI和MRA检查对小于5mm的小动脉瘤的检出率情况为,经手术或DSA确诊的小动脉瘤23个,MRI检查检出小动脉瘤13个,检出率为56.52%;MRA检查检出小动脉瘤17个,检出率为73.91%;MRI加MRA检查检查检出小动脉瘤22个,未检出的小动脉瘤1个,检出率为95.65%。结论颅内动脉瘤MRI显示动脉瘤与其血流、血栓、钙化和含铁血黄素沉积有关。动脉瘤在MRA上显示为与载瘤动脉相连的囊状物,其大小约与动脉造影所显示相仿。两者结合诊断,检出率较高。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成像 MRI 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脏病发作、中风和外周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在当今世界范围内都是人们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近100年来研究的热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进展缓慢,始于儿童时期,通常在中年或晚些时候临床上表现出来,患病人群中男性多于女性比例。虽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学尚未完全了解,但人们普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是由各种危险因素在适当的遗传背景上造成的。许多危险因素,如高胆固醇血症、修饰性脂蛋白、高血压、糖尿病、感染和吸烟,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被确认。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以针对危险因素的综合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严重者予以手术治疗,本文将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动脉压迫器对经皮股动脉穿刺血管造影术患者减少局部穿刺点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12月到2018年10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当中选取77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的观察与分析对象,对这77例患者术后实施动脉压迫器进行压迫,分析这77例患者的局部穿刺点的并发症和不适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本次的临床试验研究当中,在77例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09%;在不适反应方面,不适反应的发生率为11.69%。结论采用动脉压迫器对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进行压迫干预后,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术后不适发生率和局部穿刺点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 动脉压迫器 局部穿刺点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糖血脂变化情况,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我院选取10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糖血脂作为试验组,8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血脂及各种生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试验组组中血糖血脂水平均明显增高,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糖血脂变化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结论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糖血脂的变化进行分析,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作为判断动脉粥样硬化病情预后的标准,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血糖血脂水平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正常胎盘位于子宫前壁、后壁或宫底、侧壁,前置胎盘的位置则距离宫颈内口较近,甚至已经覆盖宫颈内口;产妇存在剖宫产史的情况下,胎盘覆盖于切口的瘢痕上,胎盘组织距离宫颈口较近,会进一步加重其危险性,造成出血的状况,形成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型前置胎盘治疗较为困难,大多数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甚至需要进行子宫切除。血管介入技术的应用,有效的降低了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大出血的风险,认真开展护理工作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保障。

  • 标签: 动脉球囊阻断 凶险性前置胎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的围术期护理内容。方法随机抽取20例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病例选择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7月,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归纳患者围术期护理内容。结果20例患者经过手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并无显著并发症出现,并顺利分娩出胎儿。结论对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予以护理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确保母婴安全。

  • 标签: 妊娠 主动脉夹层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64例行PCI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实施双心护理,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药物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满意度情况。结果患者经护理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药物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较干预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心护理在PCI治疗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 双心护理 心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腹主动脉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6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50例腹主动脉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加强心理护理。结果实验组的血压、心率均有下降,情绪较稳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主动脉瘤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可保持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心理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我院妇科2018年1—12月之间收治100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子宫切除术治疗,实验组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卵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8%,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0%,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各项卵巢功能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整体效果较为理想,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术 症状性子宫肌瘤 卵巢功能
  • 简介:摘要颅内动脉瘤破裂在临床医学当中是引起患者自身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因素,其主要特征为致死率高。临床手术操作术式一般采用神经外科开颅术式以及介入神经放射栓塞治疗术式,而对于患者采用传统的开颅术式往往使患者疼痛感多、手术死亡率高以及产生创口较大,所以目前通常采用介入治疗术式,其在临床手术中具有创口小、恢复速度快以及减少患者住院时间等优势。本文主要对介入治疗时对于患者产生的并发症进行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并发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颅内动脉瘤破裂 临床治疗手术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我院行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00例患者,根据检查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检查护理,研究组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造影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心率及心率波动显著小于对照组,冠脉图像质量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冠脉图像质量,提高造影成功率,且对心率影响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128排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 造影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踝部皮肤缺损患者应用胫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踝部皮肤缺损修复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足踝部创面形状以及大小进行皮瓣设计,将皮瓣掀起后需要确保血管蒂进入患者皮瓣分支内,进行皮瓣转移时应避免出现血管蒂受压、扭曲等现象,观察和分析患者皮瓣转移成活情况以及术后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全部26例患者皮瓣转移均成活,成活率为100%,随访结果表明患者患肢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效果满意,供区植皮均成活,没有患者出现踝关节功能障碍以及皮瓣臃肿等现象,1例患者移植部位出现感染现象,采用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患者足踝部功能和外形恢复效果理想。结论踝部皮肤缺损应用胫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效果理想,可加快患肢外形以及功能恢复,能够使病痛给患者身心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得到明显缓解,可为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提供便利。

  • 标签: 胫前动脉穿支皮瓣 足踝部皮肤缺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2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为主,分对照组(36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试验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护理工作),比较护理效果、护理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AS斑块面积。结果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91.66%)显著较对照组(72.22%)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护理前1周,试验组IMT、颈AS斑块面积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但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护理干预4周后,两组上述指标缩小,且试验组小于对照组,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血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护理中,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强化利于患者病情恢复,改善其血管粥样硬化情况,值得借鉴。

  • 标签: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应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联合B-Lynch缝合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预防出血治疗,观察组应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联合B-Lynch缝合术。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术后24h内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显著差异(P<0.05)。结论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联合B-Lynch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较好,有助于促进产妇术后快速恢复。

  • 标签: 剖宫产 B-Lynch缝合术 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强化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和强化组(n均为60),在常规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普通组行阿托他汀一般治疗,强化组行阿托他汀强化治疗。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普通组和强化组依次为76.67%、93.37%,强化组高于普通组(P<0.05)。在预后良好率上,普通组和强化组依次为80%、95%,强化组高于普通组(P<0.05)。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 他汀 强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主动脉夹层带膜支架植入术后并发出血形成血栓的病患给予护理,分析护理体会。方法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患使用髂外动脉带膜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进行治疗之后,给予病患微创腔内治疗。结果本项研究中将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患,病患的股动脉血栓皆是于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病患需要实施二次手术,手术中使用股动脉切开造影、股动脉内膜剥脱术。在病患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全面、科学的护理,经过治疗与护理病患皆已康复出院。结论于主动脉夹层带膜支架植入术后并发出血形成血栓的病患而言,需要给予全面、精心的护理,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观察能力、操作技能都会对病患的恢复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做好护理工作才能推进病患的恢复进程。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带膜支架植入术 血栓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痛中心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胸痛中心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入的7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术中的护理配合要点及举措。结果70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后呼吸、心率均较护理前明显下降,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护理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患者均顺利存活,存活率100%。结论给予胸痛中心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中良好的护理配合能够有效提高其生存率,确保生命体征指标的平稳。

  • 标签: 胸痛中心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0例急诊行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措施。观察组加综合性康复干预,均干预16周。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16周后,两组心理状态SDS和SAS评分下降,生活质量SF-36评分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干预用于PCI术后患者效果确切,能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综合性康复干预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