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手足口病广泛流行于5岁以下的幼儿群体中,幼儿也成为了手足口病的易染群体和主要传播场所。为了有效的预防手足口病在幼儿流行,本文主要分析幼儿手足口病流行的原因,并根据流行原因完善各项预防措施,希望本文能为广大幼儿预防手足口病起到实质性的帮助。

  • 标签: 幼儿园 流行原因 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幼儿儿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及问题解决对策。方法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期间幼儿体检的儿童中抽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儿童的体检资料。结果男童的肥胖情况比女童多,发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童与女童的贫血、超重、轻度消瘦、中重度消瘦,发现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童与女童的视力减弱、龋齿情况相比,发现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幼儿儿童的体检结果大多比较严重,比如视力差、龋齿等,随着年龄增大情况更加严重,应改变儿童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

  • 标签: 幼儿园 健康体检 问题解决 对策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幼儿急疹的护理对策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我院接收的急救幼儿患者75例,对其急诊护理流程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5例患儿均得到成功救治,救治成功率为10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达到了98.66%(74/75)。结论幼儿急诊护理中,应当注意保持患儿呼吸通畅,及时建立静脉通道补液给药,同时护理人员应通过交流稳定患儿及家属的情绪,进一步减少医疗纠纷,保证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除了严格遵循急诊护理流程,护理人员还应当充分结合自己的经验,对患儿的情况急性合理判断,为治疗工作提供建议,最大限度的提高救治成功率。

  • 标签: 幼儿 急疹 护理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社会认知对婴幼儿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已经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综合近几十年婴幼儿的社会认知研究方法,分析了婴幼儿社会认知的起源,婴幼儿对他人心理意图以及行为动作的理解,以及婴幼儿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等等。总结和分析了社会认知领域相关研究报告中的研究范式及研究理念,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者研究理念的转变对该领域研究方法的革新。

  • 标签: 婴幼儿 社会认知 研究方法
  • 简介:摘要婴幼儿身体素质较弱,各方面免疫功能发展还不完善,在饮食过程中容易出现婴幼儿食物过敏等不良反应,食物过敏不仅仅会对患儿饮食习惯造成影响,同时还将对其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因此,临床上积极探究婴幼儿食物过敏及其营养防治措施对改善婴幼儿营养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值的临床深入探究。

  • 标签: 婴幼儿 食物过敏 营养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年纪为1~3周岁的婴幼儿狂犬病暴露处置的特点。方法抽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来本中心就诊的狂犬病暴露婴幼儿300例,对全部婴幼儿实施流行病学调查同探究,借助SPSS19.0这一统计软件对成果加以处理。结果居住于村镇区域内的狂犬病暴露婴幼儿多于城市区域;在被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污染;其中暴露即犬伤占比77.00%,第二即猫、鼠等类,占比23.00%;损伤动物具备确定免疫史占比12.00%;暴露位置头面最大占比52.00%,第二即身体、四肢同多发伤;损伤以后一天中诊治占比91.00%;来本中心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婴幼儿,Ⅱ级暴露占比45.00%,Ⅲ级暴露占比55.00%,Ⅲ级暴露内愿意接种狂犬病疫苗协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实施免疫的婴幼儿占比75.00%;所有婴幼儿观测一年以后没有狂犬病患病及死亡。结论婴幼儿的身体特征体现出于狂犬病暴露同处理期间的独特性在被动物袭击期间极易伤害头面处与上肢,即狂犬病暴露的危险群体;暴露以后亲属注重程度较高;伤口处理越早风险越小;小儿伤口处理困难程度较高;在处理伤口期间应防止给婴幼儿再次带来伤害;于狂犬病疫苗免疫进程一个月这一时期内,极易产生同其余计划型免疫疫苗间于时期分隔方面的问题,所以建议婴幼儿计划型免疫疫苗延期接种,最好间隔一个月。

  • 标签: 狂犬病 婴幼儿 暴露及处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腔炎患者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及年龄分布。方法选取500例临床诊断为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组,50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上述患者均采集宫颈分泌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Uu、Ct。结果观察组Uu阳性281例(56.2%),Ct阳性41例(8.2%),Uu+Ct阳性18例(3.6%)。观察组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30岁的女性感染率高。结论Uu、Ct感染是盆腔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临床应给予积极治疗,应特别注意对年轻女性进行Uu、Ct的筛查,这对降低盆腔炎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盆腔炎 沙眼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超声诊断应用在诊断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61例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所有资料,选取同期在我院出生的婴幼儿61例作为对照,所有婴幼儿均实行超声诊断,分析婴幼儿髋臼形态结构、股骨头形态结构,对比正常婴幼儿与髋关节脱位婴幼儿情况。结果对本次研究的61例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α角测量为(36.25±2.31)°,β角测量为(114.23±13.21)°,婴幼儿正常髋关节α角测量为(65.23±4.11)°,β角测量为(40.21±14.11)°,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主要表现为髋臼与股骨头之间存在异常,且髋臼发育不正常,大部分患者股骨头骨化出现中心延迟。经临床临床诊断以及X线片检查之后诊断率为95.08%。结论在诊断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中应用超声诊断效果显著,因具备无射线、无创、操作方便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婴幼儿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超生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疫苗接种对托幼所和中小学校水痘流行特征的影响。方法选择;兰州市城关区2010年—2016年托幼所、中小学校中确诊患水痘的患儿1000例为研究对象,以此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分析总结分布特征。结果469例患儿无水痘疫苗接种史,531例患儿有水痘疫苗接种史,其接种时间距发病时间30天~1年的患儿18例、1~3年的患儿97例、3~5年的患儿102例、5~10年的患儿181例;无水痘疫苗接种史患儿4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有水痘疫苗接种史患儿6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结论疫苗接种可有效推迟水痘发病高峰年龄,更有效缓解了患儿的临床症状,但尽管有免疫策略,仍无法防止水痘于托幼所、中小学中传播。

  • 标签: 水痘 疫苗接种 托幼园所 中小学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78例婴幼儿喘息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丙酸倍氯米松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全部治愈,且治愈率为100.0%(39/39),住院时间为(9.1±2.3)d,随访2年有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5.13%(2/39),而对照组治愈34例,治愈率为87.18%(34/39),住院时间为(15.3±3.7)d,随访2年有1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0.77%(12/39),观察组治愈率、住院时间以及复发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婴幼儿喘息的疗效非常显著,既能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还能有效减少患者复发率,且安全性高,因此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

  • 标签: 丙酸倍氯米松 婴幼儿 喘息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调查病例来源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接收的92例静脉留置针置管婴幼儿,对照组实施常规静脉置管护理,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又加强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置管效果及护理满意率。结果优质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家属护理满意率高达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1%,干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22%,干预组的留置针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经比较,P<0.05。结论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加强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置管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婴幼儿 静脉留置针 置管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婴幼儿患者佩戴手腕带执行欠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年我院收治的婴幼儿患者227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腕带佩戴情况及执行欠佳原因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227例患儿中有65例患儿未佩戴腕带,占比28.63%,患儿腕带手腕带佩戴执行力明显欠佳,主要原因在于儿童佩戴不适、监护人认知不到位、护士未予以足够重视、腕带佩戴核对制度未有效落实等因素。结论儿科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差,针对腕带佩戴欠佳的现状,医护人员必须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落实腕带佩戴核对机制,增强患儿家属为患儿佩戴腕带的思想认知,提高医护人员对腕带佩戴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以此提高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

  • 标签: 佩戴手腕带 儿科婴幼儿患者 执行欠佳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药物组采用蒙脱石散及双歧杆菌治疗,针刺推拿组采用针刺及推拿治疗,将9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分为药物治疗组和针刺推拿治疗组各49例。结果药物治疗组49例,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针刺推拿组49例,显效35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针刺及推拿治疗小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显著。

  • 标签: 药物 针推 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于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期采取氧驱动雾化方式吸入沐舒坦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沐舒坦加生理盐水常规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氧驱动雾化方式吸入沐舒坦治疗,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以及哮喘消失时间更快,和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采取氧驱动雾化方式吸入沐舒坦治疗效果显著,可以给予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婴幼儿 哮喘急性发作期 氧驱动雾化 沐舒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婴幼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脑瘫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设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对照组患儿予以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对研究组患儿予以鼠神经生长因子+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结果研究组GMFM总分高于对照组,且LaC数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婴幼儿脑瘫的临床优势明显,值得加强推广与实践。

  • 标签: 婴幼儿脑瘫 康复训练 鼠神经生长因子 GMFM La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的临床特点、近期预后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BICE诊断标准的10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ICE患儿全身症状不重,脱水程度轻~中度或无,惊厥多以强直一阵挛形式发作,每次惊厥发作持续时间短,在一次病程中可发作多次,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患儿经止惊、补液处理后惊厥容易控制,预后好,无需持续抗惊厥治疗。108例患儿中,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70例(64.8%);52例脑脊液检查均正常;100例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76例常规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经临床治疗患者全部治愈,随访3~6个月,患儿均未再有惊厥发作,生长发育良好,智力发育正常。结论BICE临床症状、体征不重,发病多与轮状病毒感染有关,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无需长期抗癫痫治疗。

  • 标签: 轻度胃肠炎 婴幼儿 惊厥 病原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婴幼儿下尿路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的下尿路结石患儿48例相关资料。结果48例均碎石成功,无尿道损伤、膀胱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均能排尽结石康复出院。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小儿下尿路结石疗效佳、损伤小、易操作,此方法为治疗婴幼儿下尿路结石的理想方法。术后观察护理是术后成功康复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输尿管镜 婴幼儿 下尿路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及干扰素联合治疗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依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8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分为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对照组与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的A组及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的B组,C组则使用A组和B组两组方法联合治疗。结果C组有效率高于A、B组、对照组(P<0.05),同时A、B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与重组人干扰素α-1b不失为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一种有效方法,显著改善患儿临床表现,促进预后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 重组人干扰素&alpha -1b 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辅助Soave术与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42例,其中22例行腹腔镜辅助Soave术,作为腹腔镜组;另外20例行经肛门改良Soave术,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患儿的手术费用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采用腹腔镜辅助Soave术以及经肛门改良Soave术均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情况,故而在临床应用中,应依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腹腔镜辅助Soave术 经肛门改良Soave术 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